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法治论衡(第13辑)
2010-6
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鸿钧,王明远 主编
490
经济主义宣称自己中立的深层理由是:几乎所有人(至少多数人)都追求财富的增长,故不断追求财富增长是人的本性。在信仰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你不可能再确立什么超越的社会共同利益,经济增长是唯一的社会共同利益。如果说科技、教育、国防、公共秩序也是社会的共同利益,那么这些统统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而得以实现。经济增长了,就可支持、激励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创新而发奋;就可普及中小学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就可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保障良好的公共秩序(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有时其实是“骗人的招数”。① 如果说不断追求物质财富是所谓人的“本性”,那么这种“本性”绝非出于自然(天性),却出于经济主义、经济学和现代制度的建构。换言之,因为经济主义、经济学和现代制度诱导、激励甚至胁迫人们不断地追求物质财富,多数人才表现出这种倾向。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只是资本持有者的特征,而不是什么人的不可改变的本性。 人总是追求幸福和意义的,只有物质主义者和拜金主义者才认为,人生幸福和人生意义就在于占有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今日的资本持有者都或多或少地信奉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而经济主义就是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现代经济学诠释。它不仅是为资本持有者的利益辩护的意识形态,也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种人生哲学。它不仅渗透于制度之中,也以“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表述形式染指了宗教和哲学的领地。宣扬它的通俗宣传品(书籍、音像产品)铺天盖地,它诱使各类宗教徒也按它所指引的方向追求人生意义。
本书为“环境法:挑战与应对”专号,旨在研究当下国际与国内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前沿问题,并对其主要领域与热点事件进行总结与梳理,对存在的问题与难点进行省思。不仅涉及环境法层面,还涉及环境伦理与环境公共治理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既关注国际环境法理论的研究,也关注中国语境的环境法问题。 本书的作者既有中国环境法的领军人物和中坚新锐,也有伦理学、公共管理学的权威学者,文章有时效性和可读性。 本书适合环境法、环境伦理与环境公共治理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对关心环境保护领域的制度建设的政府官员、环保NGO和企业人士,亦有重要价值。
卷首语 寓言与预言:天·地·人 主题论文 生态法学方法论的要点 对中国环境法的反思 经济学理论与环境法 论环境法的思想根据 动物权利的伦理基础 树应该有诉讼资格吗?——迈向自然物的法律权利 气候变化利益格局及应对机制 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困境与出路:自治还是他治? 国际环境法之立法理念 美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及其启示——基于得克萨斯州的经验分析 气候变化互动机制评鉴——以美国联邦与州政府间的互动为例展开 论环境法上的环境侵权——兼论《侵权责任法(草案)》的完善 对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可能引发跨界污染 损害赔偿诉讼的思考 守法的困境:企业为什么选择环境违法? 论环境管理失效的制度原因 节能减排的法律对策思考 绿色专利——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制度 法治纵论 民事第三审的反思与建构——从“问题”到制度的分析 王权政治与英国法院的发展——以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法院为参照 洗钱犯罪中的上游犯罪和自洗钱研究 法苑品茗 环境法的正当性探源——《环境法的哲学基础:财产、权利与自然》 介评 经济发展之生态回归——评《寂静的春天》 民主:扼住司法审查之喉?——评桑斯坦的《就事论事》 资讯漫笔 “环境法治的拷问与省思”研讨会纪要 环境法学,什么是你的贡献? 狂欢还是规训?——话说“人肉搜索” 编后记
经济主义宣称自己中立的深层理由是:几乎所有人(至少多数人)都追求财富的增长,故不断追求财富增长是人的本性。在信仰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你不可能再确立什么超越的社会共同利益,经济增长是唯一的社会共同利益。如果说科技、教育、国防、公共秩序也是社会的共同利益,那么这些统统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而得以实现。经济增长了,就可支持、激励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创新而发奋;就可普及中小学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就可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保障良好的公共秩序(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有时其实是“骗人的招数”。①如果说不断追求物质财富是所谓人的“本性”,那么这种“本性”绝非出于自然(天性),却出于经济主义、经济学和现代制度的建构。换言之,因为经济主义、经济学和现代制度诱导、激励甚至胁迫人们不断地追求物质财富,多数人才表现出这种倾向。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只是资本持有者的特征,而不是什么人的不可改变的本性。人总是追求幸福和意义的,只有物质主义者和拜金主义者才认为,人生幸福和人生意义就在于占有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今日的资本持有者都或多或少地信奉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而经济主义就是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现代经济学诠释。它不仅是为资本持有者的利益辩护的意识形态,也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种人生哲学。它不仅渗透于制度之中,也以“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表述形式染指了宗教和哲学的领地。宣扬它的通俗宣传品(书籍、音像产品)铺天盖地,它诱使各类宗教徒也按它所指引的方向追求人生意义。
人类从森林中走来。在我们的文明史中,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人类依靠自然、尊重自然,甚至崇拜自然。只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短短数百年的一瞬间,随着科技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的观念、制度和实践才彻底转向,在无知的自信和虚幻的梦想中走向了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危险之路。在以资源型产业为基本形态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广泛应用,内燃机被发明,汽车业开始兴起;在以电气化和信息化为突出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电子通信业得到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产业则成了其顶峰;正在到来的生态型产业革命,即第三次产业革命则以现代生物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为核心,融合有机化学合成技术、纳米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希望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种种挑战和危机。
《清华法治论衡(第13辑)·环境法:挑战与应对》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很喜欢,对环境法的研习非常有帮助,也推荐学生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