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药学

刘娟,舒晓宏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娟,舒晓宏 主编  

页数:

300  

内容概要

刘娟、舒晓宏主编的《生药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概述了生药、生药学及其相关知识的概念和研究任务、起源与发展、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与质量调控、中药的炮制、生药的鉴定、生药的资源利用与保护等,适当补充了现代生药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趋势。各论部分共收载较常用的生药158种,重点生药分别从来源、资源分布、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功效等方面较详细地进行了叙述,并附有生药性状图片和显微特征图。《生药学》可供药学、制药专业使用,也可供在职药学人员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1章 绪论
第1节 生药及相关知识的定义和研究任务
第2节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3节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4节 生药的拉丁名
第5节 生药学发展趋势和研究思路
思考题
第2章 生药中主要化学成分简介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生药中的有机成分
第3节 生药中的无机成分
思考题
第3章 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与质量调控
第1节 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
第2节 生药品质的生产调控
思考题
第4章 中药的炮制
第1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第2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第3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第4节 中药炮制的原则
第5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
第6节 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思考题
第5章 生药的鉴定
第1节 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第2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第3节 生药的基原鉴定
第4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第5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
第6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
第7节 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
思考题
第6章 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第1节 生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意义
第2节 我国生药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第3节 生药资源的调查
第4节 生药资源保护相关的公约与法律法规
第5节 生药资源保护方法
第6节 生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综合开发
思考题
第7章 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
第1节 中药新药的内涵与分类
第2节 中药新药研发的程序与内容
第3节 中药沃然药物)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研究
第4节 中药新药研发的前景与方向
思考题
第8章 生物技术在生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1节 细胞工程及其应用
第2节 植物基因工程
第3节 分子标记技术
第4节 DNA测序技术
第5节 基因芯片技术
思考题
下篇 各论
第9章 根类生药
第重节 根类生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第2节 根类生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第3节 根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第10章 根茎类生药
第1节 根茎类生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第2节 根茎类生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第3节 根茎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第11章 茎木类生药
第1节 茎木类生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第2节 茎木类生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第3节 茎木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第12章 皮类生药
第1节 皮类生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第2节 皮类生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第3节 皮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第13章 类生药
第1节 叶类生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第2节 叶类生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第3节 叶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第14章 花类生药
第1节 花类生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第2节 花类生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第3节 花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第15章 果实类生药
第1节 果实类生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第2节 果实类生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第3节 果实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第16章 种子类生药
第1节 种子类生药的性状要点
第2节 种子类生药的显微要点
第3节 种子类生药选论思考题
第17章 全草类生药
第1节 全草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第18章 藻、菌类生药
第1节 藻、菌类生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第2节 藻、菌类生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第3节 藻、菌类生药选论思考题
第19章 动物类生药
第1节 动物类生药概述
第2节 动物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第20章 矿物类生药
第1节 矿物类生药概述
第2节 矿物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第21章 海洋类生药
第1节 海洋类生药概论
第2节 海洋类生药选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我国古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时候,通过反复尝试,发现了许多有生理作用的物质,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因此后人把这些物质称为“药食同源”。古书记载,神农氏(约公元前2700年)尝百草,用以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这足以说明我们祖先在长期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依靠人体直觉的实验方法去认识天然药物的情况。通过长期而广泛的医疗实践,药物知识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在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和流传及推广的作用。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现知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据历史学家考证可能是汉代的著作。全书3卷,收载植物、动物、矿物3类药物共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为君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中品120种,为臣药,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症补虚赢者;下品125种,为佐使药,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者。”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简要记述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以说《神农本草经》是汉代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一次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神农本草经集注》,增加了汉、魏以后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此书是《神农本草经》以后有确切著作年代和作者的重要本草文献,也是我国药物知识的又一次大的总结。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外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逐渐增加。为了适应形势需要,由当时政府指派苏敬等12人以《本草经集注》为蓝本,增加药物114种,于唐显庆4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又称《唐新本草》、《唐本草》,收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流传国外。此书可算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也是我国药物知识的再次总结。随着药物知识的发展,一些新的本草书籍不断问世,特别是到了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一1593年)著成了《本草纲目》-书,收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此书全面整理和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该书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这部书在17世纪初就流传中外,对世界医药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于1765年出版,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共载药物716种。


编辑推荐

《生药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生药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