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北京话研究

周一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一民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现代北京话研究》一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一民先生多年来潜心研究北京话的代表性成果,包括构词、语音、词汇、语法、北京话与现代汉语、综述等方面的三十项专题论述。其中既有对北京话概括的宏观考察,也有细致的微观描写;有论证严密的长文,也有深入浅出的短论,内容涉及北京话研究的诸多领域和热点问题。这本书充分展示了北京话的语言结构特点和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一本极具京味文化特色,学术价值很高而可读性又非常强的语言学研究专著,被中外网络媒体推为藏书精品。
北京话是现代汉语基础方言的代表,是影响最大的一种汉语方言,又不同于一般的方言。北京话是汉语中发展变化最快的一种方言。北京话研究的难度很大。它在与普通话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着自身的系统和特点,对于北京话的研究很多就包括在普通话里面,因此想要从纷繁复杂的语言事实中把纯净的北京话剥离出来,是不容易的;北京话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记录,使用人口众多,要想摸清事实,了解来龙去脉,是不容易的;北京是人才荟萃的地方,研究者甚众,其中不乏大家,已有研究成果是各种方言中最多的,而要想突破前人的研究更不容易。本书作者凭借深厚的语言学修养和作为北京人的语感,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精湛的分析,发掘出大量的能突出体现北京话特色的语言现象,总结出不少前人所未曾发现的内在规律,处处引人入胜,精彩纷呈。开篇关于“巴”类动词后缀的研究就是一篇力作。此类后缀形式隐蔽多变,前人仅有零散论述,并未意识到是一种成系统的现象。作者通过长期的、广泛的搜寻,举出十多个后缀的六百多个词例,可谓洋洋大观。文中对其中常用的九个后缀从书写形式、读音情况、附加作用、方言佐证、历史源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和讨论,众多汉语常用口语动词,例如“拾掇、鼓捣、倒饬、提拔、折腾”等的构词理据由此获得科学的解释,人为附会的字义得以澄清。作者还把横向比较和纵向探源结合起来,比较了数十种方言及民族语言,援引了数百种古籍和现代作品,证明此类后缀是汉藏语系共有的构词现象,其深厚的学术功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可见一斑。这种纵横式研究的重要意义远远超出了北京话研究本身,应该说对揭示汉语方言词汇语法特点,以及汉藏语系语言词汇语法比较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后缀在今天的北京话中已经日渐衰退,因此该研究也是对北京话的保护性发掘,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重要的遗产。
书中对北京话形容词后缀的研究、对逆序词的研究、对语音变异以及地名儿化的研究等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北京话逆序词大多历史久远,且意义与用法同正序词往往略有差异,例如“念想、肤皮、争竞、扎挣”等,书中对此作了细致的分析。代词“这、那、哪”的语音常发生变异,而变异是有条件的,作者探讨了其中的规律。北京地名儿化现象既有一般规律可循,又十分复杂微妙。例如北京的城门中只有“广渠门、西便门、东便门”以及合称的“前三门”可以儿化就是作者首次发现的,引起后来研究者的关注和探讨。作者努力拓展北京话研究领域,密切追踪北京话的最新发展。书中的探索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包括北京方言词语的精心考证,古代北京话的遗留现象,俗语歇后语的解读;也包括新兴流行语的全面考察,外来仿译词的分析,英语字母词读音的讨论等等,这些内容充分体现出北京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例如作者指出,许多新潮词语不过是历史词语的复活,像北京现代流行语中的“侃”在《西厢记》里就有用例;当吃讲的“撮”在元曲以及清代的《儿女英雄传》中屡有出现;“倒儿爷”的“爷”及一系列“爷”称词是古代北京话爷称的遗留,可以一直追溯到明代小说《醒世姻缘》中的对当时北京话礼貌语言的描写。有些北京话常用的词语来历不清,求解相当困难。例如“姥姥”(谓不行)“傍家儿”“歇菜”等,书中多方考证,说明构词来源,读后使人有涣然冰释之感,而绝无穿凿附会之嫌,其关键就是作者总是用材料说话,求证十分谨慎。北京历史上是五方杂处之地,北京话与北方阿尔泰语有很多接触,留有满蒙等民族语的遗迹。不过对于学术界某些学者动辄就将北京话词语归入满语的做法,作者本着科学的态度翻检古代文献,以大量确凿的例证逐一辨正,同时也把研究触角探及到金代女真语以及清代满语中去,其占有资料的广博令人赞叹。
