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化通史

曹文柱 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曹文柱 编  

页数:

516  

字数:

578000  

前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欲理解中国文化,舍其历史无由。而欲理解中国文化史,界定文化的概念,梳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特质及其研究状况,又是十分必要的。爰作是序。一、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问题是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文化的概念,迄无统一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邀请各国学者讨论什么是“文化”,也未取得共识。据统计,有关文化的概念,多达数百种,人们见智见仁,莫衷一是。从西方的历史上看,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古代。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古老的文化概念,是由约两千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提出来的,它从拉丁文译成英文是“culture is the philosophy-or cultivation-of the mind”。汉译为“文化是心灵的哲学(修养)”。其中cultivation本义是耕种,引申意为耕种—栽培—培养—修养。这可谓哲学的文化概念。它强调文化是人类心灵的创造物,并视文化是一个趋向品德修养终极目标的动态的创造过程。第二个时期是中世纪。有代表性的是艺术的文化概念:“文化是艺术的总称。”它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们提出来的,强调文化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自由的创造。第三个时期是19世纪。其间出现了两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

内容概要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与创遣。中国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样法,同时也蕴含着她的情感、智慧和民族精神,数千年来,历风雨而不衰,遭浩劫而弥坚,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已提供了不竭的生命源泉,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是我们今天应当加以批判继承的珍贵文化遗产。

书籍目录

绪言第一章 纷乱的社会与活跃的文化 第一节 社会变化对文化的震撼  一、天灾人祸叠加的社会环境与士族地主势力的畸形发展  二、社会变化对文化的震撼 第二节 汉、胡统治者对文化的选择与调整  一、汉族统治者对主导文化的选择与整齐风俗  二、少数民族王朝自身的文化调整 第三节 文化变迁对社会的浸润  一、君权不振与士庶对立  二、“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  三、农耕分界线的南移和民族共同体的重新熔铸第二章 一个文化更新的时代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张扬 第二节 从儒学式微到三教并立 第三节 地域间、族属间文化的趋同与趋异第三章 问难屈胜,百舸争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论争 第一节 玄学的分派与论辩  一、正始之音与玄学的产生  二、竹林七贤与竹林玄学  三、西晋名士与元嘉玄学  四、玄风盛炽江左 第二节 夷夏之辩与佛道之争  一、佛道相争之先声  二、《夷夏论》与南朝的佛道之争  三、《三破论》与南朝佛道之争的激化  四、北朝的佛道之争 第三节 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  一、魏晋时期的无神论与有神论之争  二、形神论与报应论的争辩  三、范缜与神不灭论之争  四、自然命定论与因果报应论之争  五、北朝无神论与有神论的争辩第四章 文化的交流与杂糅 第一节 胡风内渐与胡汉杂糅  一、胡汉相交与胡文化的汉化  二、胡风内渐与汉文化的胡化  三、汉化——胡化——汉化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玄学佛理,相映成趣  一、玄、佛相交的历史背景  二、名士名僧,相会交游  三、名士精研佛经与玄学佛理化  四、佛教的玄学化 第三节 佛、道交融与道教向西流布  一、道教广纳佛理  二、佛教吸纳道教思想  三、佛、道调和渐成主流  四、道教的向西流布 第四节 域内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一、江东文化的发展与南北文化交流  二、河西文化的昌盛与东西文化交流  三、中原文化的复兴与兼容并蓄  四、区域文化发展的原因 第五节 与西域及域外地区的文化交流  一、与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二、与中亚、西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三、与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四、与南海诸国的文化交流  五、与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第五章 清源正本,求幽探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第六章 佛·道·巫第七章 伦理的乖张与悖反第八章 育人与选士第九章 灿烂的史学之花第十章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第十一章 博大宏深的艺术园囿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硕果第十三章 社会风俗与时尚

