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式营造则例

梁思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梁思成  

页数:

20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对清代建筑的营造方法及其则例进行研究后发表的学术专著,是梁思成先生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清代“官式”建筑各部分名称、比例、功用和做法的注释,以及标示建筑物立面、剖面和局部详图的图版和实物照片,并附有作者根据民间工匠秘本而编订的《营造算例》等。本书自1934年出版以来,一直是是中国建筑史学界和古建筑修缮单位一部重要的“文法课本”,是深入弄懂中国古代建筑的必经门径。 本书可供建筑院校师生、古建筑研究人员、古建修缮单位以及史学界和文化界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梁思成,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新会人。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

书籍目录

前言清式营造则例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平面 第三章 大木  第一节 斗拱  第二节 构架 第四章 瓦石  第一节 台基  第二节 墙壁  第三节 屋顶 第五章 装修 第六章 彩色 清式营造辞解 清式营造则例各件权衡尺寸表 清式营造则例图版 附录  一 插图目录  二 图版目录  三 各件权衡尺寸表目录营造算例 初版序 再版序 第一章斗拱大木大式做法 第二章 大木小式做法 第三章 大木杂式做法 第四章 装修 第五章 大木瓦作做法 第六章 小式瓦作做法 第七章 石作做法 第八章 土作做法 第九章 桥座做法 第十章 牌楼做法 第十一章 琉璃瓦料做法

