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

张清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清华  

页数:

29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海德堡讲稿》根据作者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古代学与东方学学院讲述“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专题课程时的讲稿整理而成。作者系统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自革命时期的历史叙事,到1980年代的启蒙主义历史叙事,到之后的新历史主义叙事的流变,涉及大量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作者由文本分析人手,结合对中国传统历史叙事的探讨与对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运用,透析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观念的变化轨迹。

作者简介

  张清华,男,196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存在之镜子与智慧之灯》、《猜测上帝的诗学》等十余部。

书籍目录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总序序言上篇 理论探讨第一讲 中国文学中的历史叙事传统一 中国文学中历史叙事的渊源二 历史小说的各种典范类型三 中国传统小说中的历史(时间)观第二讲 当代红色叙事中的历史观一 “红色历史编纂学”的由来二 “红色官史小说”的一般特征三 《青春之歌》:一个个案分析第三讲 启蒙历史叙事的重现与转型一 寻根文学的出现与历史文化意识的高涨二 寻根小说中的启蒙历史主义意识三 向新历史主义过渡第四讲 新历史主义叙事的现象与特征一 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的现象与轨迹二 新历史主义叙事之“新质三 新历史主义叙事的类型及特征中篇 作家例析第五讲 余华的历史叙事一 两个时期作品的主要类型二 “存在主义的历史主义三 两个特殊的历史文本第六讲 苏童小说中的新历史主义意识一 苏童新历史叙事的范围二 由性和欲望驱动的历史三 作为新历史叙事的《米》第七讲 格非小说中的新历史主义意识一 历史的偶然论与不可知论二 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宿命论三 记忆与历史的虚拟论者第八讲 莫言的新历史主义叙事一 两个人物与两部历史二 复调与交响:狂欢的历史诗学三 新历史主义理念的集合第九讲 作为新历史主义叙事的《长恨歌》一 个人的编年史二 对传统历史叙事及其美学的还原三 “女性主义的历史主义”及其他第十讲 第三代诗歌的新历史主义意识一 “整体主义”的历史主义二 “新传统主义”与新历史主义三 “解构历史主义”与重构历史神话下篇 专题演讲第十一讲 由语言通向历史:王朔的意义一 历史情境与解读王朔的起点二 语言的狂欢节三 历史在哪里?第十二讲 当代小说的精神分析学解读一 儿童性意识的合法书写二 “俄狄浦斯情结”的延伸表达……后记第二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讲 启蒙历史叙事的重现与转型  粗略看来,在古典小说的“民间历史主义”、当代革命小说的“红色历史主义”之后,寻根文学的历史观基本上可以称为是“启蒙历史主义”。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条件看,80年代前期经历了“概念化历史”的有限反思——在这一过程中曾经产生过所谓伤痕/反思文学——但稍后,随着文化视野的获得,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思想视野的逐步扩展,同时更兼有新一轮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绪”的突然高涨,反思历史的角度与视野发生了转移。  从观念与方法上看,在寻根小说的叙事中,已经包含了许多接近于新历史主义的因素,诸如对正统历史叙述模式的放弃与瓦解,对传统文化的边缘化、民间化与反主流的解释,还有类似于结构主义的历史认知方法,由民俗学的认识视角所导致的类似于“文化系统中的共时性文本”的特点等等。但在价值论的层面上,仍然具有某种德里达所说的“关于存在的形而上学”性质:对历史的追问与叙述中,仍隐含了某种“必然论”的理解,隐含了认为其可以对当代中国的思想现实产生某种具体影响的“目的性”。所以,尽管它有“去历史化”和“去主流文化”的特征,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它是这个年代里启蒙主义思想实践的一个部分。  但寻根文学的历史叙事中,也隐含了根本性的悖论,这就是“叙述的对象”与“叙述的目的”之间的矛盾。很明显,与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不同,寻根作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不是五四式的背弃与批判,而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持有浪漫主义式的赞美情绪。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