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程

金天明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金天明 编  

内容概要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程》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七章)介绍了动物生理学实验的教学目的和实验方法、BL_42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实验动物的选择方法、动物生理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及对实验者的要求、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动物实验外科操作技术与常见手术方法;第二部分(第八至十六章)介绍了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共计71个,涉及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生理、血液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泌尿生理、神经与感觉生理、内分泌和生殖生理;第三部分(第十七章)介绍了设计性实验的基本原则、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设计性实验举例。本教材主要面向全国高等农林水产院校的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物药学、水产养殖、动植物检疫、生命科学、水族科学与技术、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还可供普通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高等职业院校等有关生命科学的本、专科专业学生使用,同时还适用于成人教育,并可作为硕士研究生教学用书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BL-42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
第三章 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实验动物的选择方法
第五章 动物生理学实验室的生物
第六章 安全及对实验者的要求
第七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
第七章 动物实验外科操作技术与常见手术方法
第八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九章 血液生理
第十章 血液循环生理
第十一章 呼吸生理
第十二章 消化生理
第十三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十四章 泌尿生理
第十五章 神经与感觉生理
第十六章 内分泌和生殖牛理
第十七章 设计性实验
附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功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石。动物生理学是农业院校动物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动物生理学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实验性强,实验课学时约为总学时的40%。其实验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和实验设计三部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同时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观察分析生理现象,不断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动物生理学教学要将过去偏重于理论讲授,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逐步使用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设计与创新等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熟悉生理学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动物生理学知识主要来自对生命现象的客观观察和实验获得。所谓观察是以动物活体为观察对象,以物理学或化学方法为手段,通过选题设计、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科学分析得出对生命活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生理学的奠基人William Harvey首先将动物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领域。研究者通过观察多种动物同一器官的功能活动,可以从共同的表现中找出普遍性的规律。1847年Ludwig发明了记纹鼓(kymograph),以后又使用了各种杠杆和机械检压装置,使动物实验中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观察变得更精细、准确,易于对实验结果作出客观记录和定量分析,这些实验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理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生理学的研究内容还主要是各器官的功能及其调节的器官生理学。在器官和系统水平上的生理学研究中,所用动物实验的研究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 慢性动物实验方法主要是在无菌和麻醉条件下对健康动物进行手术,暴露要研究的器官,如消化道各种造瘘手术,或摘除、破坏某一器官,如切除某一内分泌腺、破坏内耳迷路等,待动物清醒和恢复健康后再进行实验,使其尽可能地在接近正常生理状态下,观察所暴露、摘除或被破坏某器官后动物所产生的功能变化等。由于慢性实验属于整体性实验,其优点是能较好地反映器官在体内的正常活动,缺点是对手术的操作要求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种实验方法有其局限性和优缺点,选用时要与实验目的相匹配并对所得实验结果作出正确评判。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