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共管理学

曾瑞明、许敏、程玉莲、 毕可影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曾瑞明、许敏、程玉莲、 毕可影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01出版)  

内容概要

《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系列:公共管理学》根据学科基础性和概论性的特点,分12章介绍和分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础与构架、公共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公共组织、政府角色与政府改革、第三部门的角色与管理、公共政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等内容。《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系列:公共管理学》概述了中外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共识性内容,加强了对中国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分析,突出了本土实践特色。在编排体例上,改变了绝大多数同名教材在每一章正文后加案例分析的做法,将案例有机地融合在中国实践的介绍与分析中,以期读者对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有更深刻的认识。

书籍目录

第1章导论 1.1公共管理活动与公共管理学 1.1.1公共管理活动的变迁 1.1.2公共管理学的形成 1.2公共管理学的基础概念 1.2.1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 1.2.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1.2.3公共事务与公共产品 1.2.4治理与善治 1.3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3.1研究对象 1.3.2研究方法 1.3.3研究途径 第2章公共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传统范式:公共行政学 2.1.1公共行政理论的萌芽 2.1.2公共行政学的形成 2.1.3公共行政学的完善 2.2当代形态:公共管理学 2.2.1公共管理学兴起的背景 2.2.2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特征 2.2.3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2.3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1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沿革 2.3.2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转型 第3章公共组织 3.1公共组织的理论概述 3.1.1公共组织的内涵 3.1.2公共组织的功能特征 3.1.3公共组织的运行要素 3.1.4公共组织的结构 3.1.5公共组织的外部环境 3.2当代中国的公共组织 3.2.1中国政府组织 3.2.2第三部门组织 3.2.3事业单位 第4章政府角色与政府改革 4.1政府角色 4.1.1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角色定位的主线 4.1.2政府角色的演变 4.2当代政府改革 4.2.1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特点和趋势 4.2.2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第5章第三部门的角色与管理 5.1第三部门概述 5.1.1第三部门的范围 5.1.2第三部门的含义和特征 5.1.3第三部门的类型 5.2第三部门的角色 5.2.1第三部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5.2.2第三部门的作用 5.2.3第三部门的运营与管理 5.3第三部门在中国的发展 5.3.1东方特色的发展轨迹 5.3.2我国第三部门的现状 5.3.3我国第三部门的“危”与“机” 5.3.4案例:南都公益基金会“5.12灾后重建资助项目”透视 第6章公共政策 6.1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6.1.1政策与公共政策 6.1.2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 6.2公共政策的运行机制 6.2.1公共政策系统 6.2.2公共政策运行过程 6.3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实践 6.3.1我国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 6.3.2案例分析 第7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7.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 7.1.1私营部门战略管理的演进 7.1.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兴起的背景 7.1.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7.1.4公私部门战略管理比较 7.1.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7.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 7.2.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7.2.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7.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在中国的实践 7.3.1中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现状 7.3.2我国政府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途径 7.3.3案例:城市战略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第8章公共危机管理 8.1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 8.1.1风险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境遇 8.1.2认识公共危机 8.2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架构 8.2.1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8.2.2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与技术 8.2.3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勃兴 8.3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 8.3.1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8.3.2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8.3.3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第9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9.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演进 9.1.1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9.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演进 9.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9.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概述 9.2.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9.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9.3.1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 9.3.2案例分析 第10章公共财政管理 10.1公共财政管理概述 10.1.1公共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10.1.2公共财政的含义及特征 10.1.3公共财政管理的内涵与目标 10.2公共财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10.2.1公共预决算管理 10.2.2公共收入管理 10.2.3公共支出管理 10.2.4公共部门会计信息管理 10.3我国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10.3.1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 10.3.2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10.3.3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0.3.4案例分析 第11章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11.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11.1.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概述 11.1.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发展 11.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11.2.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流程 11.2.2确定组织目标 11.2.3制定绩效计划 11.2.4实施绩效评估 11.3中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11.3.1中国政府实施绩效管理概况 11.3.2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制约性因素 11.3.3推进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 11.3.4地方政府实施绩效管理的案例分析 第12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12.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12.1.1萌芽阶段 12.1.2形成阶段 12.1.3成熟阶段 12.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12.2.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12.2.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环境 12.2.3电子政府 12.3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 12.3.1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历程 12.3.2电子政务 12.3.3“金”字工程 12.3.4政务信息公开与“透明政府” 12.3.5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瓶颈 12.3.6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最早出现在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的代表作《经理的职能》(1938)一书中,他运用战略的思想对企业诸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开创了企业经营战略研究的先河。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的学者们主要强调战略计划的必要性,70年代后,人们又在企业战略研究中引入“战略管理”一词,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随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私营部门战略管理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预算和财务控制阶段、长期计划阶段、企业战略计划阶段、公司战略计划阶段和战略管理阶段。 1.预算和财务控制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 20世纪50年代以前,私营部门流行的计划形式是预算与财务控制系统,在50年代发展为资本预算和目标管理。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内部取向,企业依靠编制预算和实行财务控制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提高企业运行的计划性和协调性。由于预算按年编制,并往往根据现状来编制,因此它的计划性极为有限,可能产生短视的管理方法。 2.长期计划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 长期计划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雏形,它是针对短期计划的预见性不强所做的调整,关注更长远的预算和计划目标。这种长期规划的前提或假设条件是环境虽然不断变化,但变化的趋势是过去的延续,其复杂性是可以预测的。它的实质是根据历史情况,通过趋势外推法对企业未来环境的变化做出预测,从而制定长期计划以应付这些变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生存环境变化迅速,使得长期计划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 3.企业战略计划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 企业战略计划始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正是任务、环境监测及分析等概念首次出现之时。企业任务包括对现行与预期的生产或经营的范围、产品、市场,涉及对组织所从事的业务内容的审视。环境监测包括了对组织内部的优势、薄弱环节、机会和威胁进行的详细评估。它包括企业内的一些项目,如工人的技能、管理能力、工厂类型、财务结构、政府部门的限制等。然而其真正改进之处在于对外部环境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包括对市场构成和发展趋势(包括其他国家)、技术革新的程度、来自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的威胁、竞争对手的能力,以及任何会影响组织存亡的事情的分析。目标是任务和监测基础之上的更加具体的指向,较高管理层次的战略要素在较低层次上就变成了目标。


编辑推荐

《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系列:公共管理学》适合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本、专科教材,也可作为公共管理知识爱好者的阅读材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共管理学 PDF格式下载



书角褶皱,书是正版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