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

汪卫东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汪卫东 著  

页数:

407  

内容概要

  近代以来,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代转型。现代转型的深层,是新型文化的挑战。放宽历史的视界,鲁迅,是这一空前转型中出现的一个杰出现代思想者和文学家,对其思想与文学价值的估量,离不开现代转型的宏阔背景。可以说,鲁迅思想,是中国现代转型的一个深刻精神维度,以其对现代转型的精神基础——国民性——的深刻关注,提供了一个深度视点,而鲁迅文学,作为参与现代转型的个人行动,刻录下以文学参与历史的生命轨迹,及其充满挫折与绝望的心灵历程,成为中国艰难现代转型的痛苦“肉身”。基于这一新的视野,《未名·观点丛书·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在整体上对鲁迅研究的既有格局和观点进行了突破,并将之落实到具体的问题和文本研究当中。

作者简介

汪卫东,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鲁迅研究论文六十多篇,出版鲁迅研究专著三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鲁迅思想:现代转型的精神深度 第一节“个人”观念与鲁迅现代思想的资源 第二节20世纪的“文学主义”:鲁迅文学观念钩沉 第三节国民性批判:中国现代转型的最深视点 第四节第二次绝望:1923年的鲁迅 第五节《野草》:穿越绝望的行动 第六节鲁迅杂文与20世纪中国的“文学性” 第七节鲁迅与20世纪中国 第二章鲁迅文学:现代转型的痛苦“肉身” 第一节无声的“呐喊” 第二节《彷徨》的“梦魇”意识 第三节《野草》的踪迹 第四节“个人”、“精神”与“意力”:《文化偏至论》中“个人”观念的梳理 第五节 生命的保存:鲁迅五四时期杂文对中国人生存的思考 第三章资料、阐释与传承 第一节《随感录》研究 第二节新发现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 第三节鲁迅阐释的可能性 第四节新语境中的鲁迅课教学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923年的鲁迅 1923年,是鲁迅两个创作高峰间的沉默的一年。在此之前,是五四高潮时期的“一发而不可收”的《呐喊》的创作,其后,开始了《彷徨》和《野草》的创作,而在这一年,鲁迅却几乎停止了创作,除了没有间断的日记,现在所能见到的作品,是收入《鲁迅全集》中的《关于(小说世界)》和《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旬声明》两篇,以及致蔡元培、许寿裳和孙伏园三位熟人的四封信,前者收入他去世后辑录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后者收入“书信”集,皆为其生平所未亲自收集者。总之,鲁迅1923年的文字,只有寥寥几篇,其中很难找到真正称得上是创作的作品,更不用谈小说的创作了。因此可以说,鲁迅在这一年陷入了沉默。具有象征意味的是,恰在1923年的“前夜”——1922年12月3日夜,鲁迅编定自己前期最重要的成果——小说集《呐喊》,并作了著名的《(呐喊)自序》;走出1923年的1924年2月7日,鲁迅开始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祝福》的写作,并一发而不可收。年前的总结和年终的发言,正好衬托出这一年中黑洞般的沉默。 1923年,也是鲁迅前期成果开始收获的一年。1923年6月,他与周作人合译的《现代日本小说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8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12月,所编讲义《中国小说史略》(上册)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同时,下册也已编定。这些成果,包括小说创作、翻译和学术研究,几乎囊括了走出会馆以后各方面所有的成果。诸多收成在同一年获得,如果从象征意义来看,大概意味着前一时期工作的告一段落吧。 1923年,发生了对于鲁迅的人生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事件。1923年7月19日,鲁迅接到周作人亲手递给他的一封绝交信,曾经誓言永不分离的周氏兄弟突然失和,8月2日,鲁迅搬出八道湾十一号;同在7月,鲁迅因许寿裳的关系,受聘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师,并于10月13日开始授课。如果说兄弟二人的分裂让鲁迅与前期的家庭生活告一段落,那么,接受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聘书,因为涉及女师大事件及许广平的“闯入”,拉开了鲁迅此后新的人生大幕。应该说,这两个偶然发生于同月的事件,恰恰在鲁迅的人生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编辑推荐

《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为《未名·观点丛书》之一。近代以来,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代转型。现代转型的深层,是新型文化的挑战。放宽历史的视界,鲁迅,是这一空前转型中出现的一个杰出现代思想者和文学家,对其思想与文学价值的估量,离不开现代转型的宏阔背景。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