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反倾销

产业损害程度理论与计算方法课题组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6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产业损害程度理论与计算方法课题组编  

页数:

100  

字数:

102000  

内容概要

《中国反倾销——产业损害幅度测算方法》是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重点研究课题“产业损害程序理论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损害的基本理论介绍;美国产业损害确定的规则与方法;欧盟产业损害的规则与方法;赶超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产业损害确定的规则与方法;中国产业损害确定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产业损害调查的框架体系;包括产业损害的调查方法和产业损害初步调查报告与最终调查报告的内容和撰写程序;产业损害幅度计算框架体系包括简单推论法、趋势分析法、差额法和比较分析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产业损害幅度计算的指标体系。损害幅度计算模型和应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展示:一是提出了损害幅度计算方法的差额法内涵和实用条件,给出了差额法的计算步骤和应用案例,分析了差额中遇到的总是和解决措施;二是提出了产业损害幅度测算的专家评分法,给出了应用专家评分法计算产业损害幅度的模型建构依据和特征,具体计算步骤和应用案例,分析了应用专家评分法计算中遇到的问题;三是提出了产业损害幅度确定的AHP法和应用步骤,分析了该方法实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是一些产业损害幅度确定的案例。

书籍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产业损害的基本定义 1.2 产业损害的基本理论 1.3 WTO《反倾销守则》对产业损害的界定 1.4 国际上对产业损害确定的差异第2章 美国产业损害确定规则和方法 2.1 美国对产业损害确定规则 2.2 美国确定产业损害的方法第3章 欧盟产业损害确定规则与方法 3.1 产业损害、同类产品、欧盟产业的定义 3.2 欧盟产业损害确定方法第4章 赶超型国家和地区产业损害确定规则和方法 4.1 印度产业损害确定规则和方法 4.2 中国台湾地区产业损害确定规则和方法第5章 中国产业损害确定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5.1 产业损害调查及产业损害幅度测算的必要性 5.2 中国产业损害的调查程序 5.3 中国产业损害确定方法的现状与特点第6章 中国产业损害调查的框架体系 6.1 调查判断方法 6.2 产业损害调查报告的形成 6.3 产业损害认定程序第7章 产业损害幅度的计算方法概述 7.1 产业损害幅度测算方法框架体系 7.2 产业损害幅度测算方法第8章 产业损害幅度测算的指标体系 8.1 产业损害幅度测算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8.2 产业损害幅度测算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第9章 产业损害幅度测算模型与应用 9.1 产业损害幅度测算差额法 9.2 产业损害幅度测算专家评分法 9.3 产业损害幅度测算的AHP法模型与应用 9.4 产业损害幅度测算应当注意的问题第10章 各国产业损害幅度测算的案例分析 10.1 案例1:美国诉加拿大温室西红柿倾销案 10.2 案例2:美国诉阿根廷等国冷轧碳素钢扁平轧材产品倾销案 10.3 案例3:欧盟诉中国电子秤倾销案 10.4 案例4:欧盟诉巴西等国硅铁倾销案 10.5 案例5:中国诉日美丙烯酸酯倾销案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反倾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