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

朱定华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定华 编  

前言

  微型计算机现已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的普及与应用使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也成为理工科大专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为了帮助大学本科和专科学生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自学者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也为了满足报考研究生的学子系统复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需要,特编写本书。  本书是为配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的教学,指导学生理解、领会“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教材的教学内容、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编写的辅导教材。根据作者多年来进行“微型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和“微机应用系统设计”等课程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对“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精选了较为典型的例题,对这些难度较大、难以理解的例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精选了适量的习题,并对这些习题做了详细的解答,以帮助读者拓宽思路,加深对“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教材的学习、理解,尽快地掌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的基础内容,帮助读者在本课程的结业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  本书分为学习指导书和习题详解两部分。学习指导书没有完全按照“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教材的章节编写,但对每章的内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这样,更利于读者的学习和复习。习题详解部分则完全按照“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教材的章节编写。

内容概要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实用规划教材: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第2版)》是为了配合“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教材的教学而编写的辅导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实用规划教材: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第2版)》对使用该教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并用典型的例题对该课程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对精选的习题做了较详细的解答,旨在帮助读者拓宽思路,掌握解题方法,从而加深理解,灵活运用。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实用规划教材: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第2版)》可作为大专院校的本科和专科学生学习微型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等课程的辅助教材,也可以作为报考研究生的各类人员系统复习上述课程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学习指导第1章 计算机运算基础1.1 数制的转换1.1.1 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转换1.1.2 十六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1.2 符号数的表示法1.2.1 机器数与真值1.2.2 补码1.2.3 求补码和求补数的区别1.2.4 补码数的运算以及溢出与进位的区别1.3 BCD数第2章 微处理器2.1 Pe ntium微处理器2.1.1 内部结构2.1.2 Pentium微处理器的先进技术2.2 寄存器2.2.1 基本寄存器2.2.2 系统寄存器2.2.3 浮点寄存器第3章 存储器3.1 存储器的分类3.2 存储器单元的地址和内容3.3 堆栈3.4 存储器的分段和物理地址的生成3.4.1 实地址方式下的存储器的分段和物理地址的生成3.4.2 虚地址保护方式下的存储器的分段和物理地址的生成3.4.3 虚拟8086方式下物理地址的生成3.5 存储器接口3.5.1 存储器容量与存储器芯片的地址线3.5.2 地址译码3.5.3 存储器芯片与微型计算机系统三总线的连接第4章 符号指令及其寻址方式4.1 寻址方式4.1.1 操作数据的寻址4.1.2 程序地址的寻址4.1.3 I/O端口地址的寻址4.2 符号指令4.2.1 数据传送指令4.2.2 算术运算指令4.2.3 逻辑运算指令4.2.4 移位指令4.2.5 程序控制指令4.3 系统功能调用4.3.1 9号功能调用4.3.2 10号功能调用第5章 汇编语言与汇编程序5.1 变量与算符5.1.1 偏移地址属性5.1.2 类型属性5.1.3 段属性5.2 伪指令5.2.1 段寄存器的假定ASSUME5.2.2 汇编地址计数器$5.3 程序设计5.3.1 宏汇编源程序的格式5.3.2 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5.3.3 子程序设计5.3.4 程序设计举例第6章 总线与时序6.1 总线分类6.2 80x86的CPU总线6.3 时序第7章 中断技术7.1 中断的响应过程7.2 可屏蔽中断的禁止和允许7.3 中断类型码和中断向量表7.4 中断控制器8259A第8章 输入输出及其接口8.1 输入输出接口的交换信号8.2 I/O端口及其译码8.3 数字通道和模拟通道接口技术8.4 输入输出传送的控制方式8.5 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8.5.1 并行通信接口8255(8255A/82C55A/8255A5)8.5.2 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8.5.3 8255和8253与微型计算机的连接8.5.4 8255和8253的异同第二篇 习题详解第1章习题详解第2章习题详解第3章习题详解第4章习题详解第5章习题详解第6章习题详解第7章习题详解第8章习题详解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存储器分为内存(主存)和外存(辅存)。程序和数据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外存中,要执行的程序和要使用的数据必须事先调入内存。为了加快CPU访问内存的速度,从而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在内存和CPU之间或者CPU内部增加了存取速度较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为了扩充内存容量,还将外存作为内存的辅助,给用户提供比内存大得多的逻辑存储容量,这就是所谓的“虚拟存储器”。1.虚拟存储器人们通常所指的内存是由“内存条”组成的物理存储器,物理存储器是由地址总线直接访问的存储空间,其地址称为物理地址。显然,地址总线的条数决定了物理存储器即内存的最大容量。虚拟存储器是相对物理存储器而言的,虚拟存储器是指程序使用的逻辑存储空间,它可以比物理存储空间大得多。虚拟存储器由内存、辅存和管理部件共同组建。通过管理软件达到内存和辅存密切配合,使整个存储系统的速度接近内存、容量接近辅存。当应用程序访问虚拟存储器时,必须给出虚拟地址即逻辑地址,在此过程中,先通过硬件和软件找出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判断要访问的是否已装入内存,如已装入则直接访问内存,否则,相应的硬件和管理软件会将要访问的有关数据块从辅存调入内存,与此同时将内存中原有的暂时不使用的某数据块调回辅存,并且将虚拟地址转变为物理地址。有了虚拟存储器,用户程序就不必考虑内存的容量大小了。用户程序运行时,存储管理部件会把要用到的程序和数据从辅存一块一块调入内存,好像内存的容量变得足够大,从而程序不再受内存容量的限制,因此,可运行大型的程序。块是内存和辅存之间数据传送的基本单位。根据对虚拟存储器不同的管理方式,块可以具体化为段、页和段页3种形式,相应地形成分段存储管理、分页存储管理和段页存储管理。


编辑推荐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实用规划教材: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第2版)》介绍微机原理及汇编与接口技术的习题及解答。教学目标明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内容先进,强调计算机在各专业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完善,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源解决方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 PDF格式下载



非常不错的学习辅导资料,有讲有练。


书是正品,好评@!


快递很给力,书也是正版的。目前看了第一张,感觉编的不错,后面还没有看,不知道。


我觉得没什么帮助,是老师推荐的,但是不好用


和教材比较配,感觉还可以


与课后习题有些不一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