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编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编  

页数:

24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个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中国有过举世公认的孔子、孟子、韩愈、朱熹、陶行知、蔡元培等著名教育家,他们凝聚着民族智慧的教育思想,需要继承、创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都需要教育家的品格,教育家的智慧,教育家的思想影响和推进。  这是一个产生教育家的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广阔的教育领域,为教育家的成长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巨大空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实践,为教育家的成长提供了用武之地。全社会尊师重教,为教育家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教育体系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教师队伍。这些,是产生教育家的最深厚的沃土。  古今中外教育家成长规律显示,教育家成长的内因主要在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创新实践、开拓精神,同时也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学校、教育部门、政府乃至全社会,应当共同创造教育家成长的条件和环境,使中华大地不断涌现出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教育家。

作者简介

  `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且行且歌——我的成长之路一、心灵写诗(一)曾经是一个少年“诗人”(二)开始把教育当诗来写(三)用笔记录生命的流程(四)与青春同行诗意盎然二、从教育浪漫主义到教育理想主义(一) 《青春万岁》点燃浪漫激情(二)从童话到现实(三)理想在前方燃烧第二篇 走进心灵——我的教育理念一、民主·民主教育·语文民主教育(一)何谓“民主”(二)何谓“民主教育”(三)何谓“语文民主教育”二、思想创新与语文教育三、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四、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五、对话:平等中的引导六、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一)关于解释学(二)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把握(三)文本也是“主体”(四)关于理解的目的(五)帮助学生建立“前理解”(六)解释学、接受美学与创造性阅读(七)阅读过程中的“解释学循环”(八)理解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九)解释学带给我们的阅读方法(十)从解释学看语文的“交际”功能七、读到“自己”,读出“问题”八、让学生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九、老鼠可不可以被同情十、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十一、心灵的选择十二、“指挥棒”开始转向十三、公开课,不要再演戏了十四、语文教学可否多元化十五、语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十六、教育写作:形式与内容的双重觉醒十七、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灵气十八、我看“例子教材观”十九、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第三篇 挥洒生命——走进课堂一、我教《荷塘月色》第一节课第二节课[点评]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二、我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点评]要教会学生自己阅读三、我教《孔乙己》[点评]富于创造的教学设计四、我教《在烈日和暴雨下》[点评]功夫在诗外五、我教《致女儿的信》[点评]生活化与语文化六 真情浓墨写童心[点评]动人而成功的作文评讲课第四篇 鼓励鞭策——专家学者评说一、追求永远不会遗憾(一)教育的真谛:培养大写的“人”(二)语文素质教育观:民主、科学、个性(三)语文教学实践: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四)语文教育追求的境界:激情流淌,诗意飞扬(五)攀升的阶梯:阅读、思考与写作二、民主教育的痴情守望者第五篇 教海拾贝——教育成果一览一、教育文章二、教育著作三、教育简历四、教育荣誉作者的话后记

章节摘录

  三、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  1984年——也就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我迷上了魏书生。那时魏书生还远远不是名人,但《语文教学通讯》一篇介绍他的小文章,就足以让他成为我“画瓢”的“葫芦”。于是,我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尽可能“逼真”地向他看齐:“课堂教学六步法”、画“知识树”、控制“三闲”……不能说这些学习一点效果都没有,但从总体上看,我并没有取得魏书生老师那么辉煌的成绩。当时,我很苦恼,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随着教育实践的积累和教育思考的深入,我才渐渐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因为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  是的,任何一个杰出的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其教育模式、风格乃至具体的方法技巧都深深地打着他的个性烙印。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阅历、智力类型、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以及所处的环境文化、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等因素,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教育专家都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苦苦“学习”于漪、魏书生却老也成不了第二个于漪、第二个魏书生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许多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难以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我这样说,当然不是反对向优秀教师学习,而是想说,向优秀教师学习主要是学习其教育思想,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其方法;而且,其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必须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的精华融进自己的血肉。因此,我非常赞同程翔老师的观点:“我们必须以自身为基础来吸取消化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学习于漪老师,并非把自己变成于漪老师;我们学习魏书生老师,也并非把自己变成魏书生老师。其实,即使你想变成于漪、魏书生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所达到的高度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峰,别人是不可企及的;你只能重新创造一座属于自己的高峰。这个高峰就是结合的产物。”(《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1期)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中国有过举世公认的孔子、孟子、韩愈、朱熹、陶行知、蔡元培等著名教育家,他们凝聚着民族智慧的教育思想,需要继承、创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都需要教育家的品格,教育家的智慧,教育家的思想影响和推进。  这是一个产生教育家的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广阔的教育领域,为教育家的成长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巨大空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实践,为教育家的成长提供了用武之地。全社会尊师重教,为教育家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教育体系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教师队伍。这些,是产生教育家的最深厚的沃土。  古今中外教育家成长规律显示,教育家成长的内因主要在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创新实践、开拓精神,同时也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学校、教育部门、政府乃至全社会,应当共同创造教育家成长的条件和环境,使中华大地不断涌现出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教育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