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教程
2003-6
清华大学出版社
罗晓沛,侯炳辉
622
无
在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带动下,我国软件业一年一大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593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63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39.2%;2000年出口软件仅4亿美元,去年则达到20亿美元,三年中翻了两番多;全国“双软认证工作体系”已经规范运行,截止2003年11月底,认定软件企业8582家,登记软件产品18287个;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快速成长,相关政策措施正在落实;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 在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队伍建设与时俱进,而作为规范软件专业人员技术资格的计算机软件考试已在我国实施了十余年,累计报考人数超过一百万,为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软件考试在全国率先执行了以考代评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对计算机软件考试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考试名称调整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考试对象从狭义的计算机软件扩大到广义的计算机软件,涵盖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的各个主要领域(5个专业类别、3个级别层次和20个职业岗位资格);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合并,采用水平考试的形式(与国际接轨,报考不限学历与资历条件),执行资格考试政策(各用人单位可以从考试合格者中择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这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新突破。此外,将资格考试政策延伸到高级资格,使考试制度更为完善。 信息技术发展快,更新快,要求从业人员不断适应和跟进技术的变化,有鉴于此,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规定对通过考试获得的资格(水平)证书实行每隔三年进行登记的制度,以鼓励和促进专业人员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法规的继续教育。考试设置的专业类别、职业岗位也将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动态调整。 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考试的部分级别已与日本信息处理工程师考试的相应级别实现了互认,以后还将继续扩大考试互认的级别和国家。 为规范培训和考试工作,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组织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编写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教材和辅导用书,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介绍相关知识与技术,帮助考生学习和备考。
本书是信息产业部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考试指定用书,本书对系统分析员考试中的部分要点做了阐述。 本书内容包括:信息与系统概述,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方法,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应用原型化方法,信息工程方法,软件与软件工程,数据与数据仓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与配置和信息安全技术等。 本书是系统分析员考试应试者必读教材,也可作为各类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和辅导教材,还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师生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1章 概述1.1 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工程1.2 建立信息系统所涉及的问题1.2.1 系统建设前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2.2 系统建设中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2.3 系统建成后企业应保证的条件1.3 信息系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内容1.3.1 管理科学的应用1.3.2 方法论的发展与应用1.3.3 从软件工程到信息工程1.4 系统分析员及其培养1.5 系统分析员教程的内容组织第2章 信息与系统2.1 信息与信息化2.1.1 信息时代与国家信息化2.1.2 信息与数据2.1.3 信息与管理2.1.4 信息与决策2.2 系统与系统工程2.2.1 系统的概念2.2.2 系统与环境2.2.3 系统工程与系统方法2.3 信息系统工程第3章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3.1 方法概述3.1.1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3.1.2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3.1.3 系统开发的阶段划分3.1.4 系统开发中的管理3.2 总体规划3.2.1 总体规划概述3.2.2 目标系统框架分析3.2.3 可行性分析及总体规划报告3.3 系统分析与建立逻辑模型3.3.1 系统分析概述3.3.2 详细调查3.3.3 需求分析3.3.4 业务流程详细调查与分析3.3.5 数据流程分析3.3.6 数据字典3.3.7 基本加工处理描述3.3.8 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3.3.9 系统分析报告3.4 系统设计3.4.1 系统设计概述3.