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教程

刘嵋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嵋 编  

页数:

284  

Tag标签:

无  

前言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代学校教育有三大内容:学校教学、学校行政管理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e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及心理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近几年来,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向程度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我国教育部rj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切实贯彻该文件的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满足高等院校及社会需要,我们编写了《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教程》一书。本书以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设计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辅导工作是现代化学校教育的重要转机,特别是针对多数学生进行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因其具有预防性、发展性的功能,而显示出了重要的价值。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方法和技术通常具有多样性、创造性、自发性、经验性和实验性。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应做到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改变过去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在团体中的快乐。本书的使用说明:教师在授课时,理论篇和实务篇两篇内容可以互相穿插,即心理学理论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两部分可以进行交叉授课。如新生刚入校,可以进行生活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赢在起跑线”活动。另外,我们设计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比较多,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及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启发与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对活动设计的内容有所感悟,并且能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及在课堂匕的快乐。

内容概要

本书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按照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健康课程的最新发展重新构建。本书采用“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新形式,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高质量生活、有效学习、健康人格、职业生涯、生命探索等问题,以心理学为基础理论,设计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健庸人格。本书突出了以下特点:一是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二是教材内容的针对性,本书主要是为满足大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的需求而编写的;三是编写体系的新颖性,本书改变了教材的传统编写形式,将内容分为导论篇、理论篇和实务篇三部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高职院校用书,也可以供其他相关层次读者自学参考。

书籍目录

导论篇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观念  第一节 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必备素质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后参考与思考 第二章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第一节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第二节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第四节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操作技术  课后参考与思考 第三章 让学生在班级团体中快乐成长  第一节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师生关系  第二节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学生团体  第三节 班级气氛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理论篇 第四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特点  第三节 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课后参考与思考 第五章 大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情绪概述  第二节 情绪特点及常见的情绪困扰  第三节 情绪自我管理与调节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概述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理论  第三节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后参考与思考 第七章 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爱情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困惑与调适   第三节 大学生恋爱能力的培养  课后参考与思考 第八章 大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格心理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常见的人格障碍  第三节 健全人格的标准及塑造的途径与方法实务篇 第九章 生活心理辅导  第一节 生活心理辅导概述  第二节 生活心理辅导活动 第十章 学习心理辅导  第一节 学习心理辅导概述  第二节 学习心理辅导活动  课后参考与思考 第十一章 人格心理辅导  第一节 人格心理辅导概述  第二节 人格心理辅导活动  课后参考与思考 第十二章 生涯规划心理辅导  第一节 生涯规划心理辅导概述  第二节 班级生涯规划心理辅导活动  课后参考与思考 第十三章 生命教育心理辅导  第一节 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概述  第二节 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活动  课后参考与思考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观念本章要点·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浓厚兴趣。第一节 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必备素质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加剧,许多人不堪重负,以致产生了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对心理健康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这个定义是把心理健康放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来界定的。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相比较,符合大多数同龄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状况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心理健康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活的节奏,能与人正常交往;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预防心理障碍或出现的异常行为。前者是从宏观上要求人应该达到的可能状态;后者是指对未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异常行为进行防御与抵抗。


编辑推荐

《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教程》:新世纪高职高专实用规划教材,公共基础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教程 PDF格式下载



帮别人买的,说还不错


这本书是给学生看的。


商品不错,值得认真读读,很好。


该书配送有电子课件,如何才能拿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