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

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  

页数:

127  

译者:

程巍,许玉梅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记录了我作为母亲、教育者、艺术和造型治疗师的经历。——在书中,我尝试向那些对儿童画感兴趣的父母以及教育、咨询和医疗工作者介绍儿童画及其本质。我写这本书中的目的是告诉成人如何——理解儿童画的背景,如何弄清那些让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和隐藏在画中的含义,并说明孩子们画画的动机和意图。本书的重点在于描述和说明孩子们的即兴“作品”以及产生这些画的背景。孩子们的画来自不同的情境,本书主要讲述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状况,同时也有稍大或者稍小的孩子。B中提到了很多例子,包括健康的、心理不健全的、身体残疾的孩子,冲动的、沉默的、冷静的、内向的孩子,也包括经历过父母离异、与兄弟姐妹闹过矛盾,甚至与死亡擦肩而过的孩子。在书中,孩子们的画向我们传达了他们那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他们思想王国的种种现象,这些画可以被当做交流的手段,也可以架起成人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几幅画是妈妈们画的,她们想要重拾画笔,重新发现自己的“童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图画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图画可以被用做教育手段。这本书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源于生活的经验和理解方法;通过对图画的阐释,告诉读者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在家庭、幼儿园、学校、教育咨询、医疗卫生教育以及治疗的实践中。这些与儿童画打交道的实践活动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儿童的表达能力、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以及发现不同的理解视角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概要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通过教师的帮助,妈妈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的愿望。通过图画,父母和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亲子关系获得了改善与提升。

作者简介

作者:(德)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Rose Fleck-Bangert)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孩子们和他们的画 1 如果仙鹤长了两只耳朵——儿童表达意思的角度  动作——孩子们的第一次表达  是孩子的艺术还是被隐藏的事实  奇妙的现象 2 天使看起来像刺猬——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  涂鸦的意义  无造型阶段绘画的发展步骤  造型阶段的开始  4岁以后绘画造型的总体特点 3 狼穴、尖牙和肚子里的石头——形象的图案对解决冲突的作用  “现在我要画一个狐狸的故事”  意图解释  成熟时期和克服困难的方法第二部分 关于儿童画的理解 4 理解儿童图画的方法焦点——接近这幅画  首要的问题  画面分 配、颜色以及绘画过程  三个基本规则 5 甲虫、刺猬还是圣诞树——你画的是什么 6 跑题的主题画第三部分 孩子们的印记——十二幅画的故事 7 表达内心冲突的即兴画  伊娜:当云朵哭泣的时候  亚娜的心愿:让父母重归于好  弗洛里安:我们讲和吧  莎拉:死亡之旅还是生命之旅 8 三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埃尔菲:诉说着的沉默  曼努埃尔的黑墙  布约恩:牛病的树和受伤的蛇 9 和妈妈们聊聊孩子们的画  安娜:转移到图画中的兄弟姐妹冲突  缇娜:不希望增加家庭成员  乌莉:牵着我的手  纳塔丽:肃清家庭混乱  蕾娜:胳肢我,保护我第四部分 妈妈画画——作为沟通媒介、关系桥梁和教育手段 10 从纠结到解脱——一个小组过程  “我的儿子是发育迟缓吗”  观察与结果  被释放的创造力 11 放下巴掌——关系中的教育  “我的女儿不听话”  观察与结果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几乎和语言的发展同步,孩子的身体发展也很快,他逐渐可以拿起笔、使用笔了。通过有节奏的运动、敲打式的运动、锯齿形的轨迹或者画圆,孩子留下了自己的第一个笔迹。当手和眼睛可以互相配合之后,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绘画便产生了。是孩子的艺术还是被隐藏的事实沃尔夫冈·格吕齐格尔在《孩子们的涂鸦、素描和绘画》这本书中,对成人们的一些表现进行了分析。很多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写乱画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他们根本不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画。此外,格吕齐格尔还提到了,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与此相反,他们允许孩子“自由发展艺术”,但他们也很少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每一个进行儿童画研究的人,都会经常遇到有上述这两种表现的成年人。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在从事成人咨询工作的过程中,总是提醒他们要亲自画画。通过自己画画,成年人可以明白,儿童画的美及其意义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的美是不同的。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这一点与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紧密相关,而这种发展是一个有生活能力的、完整的人的前提。快乐是驱动力。格吕齐格尔指出,当孩子们快乐的视线掠过他们的观察对象时,他们会感觉那可见的世界就活在自己身边,他们会用心编织这个世界,用更加深层和更加亲密的关系去感受和体会这令世界。反之,大人们却往往趋向于强迫或者引诱孩子们进行观察。