章节摘录

  【云尾】云尾;长同云头长,高按云尾本身长七扣,厚同云头厚。榫长宽厚同云头。  【蹲龙及座】蹲龙连座高,按柱见方二份是高(按原文作二分系二份之讹意即二倍)。内座子高五分之一分,见方按柱子见方,阴榫对柱子阳榫。次间同(按以上言柱身以上部分以下言抱鼓石与基础杂项)。  【抱鼓】抱鼓;高按边柱净通高十分之三分是高,宽按本身高八扣,厚按柱子厚折半。肋里下面为阳榫二个,长按抱鼓高十一分之一分,将一分再做六扣,宽按长三分,厚按抱鼓厚三分之一分。  【柱顶石】柱顶(按即柱下础石)见方,按柱子见方三份,厚按本身见方折半,阴榫随阳榫。柱顶古镜高按柱子见方十分之一分(按古镜系础上凹曲线其平面随柱之切面或方或圆)。  埋头;深按柱顶厚,除去古镜净尺寸,加豆渣石底垫厚,共凑,除去露明高,是埋头尺寸。  柱顶下豆渣石装板底垫石,见方按柱顶见方二分,按海墁路数分宽,厚按柱顶见方折半。  【抱鼓石及底垫】中柱前后用抱鼓,边柱前后外山三面用抱鼓。  抱鼓下用底垫,长按抱鼓宽,除去占柱顶分位,净余外,加金边二寸,是通长,宽按抱鼓厚十分之十六分,厚按宽折半。  【月台】定月台进深,按中柱露明高是进深。面阔按各柱通面阔,加进深尺寸,共凑是通面阔尺寸。露明高,按中柱四十分之一分,自五寸以下,俱算五寸。  【阶条】阶条;长按面阔进深核算,厚按柱子净见方四分之一分,宽按本身厚三分。  【墁地】阶条里口海墁,进深核单路数算,宽厚同阶条厚。  海墁前后各进深。按月台进深六分之五分定进深。加倍,再加月台进深共凑,是通进深。两山进深,同前后进深。海墁通面阔按月台面阔,加两山进深共凑是面阔,与地皮平,上一层用糙板细砖平墁,背底一层用糙砖立墁,大夯灰土地脚二步。海墁四面安牙子石,长按海墁面阔进深凑算,宽一尺二寸,厚七寸,宽系城砖一立一平尺寸厚系砖宽尺寸。  【马尾礓礤及垂带】前后如为连三马尾礓礤,俱系垂带中对柱中。通面阔按柱子通面阔,加垂带一根宽,即是。进深按月台露明五份,是礓礤进深。礓礤垂带;宽按柱七分之六分,厚同阶条。  【地脚小夯】牌坊地脚小夯,按柱子见方三分之一分,每一寸系土一步。  【云罗架子】搭云罗架子,每一缝计一间,通面阔按柱中面阔若干,加梢间柱子,连埋头通长三分之二分即是,进深按明间柱子通高三分之二分,高按明间柱子通高六分之五分,用枰绳法同斗栱牌坊。  乙五间六柱十一楼牌楼分法  【面阔】若先定通面阔若干,用二百五十分除之,得每分若干,用五十六分得明间,五十一分半得次间,四十五分半得梢间(按昌平明十三陵牌楼面阔九十四英尺九英寸以二百五十分除之四舍五入结果明间占五十六分次间五十一分梢间四十六分每间递减五分适相等可与本条参证)。  【柱高】明间柱子高,按明间面阔十分之十二分,即是柱子露明尺寸。次间柱子,按明间柱子,除去一小额枋净高尺寸,余即是柱子露明尺寸。梢间柱子,按次间柱子高,除法同次间柱子。  【逆算法】如先定明间柱子尺寸若干,明间面阔,按柱子高十二分之十分,得若干,即是明间面阔尺寸。次梢间面阔,次梢间柱子,同明间一样算法。面阔,系柱中至柱中面阔尺寸,柱高俱系土衬上皮,至大额枋下皮尺寸。  【柱见方及其他】明次梢间柱子见方,按明间柱子明高尺寸,用六十一分之七分即是。连带镶杆宽,按柱子见方七分之十二分是宽。埋头,按明间柱子自月台往上明高六分之一分即是。埋头下榫长,按柱子见方折半,径按柱子见方三分之二分。上榫长五寸径七寸。  【梓框云墩】梓框;宽按柱子见方三分之一分,进深按面阔十分之十一分,长按柱明高长,除去绦环高,小额枋雀替高,云墩高,夹杆明高,余即是长。次梢间法同。  云墩带斗,高同雀替高,面阔同梓框进深,进深按本身面阔十分之十四分。  【柱带做梓框云墩】明间柱子带做云墩,其高低一面随明间,一面随次间,次间柱子一面随次间,一面随梢间,梢间仅一面有梓框云墩。  【额枋头绦环头】梢间边柱上,一边带做额枋头。长按本身宽,除去见方,余折半即是长,高同小额枋高,进深厚按柱子见方折半。  绦环头;长宽同额枋头,厚按本身高十分之四分。  【小额枋】小额枋;高按柱子见方七分之六分,厚同柱子见方,长按面阔除去一个柱子见方净若干外,两头各榫长,按柱子见方四分之一分,共凑即是长。榫高按小额枋高,厚按小额枋厚折半。  【雀替】雀替;高按小额枋高折半,厚同高,长按净面阔四分之一分是长。榫子;长按小额枋榫子长折半,高同雀替高,厚按雀替厚三分之一分,在小额枋上带做。次梢间算法同明间。  【绦环】绦环;长同小额枋长,高按柱子见方十四分之十二分半,厚按柱子见方七分之五分半,榫子长高厚同小额枋。次梢间算法同明间。  【大额枋】明间大额枋;长按面阔,外加两头出头,各按柱子见方十四分之十五分,三共凑若干,即是长。高厚同小额枋。下面做柱子阴阳榫,上面做雷公柱阴榫,两榫各按本身高四分之一分。  【雷公柱】明间雷公柱;长按面阔除小楼面阔一份;余若干,外两头加平板枋头,各按本身高八分之一分,共凑即是长。高按大额枋六分之十分,厚按大额枋厚十四分之十一分。外下榫;长按本身高十分之一,宽按柱身厚折半,厚按宽折半,每块下面榫二个。  次间雷公柱,长按次间面阔,法同明间。宽厚并外加下阳榫,俱同明间,两头不加平板枋头,一头做大额枋阴榫。  梢间雷公柱,长按梢间面阔,法同明间,宽厚并外加下阳榫,俱同明间,两头不加平板枋头,一头做大额枋阴榫。  【斗口】明间斗口重昂,带坐斗枋做,长按雷公柱除平板枋头长,再加两头昂出各一拽架半口数,共凑即是长,宽按连昂六拽架一个口数,高按五踩一个口数。口数按柱子见方十一分之一分,即是一个口数,一踩二个口数,一拽架三个口数。斗棋攒数空当中,八分之,前后每分用平身科一攒,两山各角科二攒,无平身科。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对清代建筑的营造方法及其则例进行研究后发表的学术专著,是梁思成先生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书中详述了清代宫式建筑的平面布局、斗栱形制、大木构架、台基墙壁、屋顶、装修、彩画等的做法及其构件名称、权衡和功用,并附《清式营造辞解》、《各件权衡尺寸表》和《清式营造则例图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式营造则例 PDF格式下载



本书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对清代建筑的营造方法及其则例进行研究后发表的学术专著,是梁思成先生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


《清式营造则例》,个人认为是学习中国古建筑的最好的教科书。梁思成先生的大作。价值极高。唯一的小遗憾是:该书中讹漏较多,梁先生限于当年的条件,工匠们的讹传,不太好一一辨析,造成了这一缺憾。但是,总得来说,该书还是很值得购买学习的!