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3.4.3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3.4.4 系统详细设计3.4.5 系统设计报告3.5 系统实施3.5.1 系统实施概述3.5.2 程序设计3.5.3 系统测试与调试3.5.4 系统文档3.5.5 系统转换3.6 系统维护与评价3.6.1 系统维护概述3.6.2 系统评价3.6.3 系统运行管理第4章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4.1 概述4.1.1 BSP的概念4.1.2 BSP的目标4.2 BSP方法的研究步骤4.2.1 研究项目的确立4.2.2 研究准备工作4.2.3 研究的主要活动4.3 定义企业过程4.3.1 过程定义的目的和条件4.3.2 产品和资源的生命周期4.3.3 定义过程的基本步骤4.4 定义数据类4.4.1 识别数据类4.4.2 给出数据类定义4.4.3 建立数据类与过程的关系4.5 分析当前业务与系统的关系4.5.1 分析现行系统支持4.5.2 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4.5.3 提出判断和结论4.6 定义系统总体结构4.6.1 企业的信息结构图4.6.2 确定主要系统4.6.3 数据流向表示4.6.4 识别子系统4.6.5 先决条件的分析4.6.6 信息结构的使用计划4.7 确定系统的优先顺序4.7.1 确定选择的标准4.7.2 子系统的排序4.7.3 优先子系统的描述4.7.4 实施方法的选择4.8 信息资源管理4.9 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4.10 成果报告和后续活动4.11 结论第5章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5.1 概述5.1.1 方法的来源5.1.2 内容概述5.1.3 系统开发策略5.2 自顶向下规划的组织5.2.1 规划工作的组织5.2.2 信息资源规划5.2.3 数据规划的基本步骤5.3 企业模型的建立5.3.1 企业职能范围5.3.2 业务活动过程5.3.3 企业模型图5.3.4 战略业务规划5.3.5 关键成功因素5.4 主题数据库及其组合5.4.1 主题数据库的概念5.4.2 主题数据库的选择5.4.3 主题数据库的组合5.4.4 4类数据环境5.5 战略数据规划的执行过程5.5.1 企业的实体分析5.5.2 实体活动分析5.5.3 企业的重组5.5.4 亲合性分析5.5.5 分布数据规划5.6 战略数据规划过程提要5.7 结论第6章 信息工程方法6.1 信息工程基本概念6.1.1 信息工程发展过程6.1.2 信息工程概念6.1.3 信息工程的组成6.2 信息工程方法6.2.1 信息工程金字塔表示6.2.2 信息工程步骤6.3 信息战略规划6.3.1 信息战略规划的任务6.3.2 信息战略规划的实施6.4 建立企业模型6.4.1 识别企业的组织机构6.4.2 企业的任务、目标和关键成功因素6.4.3 信息需求分析6.4.4 企业模型的建立6.5 确定企业信息结构6.5.1 企业业务功能的确定6.5.2 实体分析与实体关系6.5.3 企业环境评估6.5.4 现有技术环境分析6.6 确定业务系统结构6.6.1 业务领域划分与数据存储确定6.6.2 业务系统的识别和确定6.6.3 业务系统结构图的建立6.6.4 确定和组成业务领域6.7 确定系统的技术结构6.7.1 数据分布与数据分布矩阵6.7.2 分布矩阵与业务系统分布矩阵6.7.3 业务系统分布矩阵的确定6.7.4 技术分配要求的确定6.7.5 方案的确定与评估6.8 信息战略规划报告6.8.1 报告的组成和内容6.8.2 规划成果展示6.9 信息工程方法和环境6.9.1 方法与工具的结合6.9.2 信息工程设施6.10 小结第7章 应用原型化方法7.1 概述7.1.1 原型化的概念7.1.2 原型化的内容7.2 原型定义策略7.2.1 需求定义的重要性7.2.2 严格定义的策略7.2.3 原型定义的策略7.2.4 原型化的优点及其意义7.2.5 原型化与预先定义的比较7.3 原型生命周期7.3.1 原型生命周期划分7.3.2 原型化的准则与策略7.3.3 混合原型化策略7.3.4 原型的实施7.4 原型化中心7.4.1 原型化中心的组织7.4.2 原型化中心的人员配备7.4.3 硬件需求7.4.4 软件需求7.4.5 原型工作环境7.5 原型化与项目管理7.5.1 项目管理的必要性7.5.2 项目管理的内容7.6 结论第8章 软件工程8.1 软件生存期过程8.2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8.2.1 软件过程评估的意义8.2.2 软件过程评估方法的产生8.2.3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介8.2.4 软件过程评估的国际标准概述8.3 软件配置管理8.3.1 软件配置管理的概念8.3.2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8.3.3 软件配置标识8.3.4 变更管理8.3.5 版本管理8.3.6 配置审核8.3.7 配置状态报告8.4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8.4.1 面向对象分析8.4.2 面向对象的设计8.4.3 OOD文档的编写8.5 软件复用技术8.5.1 软件复用的概述8.5.2 软件开发过程8.5.3 构件技术8.5.4 分层式体系结构8.5.5 渐进地实施复用和复用单位的组织结构第9章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第11章 计算机系统与配置第12章 信息安全技术
第1章 概述 1.1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一般泛指收集、存储、处理和传播各种信息的具有完整功能的集合体。人们常说的信息系统大多指支持各部门和机构管理和决策的信息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前信息系统重要的特征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介入。 现代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工具,以网络为信息传输手段的;它最大限度地屏蔽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人们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并加以利用。要想了解现代信息系统的现状,就应追溯近50年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这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评价现代信息系统在社会整体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产生的作用。实际上,社会的信息化正是在现代信息系统的逐步建设中,亦即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中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和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 计算机应用于企业是从最基础的数据处理开始的。早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的重要贡献是,将计算机从单纯的从事科学计算而拓展到能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开辟了一个计算机应用最为广阔的应用领域。最早的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仅着眼于减轻人们在计算方面的劳动强度,如用于计算工资、统计账目、管理雇员等,属于一类所谓电子数据处理,即EDP业务,对企业单项业务进行处理,它较少涉及管理的内容。随着企业业务需求的增长和技术条件的发展,人们逐步将计算机应用于企业局部业务的管理,如财会管理、销售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等,即计算机应用发展到对企业的局部事务的管理,形成了所谓事务处理系统,即TPS,但它并未形成对企业全局的、整体业务的管理。形成对企业全局性的、整体性的计算机应用是后来基于单项应用基础上发展并形成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的任务。管理信息系统强调以企业管理系统为背景,以基层业务系统为基础,强调企业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联系,以完成企业总体任务为目标,它能提供企业各级领导从事管理需要的信息,但其收集信息的范围还更多地侧重于企业的内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