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输入给北京话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北京话研究如果仅仅局限在传统方言俗语的范围是不够的。书中对音译外来词“酷”的流行、“超市”一词在北京的普及等现象的分析,具体描述了外来文化特别是英语化对北京话、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过程,论证了采用仿译词是吸收外来语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一种既能保存外来词构词理据,又能充分汉化的吸收手段。北京话对外来文化的包容还体现在对英语字母词的兼收并蓄上,作者建议以北京音作为英语字母的标准读音,使之真正融入汉语,成为现代汉语的组成成分。这种学术见解是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尊重广大群众使用习惯的,同时又是符合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原则的。
对北京话深入研究实际也就是对现代汉语进行提纯的研究,该书很大篇幅是讨论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的。对北京话的熟悉使作者在语言事实的精确把握上占得优势,从而能从纷纭复杂的事实中理出头绪,其研究具有观察细致、分析缜密、解释精当的特点。例如书中将助动词“得”区分为三个,捋清了历史脉络并排除了方言语法的干扰。书中对北京介词和代词的研究揭示了北京话和普通话有许多语法上的差别,例如作者指出北京口语中一般不说介词“被”,疑问词“什么”也可以表示否定,对以往的语法研究来说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作者注重北京话事实的调查,坚持从实际出发总结语法规律,对于某些权威学者提出的问题大胆提出了质疑,例如关于“金”“银”是不是名词的问题,作者指出能观察到“金”“银”同一般名词的差异是很不简单的,不过否认它们是名词却又失之偏颇。“金”“银”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名词性大大削弱了,但是它们并没有完全丧失作为名词的共性特征,没有产生意义上的变化,就还应该承认它们是名词。再如“差点儿没VP”句式的歧义是否取决于主观企望的问题,权威学者提出的意见影响很大,曾经为语法学界普遍接受。本书作者则根据北京话事实提出了相反的结论。作者说明在北京口语中,两种意思的句子所体现出来的轻重音语法形式是不同的,语义的正反取决于客观事实而不取决于主观企望。作者这种敢于发表不同学术意见的精神表现出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学术品格,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然,其背后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来源于他对语言事实细致的观察和精确的把握。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北京话同普通话,同其他方言的差异,作者还通过综述来集中阐释北京话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特点。这一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也不同于介绍一般方言,这是一种细致的剥离工作,没有对于北京话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是很难做好的。当我们看到作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不能不叹服作者对于北京话的深入调查和深厚修养。在语音方面,作者谈到北京话语音不仅有超出普通话音系的发音,而且有不少习惯的变异现象。词汇方面作者提到北京话的土语词正在逐渐减少,像“日儿崩、掩栅栏、无赖尤、老砟”等词已基本绝迹。土语词用于日常家庭生活及非正式场合,多带粗俗、戏谑色彩。但这类词语生动形象,区别细微,表现力很强。例如北京话表示“走、离开”有“颠、颠儿、颠儿丫子、挠、挠丫子、蹽”等。书中还介绍了北京话里的外民族词,如“萨其玛、猫儿腻、褡裢、鹅涟”等。还有各种有方言特色的逆序词、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语法方面,在指出词类特点,如不说介词“被”,一般用“叫、让、给”,没有“进行、加以”这类形式动词,非谓形容词的数量少等外,还说明了句子格式语义上存在的差别。本书作者曾经著有《北京俏皮话词典》《北京现代流行语》《北京话音档》《北京口语语法》等著作,他所概括的北京话特点是建立在全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周一民教授在北京话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这本高质量的研究专著,也使他的北京话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北京话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