曾经在网上下载过本书的电子版,但是看过后还是决定买实体书,现在能够潜心研究古建筑的人已经很少了,无论是社会的浮躁还是古建筑的日益消亡,因此说,这样的著作必将成为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辉煌的重要资料,也非常希望现在能有人利用现代技术来挖掘出前辈们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不要让中国的特色慢慢被和谐了。向前辈致敬!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是不朽的文明遗产,不仅古建筑专业人学习,所有工程专业的人都应当学习,广大人民都应当学习。


梁思成这本书对于现代人们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意义是非常有历史价值的,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了解及学习中国传统建筑是一本非常好的范本,及具参考价值。


梁思成先生通过实地考察,询问当时修建古建筑的匠人,将那些坚硬晦涩的专业术语深入浅出的传达给今天的我们新一代未来的建筑师。此书十分值得学习建筑学的孩子们好好看看,如果你现在大二,正是买的好时候,我是到大四才买,感觉相见恨晚。


梁思成先生作品,属研究中国古建必看之书


这本书列出了多种清式木作等各构建的名称与对应的内容,对于初学中国建筑以及想了解中国建筑结构组成很有帮助!可以说是一本清式木作字典!但是这本书的质量一般,我在购书中心看到有几本,但是那几本都已经比较破旧了,而且,封皮的胶水也粘得很马虎。在当当买的这本,也一般啦,但起码封皮还是比较干净的。


好书!古建研究的专著,权威观点,但通俗易懂。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必读之书。


可以了解许多关于古建筑的建造形式和一些方法。不错的书,主要讲的是清朝的建筑。


对接触过营房管理,爱好游历,喜爱上古建筑的我来说,足够专业。两面读的,正面读为简体现代排版及附录,反面是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收藏的原版影印。太棒了!


冲着梁思成买的,纸张不错,纯粹买来收藏,没学过建筑入门还有点困难


梁思成先生的学术专著。非常精彩。


很专业的书,不容易读,但是却能感受到建筑大师的严谨和古建筑的智慧.


期待很久,终于拥有了。
原先有一本80版的,由于工作的关系,做一个古建筑项目的规划,借给同事作参考,后来不知所踪,引为憾事。曾经想借助行政手段逼他交出,思来想后,还是奉行前辈孔已己的名言“窃书不算偷”,不了了之。
从第一天接触梁先生、徽因先生的著作开始,就一直追随着他们。虽然市场上80版的已很少见,34年初版更难觅踪迹,但寻觅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歇过。
想拥有它,也不仅仅因为学术。
赞赏思成先生严谨、缜密,为天下做学问的人树立了榜样;他更执着和坚持,在文字的背后还有多少屈辱和忧伤?
钦佩徽因先生睿智、精灵,黑夜的海上让你辨明前进的方向;她的才气和多情,引多少妙龄儿女为之扼腕、断肠!
斯人已逝,翰墨留香!!!


学建筑的研究生同学给推荐的,说是了解古建这一块讲的最详细的!收到宝贝以后简单翻阅了一下感觉不管是质量还是内容方面都很好,应该对我有所帮助吧!


对于建筑师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教科书,古代的建筑规范对今天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成熟的比例关系,为建筑师古为今用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资料,值得购买。


内容详细 概念清晰 知识点深浅交融 对清式建筑介绍很到位 图文并茂


建筑方面的专业书,学古建必备


关于中国古建筑的一本入门书,看后会对中国古建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梁思成先生的这本书是入门必读啊~~一定好好研读~~!!书质量很好哈


对于清式建筑来讲,确确实实是一本好书。


老婆研三毕业写论文,看了一圈古建的书,还是梁思成的好,有价值。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普及读物。


当时只是看了林先生的序觉得很精彩,期待梁思成先生的内容哦


要是想了解古建筑,这是必走之路,建议专业人士看,业余爱好者不建议了,有点专业了,最好能结合实物对比方能更深的理解


梁思成先生的经典著作,值得我们学习。


我不是学建筑的,但是我对古代建筑很有兴趣,买回去纯粹为了看着玩,感觉是本很专业的书。用来收藏也不错。


书编辑得很好,有梁思成的注解部分,还包括原文,彩画一段还配了彩图,收图很全,不错。
但是包装很不好,这本书比较大,比别的书大,但快递只是用一个塑料袋装,这本书就很容易弄皱。希望当当网在降低送货费的同时不要降低服务质量。


则例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资料,不仅建筑学,民俗学也很重视使用。


建筑专业必备之经典,正在研读


有待优化,对于一个学结构的来说,看起来都有点吃力。这也正是现在建筑学教育的悲剧,忘记了自己的建筑历史和优势


有一定建筑基础才可以读懂此书


建筑必读书,很好...