后记

借助本书中描述过和谈论过的儿童画,我试图在理论认识、假设推断以及主体经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我在这里介绍的是以经验为导向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图画在很多方面被用做媒介。本书第一部分主要是引起对孩子绘画发展的思考,介绍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冒险世界,这些都可以在儿童画中找到提示。第一部分还介绍了在创造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治疗的力量。在表现冲突的即兴画中,我们能看出孩子面对的冲突、恐惧、忧虑以及困难。通过对儿童画的认知和体验,我与妈妈们讨论孩子的图画,去改变她们对孩子的评价标准、观念认识以及行为方式。在谈话之后,妈妈们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她们变得更加敏感,感受更加宽泛。“被理解了的”儿童画又反作用于家庭中。在理解儿童画的过程中,原有的关系模式变得松动,偏见有所缓和,新的交流层面被发现,已有的能力得到加强。虽然有这些积极的成果,但我们也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画画。有些孩子很早就尝试画画,但很快就气馁并停止。其他孩子受各自的兴趣和经历的影响,可能更喜欢角色扮演、搭积木、发明或者设计。还有一些孩子需要许多的“移动空间”,因此很少有时间去握画笔。但无论是通过他们的画,还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和游戏,孩子们都在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感受。


编辑推荐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内容简介:52个图画案例,深入解读儿童心理,全面增进亲子和谐,一位母亲、教师、艺术和造型治疗师的成功实践。通过图画,孩子们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感受:乌莉(4岁):我不想要兄弟姐妹!凯西(4岁):妈妈,我不是不听话,我知道自己要什么!蕾娜(4岁半):爸爸,太亲密的身体接触让我害怕!布约恩(5岁):我没有归属感,我很孤独!彼得(5岁): 妈妈,您的保护让我喘不过气来!埃尔菲(6岁前):我不想说话,但是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纳塔丽(6岁):家里太乱了,我要秩序!曼努埃尔(6~7岁):我喜欢攻击别人,因为没有人关心我!伊娜(7岁):心爱的马儿死了,我很伤心!亚娜(6~10岁):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分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 PDF格式下载



孩子的绘画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迷,不知道里面代表着什么,这本书让我明白绘画室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窗口,父母也可以通过孩子绘画来了解孩子,我家孩子还小,对画画还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致,而且画出来的也都是“涂鸦”,不过要想通过这本书就具备读懂孩子的心也不太可能,毕竟懂得儿童心理学也是很重要的,继续修炼吧


很有启发,推荐,三岁前决不教宝宝画画 ,随她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内容浅显易懂,从一个妈妈的角度,阐释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如何去理解孩子的内心


以前总是用成人的思维去判断孩子的画,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孩子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推荐父母和幼儿教师看看!


因为学了心理学,因为带着儿童课。为向专业发展,所以买了好几本关于儿童画的书。这本书还没看,但我想应该很有作用的。对儿童心理学的老师和儿童家长应该都有帮助。


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所起到的影响是任何事物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可是孩子又是那么简单,他不能把他的想法用语言或是其他什么可以表达的东西很好地表达出来,不过有了画画这个很好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更接近孩子,最关键的问题出来了:即便你看到了他们的画,你明白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了么?你真的理解孩子们了吗?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我们不再头疼,可以用本书的方式来与孩子做近距离的接触,拉近我们的关系!


女儿很喜欢画画,看完这本书以后再去看孩子的画会带着更仔细的眼睛看,虽然简单读本书还不能揣测她的内心世界,但已经可以看出她画里以前所没看到的更丰富的内容。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看着还不错,还没仔细研究!


看了这本书之后并不能马上像专家那样从画看出儿童的心理活动,但尤其父应该看看,因为儿童通过画来表达了自己可能不会说出来的事情。


适合想了解孩子的画代表着怎样的内在的家长收


还没仔细的看,一次性买了很多关于孩子图画方面的心理学的书籍


你能读懂孩子们的画吗?看了这本书以后应该会有所收获。


探索孩子心理秘密的书,教师和家长都可以翻看一下


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当大人看不懂孩子的画时,就是大人要向孩子学习的时候了


孩子的画里边有很多知识,可以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更多孩子的事情,不错,强烈推荐


通过孩子的画你能看到她内心的一些东西,让你更好的了解孩子


书从多种绘画中抽取有用信息,来分析孩子的心理,值得参考学习


很专业,很有趣,可以看到孩子的心理世界


书刚拿到手 ,翻了一下觉得买对了,这本书通过举例法来说明孩子的心理是通过什么样的画图形式表现出来的,对正在给小朋友当家教的我来说是一大宝贝阿!!


