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

清华大学外语系测试组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清华大学外语系测试组 编  

页数:

277  

前言

  清华大学外语系测试组成立于1995年,负责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测试的有关各项事宜。历经十几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测试组确立了清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体系。这是一套在国际最新的测试理论指导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测试体系,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它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规定的基本技能的程度,又能促使学生提高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  书中各章节从不同角度对清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中的不同领域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编辑此书的目的在于回顾、总结多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以促进对英语水平测试的认识与理解,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测试的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从事英语教学与科研的工作者提供些许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借鉴和参考。  在此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外语系测试组的创始人和策划人、时任外语系副主任宫力教授,她为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测试奠基和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感谢历年来测试组的成员,他们先后分别是孙郁根、贾明肪、邢如、郭茜、张文霞、吕燕彬、庞红梅、沈明波、杨莉、罗承丽、胡阳、刘梅华。感谢陈世敏、王欢、邓湘君、耿娟、申晓静等有关人员。特别感谢程慕胜教授多年来的支持与帮助。

内容概要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理论研究与实践》从理论研究、实际运作、管理方法及政策制定等方面对清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进行了总结。它揭示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清华大学测试体系的建立过程。既有理论基础和支撑,又有实实在在和翔实的操作层面的阐述,还有科学有力的分析。此书是对清华大学外语测试实践经验的总结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汇总,对于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高校外语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外语测试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读者对象:广大从事英语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工作者。

书籍目录

1 语言测试理论及清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简介1.1 语言测试类型1.2 衡量语言测试的评价标准1.3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背景介绍1.4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内容及特点1.5 试题的不同发展阶段1.6 阅卷方式1.7 记分体制1.8 管理方式1.9 讨论及启示2 题型确定与测试方法研究2.1 改变公外传统听力测试的尝试2.1.1 与传统听力测试的比较2.1.2 出题细则2.1.3 难点分析2.1.4 值得思考的若干问题2.1.5 如何评价考题2.1.6 测试结果所反映的问题2.1.7 测试改革的目的2.2 阅读测试方法研究2.2.1 对阅读理解的认识2.2.2 阅读理解测试2.2.3 阅读理解测试的选材2.2.4 阅读理解测试的题型2.2.5 阅读测试的效度与信度2.2.6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测试阅读理解测试实践3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测试大纲3.1 大纲前言3.2 基本要求3.2.1 词汇3.2.2 语法3.2.3 斤的能力3.2.4 说的能力3.2.5 阅读能力3.2.6 写的能力3.2.7 译的能力3.3 试卷构成与分数计算3.3.1 试卷构成与时间分配3.3.2 试卷分数的计算方法3.4 听力部分3.4.1 简介3.4.2 考查技能3.4.3 测试题材3.4.4 题型说明3.4.5 评分3.5 阅读部分3.5.1 简介3.5.2 考查技能3.5.3 测试题材3.5.4 题型说明3.5.5 评分3.6 写作部分3.6.1 简介3.6.2 考查技能3.6.3 测试题材3.6.4 测试内容及形式3.6.5 评分3.7 口试部分3.7.1 简介3.7.2 考查技能3.7.3 交际话题3.7.4 试卷内容与结构3.7.5 评分4 英语水平I测试分析与研究4.1 阅读新题型内部效度研究4.1.1 内部效度研究4.1.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4.1.3 分析与讨论4.1.4 占语4.2 评分规范化与口语信度研究4.2.1 简介4.2.2 理论回顾4.2.3 研究方法4.2.4 结果4.2.5 讨论4.3 英语阅读测试题中的完型填空4.3.1 七种题型的测试与调查结果4.3.2 正常卷和试验卷成绩4.3.3 试验卷A、B卷平均分差异显著性检验4.3.4 t检验结论4.3.5 正常卷和试验卷的Z检验4.3.6 A卷与B卷的对比4.3.7 结语4.4 英语能力分析4.4.1 对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因子分的分析4.4.2 试卷构成与测试成绩4.4.3 因子分析结果4.4.4 因子分计算结果4.5 英语水平I测试试卷质量评估4.5.1 试题区分度与难易度测试结果4.5.2 因子分析结果4.5.3 信度分析结果4.5.4 分级不同的学生总分与单项分的对比4.5.5 结语4.6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测试之学生评价4.6.1 引言4.6.2 文献综述4.6.3 研究方法4.6.4 结果和讨论4.6.5 结论与启示4.7 Lexical Errors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4.7.1 Introduction4.7.2 Development of Error Studies4.7.3 Research Quest,ions4.7.4 Context4.7.5 Results and Discussion4.7.6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4.8 Investigating Cognitive and Metacognitive Strategy Use During an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4.8.1 Introduction……5 英语水平I测试数据管理参考文献附录1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测试试卷样卷

章节摘录

  主观题与客观题之比将决定学生整体分数的高低。因此,掌握两者之间恰当的比例关系就可以使考分处在所期望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传统的公外听力测试形式是否能真正地反映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否接近现实,是否对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这正是此次测试的收获之一。它再次证实了许多教师多年来一直担忧的一个问题,即通过四、六级测试的学生的实际运用外语能力与社会的期望值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正是引起社会各界误解的一个问题。  2.1.7 测试改革的目的  有人说测试是教学的指挥棒,也有人把测试比作龙头。不管怎样比喻,测试对教学所产生的指导意义人所共知。测试在外语教学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此次听力测试形式的改变使学生认识了自己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清醒地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也使教师更加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这是此次测试改革所期望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测试改革的主要目的。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外语完成指定任务是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相应地,使测试形式更加接近现实正是这种改革的需要。这是测试改革的必然方向。虽然改革的力度过大使得教师与学生一时难以适应,但这是在提高测试水平的道路上前进时所遇见的一个可以克服的问题。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经验的不断积累,一个接近现实的测试形式有可能为大家所接受与认同。也许有许多人怀疑这种改革的现实性,但是这种改革是否现实,是否可行,只有在努力尝试之后才可以得出结论。要改变传统的测试模式历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以取得所期望的结果。过高或过低地估计教师的水平以及学生的能力都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外语环境的改善,学生的外语水平,特别是听力水平一届高于一届是必然的规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