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训诂学基础

陈绂 北京师大
出版时间:

2005-3  

出版社:

北京师大  

作者:

陈绂  

页数:

247  

字数:

22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高等院校教材:训诂学基础》这本书原为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编写的讲课教材。1982年北京全国高校训诂学教材编写经验交流会给予好评。此次为最新修订单行本。该书的独创性与实用性强,多年来被一些高校和地方作为文科学生和成人教育的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一 什么是训诂  二 什么是训诂学 第二节 训诂学的功用与任务 第三节 怎样学好训诂学第二章 训诂学的应用范围和训诂实践的两种形式 第一节 训诂学的应用范围  一 传统训诂学的范围  二 训诂学的新领域 第二节 训诂实践的两种形式  一 解释词义的专著  二 随文而释的注释书  三 两种形式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训诂实践的内容 第一节 训诂实践的内容  一 解释字词  二 解句  三 分析篇章   四 阐述语法  五 说明修辞表达  六 说明典章 制度、名物习俗等古代文化状况 第二节 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 第三节 从训诂实践的内容看它与有关学科的关系第四章 解释词义的方法和方式 第一节 解释词义的方法  一 以形说义——外在形式的利用  二 因声求义——内在形式的利用  三 据文证义——语言环境的利用  四 解释词义三种方法的综合对比 第二节 解释词义的方式  一 单字相训   (一)训释形式   (二)训释角度  二 下义界   (一)什么叫下义界   (二)下义界的原则和特点   (三)义界中往往包含推因的成分  三 对词义的训释及其不同方式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第五章 训诂术语简介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训诂术语 第二节 训诂术语简介  第一组 谓之、日、为  第二组 谓、言  第三组 犹  第四组 读曰、读为  第五组 读如、读若  第六组 当为、当作  第七组 当为、当作  第八组 貌、意  第九组 散文、对文;统言、析言  第十组 强为之辞、望文生训等第六章 训诂诸忌第七章 训诂学小史参考文献后记再版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训诂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该书是北师大中文系教授陈绂的作品,也是北师大目前训诂学的教材。陈绂女士是当年北师大“八大金刚”之一的萧璋的学生,古代汉语功底深厚。这本著作作为本科生教材,简单易懂,且汲取了陆宗达、林尹、洪诚和齐佩瑢等前辈训诂学大家的研究成果,作为入门书值得一读。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


基础的!


这个商品不错~关注已久,现在不着急看,留着以后慢慢看,大师作品,物有所值!好好好!


大学中文系的标准教材吧,写得很清析,有水平,能看得懂!很适合我这种非专业的想入门的人人阅读!


很好的入门读物,深入浅出。


只是实在没有耐心看下去。


很实用,质量也很好,以后还会再卖。


内容很多,挺好的


有点小小的缺陷


感觉九十年代以前出的学术作品都很扎实,但这本书的内容还嫌单薄了一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