是属于一种建筑行业的专业书籍!较好!


确实不错,不管是内文还是印刷,因为是建筑外行所以感觉内文的图片文字有的不是很清晰,这是唯一的缺憾,可能跟资料比较久远有关系


了解中国古建筑非常有意义


学习中国古建筑难得的一本好书,要好好仔细研读。


很好 还可以 梁思成的书里面讲的很细节


再现了梁思成与林徽因当年风采


内容还是不错的,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古建筑的一些知识


古建筑学的必备宝典,当然不错啦


对于古建筑的认识进一步的上升~~


梁老师的书,是值得认真去品味的,还有郭老的注,对古建筑加深认识


古建筑学习参考书目!值得一看!商家服务很好!


古建筑入门者必看之书,都是当教材看的。


研究古建,考研必备!!强烈推荐


非常棒的一本书,图列少了些只买着一本的话不能完全弄通古建的书非常好


讲解详细,还有各部的尺寸比例,对于初学者很有帮助,容易把握


看了后再看中国建筑史就感觉明白很多。


梁先生的书,专业性强,值得研究


很喜欢梁先生的这本书!超赞!


这个是从属个人爱好 喜欢古建的没有没读过的吧


对学古建的帮助非常大


学习古建的入门书各方面都很满意


对于学习古建帮助很大~


古建经典,受益良多


非常不错的古建学习书籍


用了很多年了 一直都很信赖的东西 不多说啦 以后继续使用 专业人士必备


值得一看,梁先生的倾心之作。


是正版的,字迹非常清晰,看着眼睛很舒服,最重要的是内容经典,受益非浅,图也很清晰,开心死我了


一直就喜欢这本书 终于在当当上买到了 一定会好好利用学习的


好书 适合建筑学 专业人士


非常非常棒的一本书,不管是质量还是内容,推荐!!!


前一部分是竖版的 类似古代的书籍 可读性以及收藏性都不错 专业类图书 适量不错


一直渴望拥有,这次通过当当网终于如愿,十分满意。书编辑的非常出色,令人爱不释手。


大师之作,值得认真研究。


很专业,正在研究学习。


很专业 图文并貌 留着慢慢研究!


老师说这本书很有用,但是买来了还没看呢


很好 很详尽的一本书 值得钻研


很好的一本书,很专业,很精美。


这本书很适合刚接触的人看


这样的书才能称之为书,宁愿拿个计算器换算下。再也不会买什么博士生的凑分的“书”了


深刻,深刻,深刻,需要仔细阅读加实际经验才能读懂


恩~正品~正需要~当当买书最实惠了~


书本弄脏了,不过还好内容没被弄脏


经典著作,内容详实,实用性非常高。


大师足迹,受益的不仅是内容,更有做事的态度。大师人格魅力更让人敬佩!


大概看了看,是自己需要的书,内容也适合


很好的内容,就是印刷欠佳!值得一看!


粗阅了一遍书中的讲解的内容非常好,很实用...正要细读..


很满意,内容很全


专业书籍,在实际操作中很有启发。


很好,不过还没有看,期待哦,fv


很好,不过还没有看,期待哦,是


性价比最好的书,对于初学者、研究者、施工者与预算都,都是莫大的帮助


书里面的资料比较多,,也比较丰富,喜欢


好书!建筑学必备!


还没开始看,是老师介绍要买的


必须要收藏的!


老师推荐,一系列的书我都买了,值得一读,经典!


这书不错 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


标注什么的,都花了心思的。非常详细。当然有点地方排版再分开一些就好了,因为大段大段的文字有时候看的找不到重点了


挺好,纸张和印刷都不错,正版图书。


大师作品,大师功底


绝对经典的有价值的一套书


还没有看完,但是是值得好好学习的书籍~~


正要用这书,但愿有用。


相当棒,大师之作,建议买来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