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

江光荣,郑希付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江光荣,郑希付 主编  

页数:

272  

字数:

296000  

前言

心理健康的研究是伴随着心理学的诞生、精神病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而展开的。在心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心理健康的研究是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心理素质的研究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它是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目的在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的竞争力。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是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青少年心理素质这两者的交叉点上提出的,也可以说是这两个问题研究与发展必然会涉及的重要问题——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内在条件,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首先研究心理健康素质。我们以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为指导,以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成果为依据,于2003年12月申请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并获得了批准,以此开始大范围的研究工作。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探讨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完成课题可行性的研究与论证和课题的理论建构工作。2003年12月,我们组织了理论研讨会,就课题的理论建构进行了讨论,会后专家们进一步查阅国内外文献,并展开对学生、教师、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就有关心理健康素质问题的访谈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撰写论文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此阶段参加理论框架研讨的有: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清华大学李虹教授,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江光荣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方俊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梁宝勇教授、阴国恩教授、白学军教授、贾晓波教授、马惠霞教授等人。

内容概要

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内在条件,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正处于从初中的“心理断乳”向“渐渐长大”转变,其改变虽然不及初中阶段那般剧烈,但更为深刻,影响更为深远。培养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既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高中生适应社会的必然需要。本书从自我、个性素质、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应对风格、人际素质和适应八个维度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全貌,既可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制订教育措施与管理方法的备查资料,也可以为深入研究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提供基本材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概述 第一节 高中生心理发展 第二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素质 第三节 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第二章 研究设计、方法与过程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研究工具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第三章 高中生的个性素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中生个性素质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高中生个性素质的影响因素第四章 高中生的自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第五章 高中生的动力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中生动力系统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高中生动力系统的影响因素第六章 高中生的认知风格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中生认知风格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高中生认知风格的影响因素第七章 高中生的应对方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第八章 高中生的人际能力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中生人际能力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高中生人际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九章 高中生的适应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中生适应性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高中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第十章 结语: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评价 第二节 从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反观我国高中教育 第三节 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启示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概述第一节 高中生心理发展一、高中阶段青少年心理发展任务谈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必须联系这个年龄段个体的发展。总体而言,高中阶段正处于从初中的“心理断乳”向“渐渐长大”转变,其改变然不及初中阶段那般剧烈,但却显得更为深刻,影响更为深远。另外,在我国当前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以及城市化和升学就业压力,高中生心理素质的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高中阶段学生年龄大约在15、16岁到18、19岁之间,正处于青年前期这一发展阶段。对于这个阶段青年的发展,历史上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逐渐发展出来的对自己作为一个统整的个人存在着的一种主观认知和体验。通俗地说,个体知道“我是谁”,知道哪我,哪不是我,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埃里克森强调,在这个阶段,个体的正常发展是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同感,避免角色混乱和消极的自我认同。而要顺地完成这个发展任务,有两个条件是重要的。其一是此前诸阶段的发展比较正常,这为顺利过渡到本阶段以及完成本阶段的发展任务奠定了基础。其二是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比较顺利。在这个年龄段,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性力量对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孩子们的自我评价变得更加敏锐’。环境中的人对他/她的评价和他/她自己的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包括意识到自己拥有什么、欠缺什么,明白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变成什么样,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自我认同失败的高中生,会陷入自我怀疑,知行脱节,内心矛盾重重,以及自我破坏的、片面的事物或活动中去。


编辑推荐

《中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 PDF格式下载



对上课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全书的内容还没看,大约浏览了一下,


还好,有参考意义。


非常好~很专业~以后做科研可以参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