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药物
2007-10
清华大学
杨祥良 编
483
无
本书是在总结国内外已上市或正在研究的纳米药物的工作基础上,结合作者自身的研究工作编写而成。全书共分14章,在简单介绍纳米药物的定义、分类、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纳米抗肿瘤药物、纳米抗病毒药物、纳米抗菌药物、纳米抗炎镇痛药物、纳米激素类药物、纳米多肽蛋白类药物、纳米基因药物、纳米中药、纳米诊断试剂、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以及纳米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等研究情况。本书还对纳米药物的质量标准问题和安全性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书为主要从纳米载药系统角度编写的《纳米医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的姊妹篇,二者各具特色,相互补充,从而形成更为系统、完整的纳米药物科学体系。 本书可供有关专业科研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杨祥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生于浙江宁波,1988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1995年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主任、药物研究所所长。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新型制剂(中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学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
主要从事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纳米药物新剂型的研究及产业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60余篇被SCI收录。担任《纳米医药》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编其他学术专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已授权1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第1章 绪论 1.1 纳米药物的概念 1.2 纳米药物的分类 1.2.1 按纳米化方法和纳米载药系统分类 1.2.2 按药物适应证分类 1.2.3 按药物来源分类 1.3 纳米药物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纳米药物产业发展现状 1.3.2 国外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 1.3.3 我国纳米药物研究与产业发展现状 1.4 纳米药物面临的挑战 1.4.1 纳米药物的安全性问题 1.4.2 纳米药物质量研究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第2章 纳米抗肿瘤药物 2.1 概述 2.1.1 肿瘤的病理与生理特征 2.1.2 肿瘤的生长 2.1.3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 2.1.4 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 2.1.5 肿瘤的免疫治疗 2.1.6 肿瘤的基因治疗 2.2 靶向纳米抗癌药物的生物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基础 2.2.1 抗癌药物的作用部位 2.2.2 靶向抗癌药物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2.2.3 靶向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基础 2.2.4 纳米抗癌药物的靶向性评价 2.3 抗肿瘤药物的纳米载体 2.3.1 概述 2.3.2 纳米脂质体 2.3.3 聚合物胶束 2.3.4 纳米乳 2.3.5 泡囊 2.3.6 纳米囊与纳米球 2.3.7 修饰纳米载体 2.3.8 纳米粒给药系统的后处理与质量评价 2.4 纳米抗癌药物的体内转运和靶向性 2.4.1 概述 2.4.2 淋巴转运 2.4.3 鼻腔转运 2.4.4 口服转运 2.4.5 抗体介导 2.4.6 受体介导 2.4.7 其他 2.5 抗肿瘤药物纳米载体的应用实例 2.5.1 概述 2.5.2 米托蒽醌的纳米制剂 2.5.3 多柔比星盐酸盐脂质体注射液 2.5.4 柔红霉素枸橼酸盐脂质体注射液 参考文献第3章 纳米抗病毒药 3.1 概述 3.1.1 病毒感染的危害性 3.1.2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3.1.3 纳米载药、释药系统在抗病毒药物新制剂研制中的应斥 3.2 广谱抗病毒药 3.2.1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3.3 抗人免疫缺陷病毒药物 3.3.1 抗HIV逆转录酶抑制药 3.3.2 抗HIV蛋白酶抑制药 3.3.3 HIV融合抑制剂……第4章 纳米抗菌药物第5章 纳米抗炎药物第6章 多肽蛋白类药物的纳米载药系统第7章 纳米基因药物第8章 纳米激素及相关药物第9章 纳米中药第10章 纳米诊断试剂第11章 组织工程相关纳米生物材料第12章 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第13章 纳米药物质量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第14章 纳米药物的有效性怀安全性评价
无
本书对目前的纳米药物载体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归纳,但是技术细节不够,有些地方比较模糊。
不好,包装很垃圾,当时就撕开了,我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