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轨迹与质变

王鸿海,刘旭光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鸿海,刘旭光 主编  

页数:

270  

字数:

25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轨迹与质变:北京电影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当代艺术邀请展暨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年龄之间的差距很大,作品的表现形式极为广泛——从美术到电影、从架上艺术到装置影像,是目前跨界最大、艺术语言的叙事方式最丰富的一次当代艺术的实践活动。如果探究其中的缘故,艺术的本体问题和在艺术的教育轨迹中产生的质变的结果,将为读者带来审美视角的多元化体验。
  《轨迹与质变:北京电影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当代艺术邀请展暨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适用于艺术院校美术及设计专业师生学习及使用。

书籍目录


轨迹与质变
参展作品
吴冠中
陶咏白:吴冠中的水墨“突围”
袁运甫
陈丹青:向袁运甫先生致敬
杜大恺
古质难沿今情难抑
刘巨德
画影絮语
王鸿海
杜大恺:鸿海的“黄河文化系列”
戴士和
品戴士和油画
丁方
李岩:西北铭
朱青生
唐克扬:“漆山文献展——朱青生22年漆山档案”展前言
刘庆和
鲁虹:关于刘庆和
尚扬
杨卫:尚扬
王冬龄
范迪安:“共逍遥——王冬龄书法艺术展”前言
杨劲松
杨劲松:自述
武艺
武艺:与记忆有关
魏青吉
Tally Beck:魏青吉和当代“国画”
何岸
董冰峰与何岸:“空间生产——董冰峰与何岸的对话”
石冲
王林:“石冲·姜杰作品展”前言
杨国辛
莫妮卡·德玛黛:责任一杨国辛的艺术观
高名潞:意派一中国“抽象”三十年(朝戈)
朝戈
徐唯辛
水天中:历史记忆与现实追问——徐唯辛的《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
李书安
张淇月跃:对有形抽象的思考
张淇月跃:对以人为雏形的画面感的思考
王利丰
殷双喜:文化的表情
汪一舟
李旭辉:明镜简影——汪一舟专访
刘子建
王林:关于实验水墨与刘子建作品
李邦耀
李邦耀:物象世界的拾贝者
李向阳
我对今日中国抽象艺术和我的作品的评论
谭平
高名潞:意派——中国“抽象”三十年(谭平)
徐红明
朱延安:徐红明“东方红”融中西方绘画精神
张浩
汪民安:重复与修炼——张浩
张羽
易英:挑战极限(张羽)
王跖
刘旭光
易英:挑战极限(刘旭光)
梁铨
易英:挑战极限(梁铨)
周洋明
于海元:谈周洋明的“无用功”艺术
孟禄丁
宋歌:孟禄丁——抽象不是流派,只是一个表达方式
黄渊青
黄渊青:“形而上2003——上海抽象艺术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薛松
江梅:来自火的启示——再生的图像
马可鲁
马可鲁:自述
刘刚
卢可非:刘刚
李镇
李镇:自述
刘商英
张建君
高名潞:意派——中国“抽象”三十年(张建君)
曲丰国
曲丰国:“形而上2003——上海抽象艺术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雷虹
高名潞:意派——中国“抽象”三十年(雷虹)
梁雄德
书法笔墨的自由表达
胡介鸣
宋冬+宋儿睿
宋冬+尹秀珍
管怀宾
故园
刘建华
刘建华——装置作品的领跑者
马刚
……

章节摘录

  维奥拉对精致画面、声音的要求以及对影像“意义”和“主题”的探究似乎距离当代的艺术潮流有很大的落差,尤其不符合后现代主义艺术消解含义和审美的价值标准。没有晦涩的表达和矫饰的对抗,但这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维奥拉几乎是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和被最广泛的人群所接受的实验影像艺术家。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围拥有大量的观众,不像一般的当代艺术展览,参与者大部分是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艺术媒体等业内人士和时尚人群的“圈内人”,维奥拉在世界各地的展览都会吸引许多的普通观众慕名而来,很多人在他的作品前长时间驻足不前,有人甚至潸然泪下。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具有普适价值的艺术在这个时代的难能可贵。  维奥拉的影像强调情感的感染力,强调作品视觉上精致、愉悦的观感,同时关注普遍意义上的精神价值。这种倾向在他近期的作品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2001年的影像装置作品《干禧五天使》使用高清视频设备在纽约长岛摄制完成,这部多屏影像装置作品由五个巨型高清投影屏幕组成,分别显示五个在水中上升和下沉的人物形象,五个屏幕的影像拥有各自的名称,分别是“离世天使”、“出世天使”、“火焰天使”、“升天天使”、“造物天使”。  在“离世天侵”的影像中,一道光线照亮黑暗的水域中的人物缓慢下沉的轨迹。“出世天使”,将人物跃入水中的影像倒置,使其看起来就像是从蘑菇云状的泡沫中跃水而出。“火焰天使”中的景象十分壮观,神秘的光线将人物所在的整个水面渲染成深深的血红色。“升天天使”的影像是一个面朝下方,在水中缓缓浮起的人物。“造物天使”展现的是一只伸出水面挣扎的手臂,影像带有明显的受难意味;声音再次在这部作品中有着精彩的表现,在这部作品中,回荡在黑暗空间中含混的水声像是远处低沉的嘶吼,音量随着画面中人物的运动逐渐增强,极大地拓展出作品神秘而广阔的空间感。维奥拉使用了专业声响设计团队为《干禧五天使》制作后期音效,他认为声音不仅对于影像的体验至关重要,也是形成影像临时性空间结构的因素。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轨迹与质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