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电子商务与物流

张铎 清华大学
出版时间:

2000-11  

出版社:

清华大学  

作者:

张铎  

页数:

186  

前言

过去,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只要沿用传统的经销渠道即可。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在电子商务中,一些电子出版物,如软件、CD等可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送给购买者,但绝大多数商品仍要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物流过程。1999年10月的一次市场调查证实,人们对网上购物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物流”,从而促使人们认识到物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现代化的物流是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传统商务活动中,商品需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才能送到购买者手中,这些中间环节必然要耗费大量的物质资源,增加了商品的成本,而电子商务可缩短供应链的长度,节省物质资源的损耗,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大笔电子商务的隐含效益。本书在侧重于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与理论探讨的同时,结合供应链管理策略与现代物流技术,不仅可为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提供现代物流方面的知识,也可为从事物流管理的人员提供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本书由北方交通大学物流科学研究所张铎编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王婷婷、张成海、王耀球、胡双增等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并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从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研究入手,详细论述了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特点,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现代物流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等。

书籍目录

1 概论1.1 电子商务与物流1.1.1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1.2 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1.1.3 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1.2 物流概述1.2.1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1.2.2 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及我国传统物流活动与国外先进物流的差别1.2.3 物流的分类1.2.4 物流管理1.3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1.3.1 从商务活动的演变看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关系的演变发展1.3.2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1.3.3 电子商务下物流业的发展趋势1.4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解决方案1.4.1 国外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解决方案1.4.2 国外电子商务下先进物流模式案例介绍1.4.3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物流解决方案2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2.1 供应链的概念2.1.1 定义2.1.2 供应链管理2.1.3 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流程与意义2.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2.2.1 为什么要实施供应链管理2.2.2 供应链管理概念的发展2.2.3 供应链管理新模式分析2.2.4 新型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流程2.2.5 供应链职能的集成2.3 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2.3.1 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2.3.2 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2.3.3 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的目标2.3.4 供应链管理方案案例2.4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2.4.1 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发展新趋势——集成供应链管理2.4.2 电子商务下集成供应链管理案例——加拿大Molson公司建立的整体化连锁供应信息网3 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及问题3.1 我国的供应链管理3.1.1 实现供应链管理可带来的内部效益3.1.2 实现供应链管理可带来的外部效益3.1.3 实现供应链管理可带来的总效益3.2 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3.2.1 电子商务及支持技术的发展3.2.2 供应链相关环节的发展3.3 我国实现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3.3.1 观念、人才及标准化问题3.3.2 传统企业中存在的问题3.3.3 贸易协作问题3.4 如何解决我国供应链面临的问题3.4.1 转变观念、重视物流3.4.2 改革组织结构3.4.3 创建顾客订购管理系统.提高顾客订购管理过程3.4.4 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3.5 IBM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4 电子商务中的现代供应链管理策略4.1 快速反应4.1.1 什么是快速反应?4.1.2 QR的产生背景4.1.3 QR的投资与收益4.1.4 QR的新发展4.1.5 QR应用实例4.2 有效客户反应4.2.1 什么是ECR4.2.2 ECR产生的背景4.2.3 EAN标准在ECR中的应用4.2.4 ECR的四大要素和主要策略4.2.5 怎样实施ECR4.3 电子订货系统4.3.1 EOS流程4.3.2 EOS业务过程4.3.3 EOS与物流管理4.3.4 EOS的效益与发展趋势4.4 企业资源计划4.4.1 ERP系统与MRPII系统的区别4.4.2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4.4.3 ERP系统的功能组成4.4.4 构建集成化ERP管理模式5 现代物流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5.1 现代物流技术概述5.2 条码技术5.2.1 条码技术概述5.2.2 物流条码标准化5.2.3 条码技术的应用5.3 EDI技术5.3.1 EDI技术概述5.3.2 EDI标准化5.3.3 EDI技术的应用5.4 射频技术5.4.1 射频技术概述5.4.2 射频技术的应用5.5 GIS技术5.5.1 GIS技术概述5.5.2 GIS技术的应用6 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条码7 信息流与物流相结合的关键技术8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章节摘录

插图:同时,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技术创新的本源是需求,即所谓的需求拉动技术创新。作为电子商务前身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产生是为了简化烦琐耗时的订单等的处理过程,以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即开展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和资金流处理上的延迟,从而提高对物流过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可见,美国在定义电子商务概念之初,就有强大的现代化物流作为支持,只需将电子商务与其进行对接即可,而并非电子商务过程不需要物流的电子化。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业起步晚、水平低,在引进电子商务时,并不具备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化物流水平,所以,在引入时,一定要注意配备相应的支持技术——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否则电子商务活动难以推广。因此,国内一些专家在定义电子商务时,已经注意到将国外的定义与中国的现状相结合,扩大了美国IT企业对电子商务定义的范围,提出了包括物流电子化过程的电子商务定义。在这一类电子商务定义中,电子化的对象是整个的交易过程,不仅包括信息流、资金流,而且还包括物流;电子化的工具也不仅仅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还包括叉车、自动导向车、机械手臂等自动化工具。可见,从根本上来说,物流电子化应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电子商务过程就不完整。


编辑推荐

《电子商务与物流》结合中国国情对电子商务的机理、运营模式、网络营销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物流配送、金融与安全、网站建设的解决方案,营造适宜发展电子商务的环境和相应的法律规范,以促进中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电子商务与物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