第一图书网

国际关系理论

秦亚青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秦亚青  

页数:

28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权力·制度·文化》的姊妹篇。《国际关系理论:反思与重构》分为两个部分:上编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讨论,重点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最新发展的介绍、评析和批判,涵盖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等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也涉及新近国际关系领域的文明、文化理论;下编是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探索,其中包括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条件进行探讨,也在汲取中国理念和融汇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些基本思路。目的是以“全球为体、世界为用”的思想,将中国理念融人国际关系理论,使之成为世界国际关系知识大厦的一部分,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秦亚青,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东亚思想库网络中国国家协调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理事,复旦大学高级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名人小组研究队成员(2003—2004),中国东盟名人小组名人助理(2005)。主要著作有《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权力·制度·文化》、China's
NewDiplomacy等二十余部,在中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书籍目录

上编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析
文化与国际社会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述评
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
——温特及其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理性与国际合作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述评
国际关系理论的争鸣、融合与创新
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批判
文化、文明与世界政治
——不断深化的研究议程
下编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探索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进步与问题
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
——英美国际关系理论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和必然
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
——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文化及其对外交决策的影响
研究设计与学术创新
——以国际规范为例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当时,冷战已近结束,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辩论的强劲势头已经过去,国际关系主流理论之间的论争也达到了难以出新的地步。到80年代末,虽然两大学派的竞争和自由主义的复兴推动了国际关系学术发展的进步,产生了许多对这两大流派理论进行经验性验证的学术著述,但新的思想却不多见,研究议程越来越集中,观点交锋越来越缓钝。而在国际关系的真实世界里,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无疑使得人们反思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的解释能力。所以说,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兴起也就似乎是正逢其时了。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介绍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其后,发展势头强劲。出现了一批译著、专著和论文。但是,我们也发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亚历山大•温特的结构建构主义上面。一方面,这大概是因为温特建构主义在西方也是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话和交锋最频繁的理论。


编辑推荐

《国际关系理论:反思与重构》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关系理论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跟秦氏之前的那个文化那本有很多重复的,应该说这是那本书的再版


好书,国际关系学生必看


不错的书,适合考研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