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基础研究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刘立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立  

页数:

350  

内容概要

本书上编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证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安例研究考察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评介国际上关于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对发明专利的贡献率以及关于基础研究效益的实证研究。中编考察美国、德国、日本等创建新型国家以及中东欧转型国家基础研究的投入、产出与绩效。下编考察我国基础研究的体制、政策的历史演进和现状,考察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产出与绩效;对我国科研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最后总结出基础研究发展的中国模式,并提出加强我国基础研究的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科技政策研究者、科技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参考,还可用作科技政策、技术创新以及科学技术哲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问题、概念与结构  1.1 本书研究的问题  1.2 基础研究的概念与内涵  1.3 中国对基础研究的理解的转变:回归“基础研究”  1.4 本书的结构上编 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理论根据和实证根据 第2章 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经济学根据  2.1 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公共物品论  2.2 对政府资助R&D及基础研究的进一步认证  2.3 基础研究是免费物品吗  2.4 从演化理论的观点看政府资助基础研究  2.5 企业为什么也花钱做基础研究  2.6 结论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第3章 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安例研究  3.1 有机化学与合成染料工业  3.2 氢化实验与合成氨和煤氢化工业  3.3 高分子化学与合成材料工业  3.4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3.5 中国的安例  3.6 结语 第4章 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曼斯菲尔德的实证研究  4.1 R&D收益率的计算:综述  4.2 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曼斯菲尔德的实证研究  4.3 基础研究对发明专利的贡献:德国的实证研究  4.4 评论 第5章 基础研究对发明专利的贡献:Narin的专利引文分析  5.1 专利引文分析的方法论  5.2 专利引文分析的实证研究  5.3 结语  第6章 基础研究的效益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途径:SPRU的观点  6.1 增加知识储备  6.2 培养高技能的人才  6.3 创造新仪器和新方法  6.4 其他三种效益形式  6.5 政策含义及一点补充中编 基础研究的国际考察 第7章 科技体制及科技政策概述  7.1 科学技术体制:概念及类型  7.2 公共政策、科技政策及基础研究政策  7.3 科技政策的分类:从演化论的观点  7.4 创新型国家科技政策的转型:从使命型到扩散型  7.5 小结 第8章 美国基础研究 第9章 德国、英国和日本的基础研究体制 第10章 中东欧国家的基础研究:科学院系统的变迁 第11章 基础研究的投入、产出与绩效:国际考察下编 中国基础研究 第12章 中国科技体制、科技政策与基础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13章 我国R&D及基础研究的投入、产出及绩效 第14章 科研团队与创新性研究 第15章 我国基础研究的环境问题结语:支持基础研究 走向创新型国家参考文献访谈目录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基础研究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基础研究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是综合国力的根源。


今天,5月18日购得此书。看了第一章导言和第二章 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经济学根据。第一章把基础研究的性质剖析的很明白,这是关注基础研究的根本出发点。附加中国对基础研究的理解。第二章政府资助基础研究,更令我欣喜。因为作者同样引用了阿罗和Tassey的论证(不过作者可能没有直接引用,而是引用Feldman修改后的Tassey图)。作者同样引用论证了企业做基础研究的目的性。中篇考察科技政策,第七章综述,基本可以。第8-10章简单了论述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基础研究体制,写的简略。个人认为,任何一国的科研体制以及变迁都不是几页纸可以描述的,而且作者翻译引用的比较多,观点不新鲜。下篇考察中国基础研究。对中国科技政策系统梳理的参考读物并不多见,加上作者的上篇理论底蕴,虽然没有看,可以断言,这是本书比较精彩的章节之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