章节摘录

插图:裴頠还认为,王弼等人的“贵无”学说是歪曲了老子思想。老子讲静一守本,讲无为,只是为了反对当时的浮华流弊,教人谦让,是一种道德修养,并非主张以无为本。实际上,裴頠是用儒家的君子之道来解释老子的静一守本。因此,裴頠并不否定老子,而是调和儒道思想,这也反映了他的儒玄双修。为了证明事物的本体是有,无并不能生有,裴頠以实例进行了论证。他说:心不同于事,做事要用心,但不能由此认为,是不工作的心在做事,所以心是无为的。匠人不同器具,制造器具的是匠人,但不能认为既然制造器具的不是器具,就说匠人是不存在的。决定“有”的是其他的“有”,而不是“无”。做任何事,都不是无为所能办到的。你想钓到深水中的鱼,静卧不动就得不到;你想猎取高墙上的鸟,拱手静坐也得不到。当然,裴頠并不认为“无”毫无意义,他认为,在承认“有”的前提下,在特定的场合,无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完全绝欲,即禁有是不应该的,但在不禁有的条件下,可以减少过分的享受,节省奢侈浪费。因为人只有依靠物质才能生存,不能超然于物之外。但又不能过分地崇有,过分崇有便会贪得无厌,为物所累。只有躬其力任,劳而后飧,才是做人之谛。这样,裴頠就较好地解决了有和无的矛盾统一关系。裴頠还论证了万有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世间万物的类别各异,不同类别的事物有其特点,也有其不足之处。所以,一事物必须依靠他事物的存在而作为自身存在的条件。事物之间的这种互相依存关系是有规律的,有迹象可寻,这就是理,理以万有作为它的根据。引申到人类社会中,不同的理并存,不相妨害,都有它们存在的根据,便产生了贵贱之别。人们选择认为适合自己需要的去做,便是生活原则。当裴颁进行这一引申时,不自觉地受到了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使原本对事物相互依存关系的正确见解在社会领域中变成了谬误。综上可见,裴頠在关于宇宙本原的问题上,提出了无不能生有的正确命题,坚持自生体有,有才是万物的本体。裴頠的这一崇有思想目的是匡救时弊,因此,他把哲学上的求幽探远与社会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有为取代无为,在调和儒、玄的同时,希望能借此以维护封建制度的长远利益。而裴頠关于有与无的关系、道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等论述,则丰富了崇有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

后记

本套丛书第1版出版于2000年,若再上溯到1995年项目正式起动,则距今已有15年之遥。15年前的中国,改革开放正进入重要阶段。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愈益受到普遍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所谓现代化,首先就是人的现代化;而所谓人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道德文化素养的提升,所以,归根结底,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文化的现代化。也因是之故,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宏伟目标。报告不仅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而且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学术反映时代。明白了这一点,便不难理解,随着文化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持续升温,其时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关注对中国文化总体史的探究。这也正是本丛书当年创意的缘起。本丛书的作者多是来自京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青年学者。当年既没有什么科研经费,也没有什么津贴,大家的合作主要是出于共同的学术兴趣。整套丛书写作长达四年之久,尤其是最后一年,几乎每周末都需要开会讨论问题。但大家心态平和,似乎都乐此不疲。当然,说到底,这还要感谢当年比较宽松的学术环境,因为那时侯高校没有如今这样沉重的量化考核的压力,作者得以避免产生浮躁的心态和陷入急功近利的怪圈。当年参与本丛书编写的作者,今天多成了有成就的学者和各单位的学术骨干,大家有时聚首,说起来都很怀念那一段共事的时光。由于种种原因,本丛书出版后没有为更多读者所熟知,也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找到我,认为这套“文化通史”依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向广大读者推介,希望能够将之再版。这一动议让我看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学术与市场双向的判断力,和助益学术的执着追求。所以,我当即表示欣然同意。现在本丛书即将出版,我们想利用这个机会,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策划编辑饶涛、李雪洁同志为本丛书出版付出了很多的辛劳;硕士研究生明天、李艳凤、鞠慧卿同志为本丛书的图片选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申致谢意。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化通史 PDF格式下载



看看挺长知识的,有点枯燥


为了筹够一套10本,好不容易啊。权威的专业书籍。


这书一下子就买了一套,十分值得一看。,卖家也很好哦,学习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