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师用书
2004-8
清华大学出版社
吴功宜
339
463000
本书是《计算机网络》(吴功宜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配套教材。全书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0章主要对网络课程的知识点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第1-9章针对《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具体章节中的一些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对于理解某一项技术比较重要的背景资料。本书的有关章节中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网站地址或RFC文档。
本书可以作为担任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及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以及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研究生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第0章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设计与组织的总体说明 0.1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设计 0.1.1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 0.1.2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组织的基本思路 0.2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设计与章节结构 0.2.1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单元的划分 0.2.2 关于广域网与局域网、城域网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的内容安排 0.2.3 全书的知识点结构 0.2.4 《计算机网络》教材体系 0.2.5 《计算机网络教师用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0.2.6 教学方法的讨论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0 学习目的、要求与知识点结构 1.0.1 学习目的与要求 1.0.2 知识点的组织结构 1.1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要点的理解 1.2 对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的理解 1.2.1 计算机网络定义的基本要点 1.2.2 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的理解 1.3 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要点的理解 1.3.1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划分的意义与局限性 1.3.2 组网方式的变化与现代网络系统的结构特点 1.4 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要点的理解 1.4.1 网络拓扑构型的要点 1.4.2 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分类方法的理解 1.5 典型计算机网络 1.6 对网络计算研究与应用的发展的了解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2.0 学习目的、要求与知识点结构 2.0.1 学习目的与要求 2.0.2 知识点的组织结构 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1.1 对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 2.1.2 对网络协议、协议族基本概念的理解 2.1.3 对协议、层次、接口与体系结构概念的理解 2.1.4 对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理解 2.1.5 对确认和重传机制的理解 2.2 对OSI参考模型发展过程及评价的理解 2.3 对TCP/IP参考模型发展过程及评价的理解 2.4 网络与Internet协议标准组织与管理机构 2.4.1 网络协议标准组织 2.4.2 RFC文档 2.4.3 Internet管理机构 2.4.4 Internet管理和研究机构网址 2.5 对建议的参考模型的理解第3章 物理层 3.0 学习目的、要求与知识点结构 3.0.1 学习目的与要求 3.0.2 知识点的组织结构 3.1 对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基本概念的理解 3.2 对数据通信基本概念的理解 3.2.1 对信息、数据和信号概念的理解 3.2.2 数据通信研究的主要问题 3.2.3 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 3.3 对数据编码技术要点的理解 3.3.1 数据编码类型 3.3.2 对多相调制方法的理解 3.3.3 脉冲编码调制方法 3.4 对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的理解 3.4.1 观察与分析电信号的时域方法与频域方法 3.4.2 傅里叶分析的基本方法 3.4.3 周期性矩形脉冲信号的频谱分析 3.4.4 数字信号的频谱特点 3.4.5 对通信信道带宽影响基带传输的理解 3.4.6 对奈奎斯特准则与香农定律的理解 3.5 对广域网技术发展的理解 3.5.1 对广域网技术发展的理解 3.5.2 交换多兆位数据服务的技术要点 3.5.3 X.25网技术要点 3.5.4 帧中继技术要点 3.5.5 B-ISDN技术要点 3.5.6 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要点 3.6 对同步数字体系的理解 3.6.1 SDH发展的背景 3.6.2 SDH的发展过程 3.6.3 几种速率标准的制定 3.6.4 SDH速率体系的技术要点第4章 数据链路层第5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第6章 网络层第7章 传输层第8章 应用层第9章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参考文献
没有习题和习题解答,让我感到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