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逻辑
2012-9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维迎
267
无
“大学的逻辑”可以表述为: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为此,大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
张维迎,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年9月人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2006)和院长(2006-2010)。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大学的逻辑》(2004),《论企业家》(2004再版),《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中国改革30年》(2008),《市场的逻辑》(2010)等。另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选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改革30年,经济30人”;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理论贡献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第三版序第二版序第一版序一 大学的理念与治理二 大学的逻辑与大学改革三 终身教职的理想与现实四 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五 一流大学与本土化六 大学改革与公共理性七 大学何以基业长青八 研究型大学商学院之知识创新九 大学的领导力与文化十 北大改革方案设计之依据附录一 学术研究与社会影响力附录二 精英的责任附录三 杏如人生
通例与特例:大学改革的一个技术性问题 龙希成:通例与特例的分别还是很重要的。像科斯50年才被人发现他的才能,沈从文、钱穆和梁漱溟则是没有博士学位的典型的文史哲成才人物。现在一定要求有博士学位,这中间的通例和特例的关系是什么? 张维迎: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想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社会本身在进步,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到今天,一个基本趋势就是越来越要求基本的知识积累。所以,你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代没有博士,现在也不能要求博士,如果这样要求的话,孔子大学都没上过,是不是我们干脆连大学毕业的要求都可以不要呢?这样的思维忽略了科学的进步已越来越形成一些规范性的东西,学位要求实际上意味着后来的人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再说句玩笑话,古代人连裤子都不穿,我们现在是不是也不要穿裤子呢?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历史套现实。华罗庚是数学大师,没有上过大学,这是事实。但今天,没有上过大学的人要成为华罗庚恐怕是没有希望了。我们不能再让数学家从一麻袋一麻袋的业余数学爱好者的来信中挑选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了。 龙希成:的确是这样。美国联邦党人潘恩讲过,人在小时候吃奶,难道长大以后就不能吃肉吗? 张维迎:第二,特殊人才要靠特殊手段去发现。这种特殊的手段一定要和通常的手段不太一样。但是,假如说首先没有这些通常的手段,那我们怎么去选人?每年申请到北大教书的可能有成千上万,谁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来选定这些人?所以学位要求可以看做是一个初选,把范围限定到一定的程度后,选人的工作量就大大降低。至于特殊人才,他会有特殊的办法冒出来,但是特殊就得要拿出特殊的东西来看。你不能说自己没有博士学位也会有大成就,那请拿出你的大成就来,给人去评评。 ……
《大学的逻辑》……最精彩之处在于区分大学理念与火学治理两个概念。作者反复昭示,他对大学崇高理念的执著追求丝毫不逊于那些批评者,但他试图让人明白,空谈理念无法取代大学的治理。不论大学有多么高尚的目标与理念,有多么超发脱俗的非功利追求,大学作为一种组织,它和其他组织一样,必然有一个治理问题。“学治理的基本问题是:用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保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的实现。”离开有效的治理,大学理念只会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作者的这些讨论充满洞见,而且切中今天中国大学的时弊。中国大学如欲提高自身质量,担负起自己在民族复兴中应该担负的重任,必须改革,必须改善治理,提高效率。《大学的逻辑》无疑为我们思考中国大学的治理问题提洪了宝贵的启迪。 ——李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