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集

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8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会林  

页数:

545  

字数:

51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为迎接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展示著名专家教授的学术成就,校出版社拟出版一套《教授文库》,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对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纪念艰难创业的先辈、记录教授教学、科研的成果,给学生提供治学、作人的启示, 以及推进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都有相当的益处。 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历了百年沧桑。从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始,直到经过了风风雨雨、面临着21世纪的新北京师范大学,若干代的北师大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纷纷走在时代浪潮的前列。他们或直接投身革命,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或献身教育和科学,为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和国家总体实力而努力拼搏,对国家、对人民,都作出了不可的贡献

书籍目录

品题篇 中国影视美学建设论 个人的、民族的、时代的形象表达——影视艺术的教与学 影视编剧艺术论 新中国电影美学论 巨片意识:一个重要的信息 人性荚与艺术美——关于中国电影的审视 民族化: 中国电视艺术的现实与未来 中国电视品牌与民族文化特质论 “改编体”电视剧论 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述 左翼十年的戏剧运动与创作 四十年代的中国话剧 校园戏剧与中国话剧的不解之缘——纪念中国话剧九十周年感言品藻篇 夏衍电影论 夏衍的电影道路 夏衍戏剧创作的艺术成就 夏衍戏剧观散论 云水襟怀 彪炳千秋——悼夏公 中国话剧文学的界碑——试论曹禺的戏剧创作 已有的 自己的 全新的——曹禺研究的一个视角 飞龙吸水 嘘气为云——田汉评传 雄浑豪放天地间——田汉戏剧风格特色 洪深的戏剧观 老舍《四世同堂》论 丁玲“女性小说”论 节奏 艺术的生命——夏淳导演艺术探微 风范永存——追念唐*师 沙叶新剧作创新试论 论李宇粱剧作与民族文化传统 生命体验与生命感悟——论80年代中国女性电影导演的艺术追求品味篇 艺术不朽——电影《家》重映有感” 艺术魅力:“独特”与“创新”——观《毛泽东在1925》 关于节庆晚会的几点思考 “荧屏连着我和你”的新境界——兼谈“气韵生动” 评《国魂》 《百年中国》的文化意蕴 ……附:主要著作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拍出戏曲片《定军山》,至今已历经九十余年之奋斗,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辉煌的世纪之路。特别是中国电视,自1958年起步创业,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经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无线、有线、教育电视台达3300有余,约为美国电视台的3倍、日本的25倍、英国的260倍;电视机销售量超过3亿台,其观众覆盖面达10亿人以上,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电视第一大国。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综艺节目、电视剧、专题片、纪录片等等,确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大众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文化娱乐形式,从呀呀学语的幼儿,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与电视结伴而行,是人们日常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之一。这个庞大的存在,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关系着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极大地提高影视制作的生产力,以高质量、高品位、高格调的影视作品进入每个家庭,覆盖中华大地,进而叩响世界文化大门,将中华文明融入世界潮流之中。实践证明,影视作品越是普及、深入,越有可能成为一种双刃剑。众所周知,我国的电影电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未来的精神面貌,将产生不可替代的独特影响。然而也毋庸讳言:一些劣质的、扭曲的、不健康的影视作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可怕的、非常严重的。在一项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所作的调查中,对北京440所中学的学生抽样提问:获取社会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几乎一半人把电视排在第一位;而把老师排在第一位的仅占7.3%。北京四中数十名高中学生给报社编辑写信说:他们被北京有线电视台播出的香港连续剧《碧血青天杨家将>和台湾连续剧《七侠五义》深深吸引,迫切地恳求在报上介绍两剧中两位大侠展昭的扮演者。

后记

北京师范大学的悠久历史,自1902年起计,已届百年华诞;而我与母校也似乎有着一生的缘份——情缘:从中学到大学;从当兵到教书;从单身到成家……概言之,从少女时代直到两鬓斑白,我几乎都与她息息相关。今天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其中大半岁月——47个年头,是在我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度过的;如果再加上师大附中、师大工农速中的三年,我在她的怀抱里已经生活了50年——整整半个世纪。她记录着我的成长历程,更蕴涵着伴随我成长的心路历程;同样,在我的心头,也深深地铭刻着她母亲般的关怀和温暖,铭刻着她给予我的知识与力量150年风雨征程,我始终把自己与北师大紧紧相连,要求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对师大负起应尽的责任,不论对于同行的老师,还是受教的学生;不论对于学校的发展,还是学科的建设;我都真诚地献出自己微薄的、但是毫不吝惜的力气。可以说,50年间,在我的心里,积淀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北师大意识”,这就是对于母校的一份情、一份义!为迎接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我校出版社隆重推出一套“教授文库”。感谢母校与出版社的厚爱,我荣幸地忝列其中。带着几分惶恐之心,从几十年来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十年浩劫”之后的1978年到2002年之间的文字,认真地挑选了5l篇,分为三组,编成这部书稿,作为献给母校华诞的一份薄礼。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述》一文,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的“现代戏剧文学”而与陈刚同志合作的;个别篇什有与绍武或年轻老师合作、或与我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写的,他们是:张同道、甄西、王宜文、尚伟、厉震林等同志。


编辑推荐

《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集》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集 PDF格式下载



现象\作者\具体作品横向纵向都有涉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