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

何建坤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何建坤  

页数:

377  

内容概要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课题“研究型大学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课题编号:Z00040940112)的最终研究成果。在收集、归纳和整理国内外已有研究型大学服务国家自主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实践经验、相应的模式及其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采用若干数量模型与方法,对研究型大学对首都知识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首都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与评价;从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大学科技园等不同侧面剖析了首都地区研究型大学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方式、作用机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最后对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协同演化的阶段与实施重点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首都地区案例研究与数量分析》适用于高校管理者和高校产业研究者。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第3章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价第4章 研究型大学对区域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第5章 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第6章 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第7章 大学科技园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第8章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协同演进 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科技实力的竞争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表现。谁占领科技制高点和创新高地,谁就拥有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和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话语权。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和实践。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更从国家层面确立了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成功颁布和实施,我国在“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已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大学作为科技竞争的后方基地,通过大学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具有非常强的综合创新优势和科研能力,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主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而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同时科技与经济仍存在一定的脱节,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已成为影响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针对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的要求,就必须调动大学的综合优势资源,发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尤其要发挥和强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增强区域和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高端辐射和带动优势,积极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课题“研究型大学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资助编号:Z0004094040112)的综合研究成果,是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辛勤工作的结晶。同时,《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首都地区案例研究与数量分析》是课题组的另一部著作《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5月出版)的姊妹篇。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首都地区案例研究与数量分析》在收集、归纳、整理国内外已有研究型大学服务国家自主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实践经验、相应的模式及其制度安排的基础上,使用规范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型大学对首都知识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首都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翔实的量化分析与评价,对首都科技创新需求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对研究型大学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从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技术转移、科技产业和大学科技园等不同侧面,详细剖析了首都地区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方式、作用机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对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协同演化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最后归纳出结论,提出政策与建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