太阳不一定要大大圆圆红彤彤的“当一个孩子转动、摇摆画笔或者画细线的时候,他是在诠释自己的经历”


学习用,试着从孩子的画里挖掘些什么


孩子的画,一本很实力的书。


以此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和孩子有效的沟通。


这种视角很独特,真正让人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不甚介意的涂鸦也隐藏着许多信息,只是需要妈妈们不断学习。


想给孩子报绘画班,但是对此又不了解,朋友推荐比较好的书,正在看中。。。


对儿童画感兴趣的朋友们,值得一看。里面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


浅显易懂,文字一点也不艰深,作者有很多案例,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儿童画,可以试着跟着作者的思路,简单试试,还是容易操作。如果有更多的案例,能从更多的面了解就更好了。


为什么目前还没有中国案例的儿童画作品分析?


读懂孩子的心,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孩子


孩子是最具灵性的,所以通过他们的视界可以发现点什么。好书,值得一读!


了解孩子的内心不错的读物


孩子喜欢哦,我也很喜欢哦!


书的质量挺好,前几天买过《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觉得两本书有相通的地方。


很好,读了这本书让我更深刻的明白让孩子自由绘画的重要意义


学习了解孩子,总要读些书。


帮助了解爱画画的孩子


借助于这本书的帮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孩子,


女儿的这个年龄很喜欢写写画画,我特别想知道她的心思,所以看了这本书,内心很有感觉


和孩子分享~


从孩子的角度看 很有意义


这本书可以让你走进孩子的世界


很好!让家长学习如何陪伴孩子画画。


看了书才知道原来儿童的世界真的很奇妙~


看了这本书仿佛看到自己小的时候,很适合想要做幼儿美术教师的人用推荐推荐


非常棒的儿童绘画指导书籍。


一直再找这类的书,里的案例实在,讲解清晰,非常适合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或者家长


还没读希望不错!


强烈推荐《与内心的小孩对话》!非常好的一本书


内容挺好,能够引起思考,书中内容确实是作者的实践积累~


这个商品不错~书籍包装不错,内容也很好 值得一读~~~


不错,案例中提供的思路可以借鉴


朋友介绍的 感觉不错 挺喜欢的


书很好 喜欢 当当网真给力


很好的 是正版图书 很喜欢


真好能用得上 很喜欢


在图书馆看见过。非常喜欢


喜欢,好书,收藏先~


帮朋友拍的,朋友喜欢


还不错,希望中国也能出一版关于这类的书


总共不到200页,但案例解说,很有启发


还不错,有理论有案例


这本书,非常棒!真的应该给予六星!最近,幼儿园来了一位台湾新竹的美术老师她在美国学习了多年的油画和版画,她推荐我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认真阅读!相信,您也会受益的!


看上去不错 还没来得及读


才读到一半,还不错!


适合幼儿园老师用书,读此书需要有一些基础


很不错,对我帮助很大!


还可以吧,经人特别推荐买的 。


这是幼儿园工作的妹妹买的书,她说很好,也是听人介绍买的。


内容很丰富,分析很具体,不错。


还没仔细看,内容好像很少


内容很好,很有用。


内容很简单生活,易懂,很不错


内容很好,赞一个!


书的内容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内容还是可以的,不过纸质真的有点差


朋友推荐,正在学习中。


这本书不错,很受启发,印刷也很好。


刚收到&;#039;感觉不错


这套书非常棒,我已经买了多次了。


也还行,但是跟想像的不一样。


还可以的啊,嗯,同事看了说不错的


好书,还是值得学习学习。


大概看了些,感觉不错,需要好好品位。


看过之后才来写的,很不错的书 ,值得品读


很好的书学到很多知识


比较通俗易懂的一本书,适合初学者。


书的质量不错,很满意!


只是作为参考 稍微了解一下


作为 美术教育者很值得拥有的一本书


henhao a a a a


值得拥有的好书,还会再来


值得家长一看,还不错


还没有看,朋友推荐,先给个好评


相信大李,相信自己,相信你看了之后就有收获


刚买,还没开始看


有些深,不是很有吸引力,适合专业人士


发现书名写得好真的很重要,特别是网购,如果在书店看这本书的内容我真不会买,至少它不是我的菜。所以建议亚马逊多做一些试读,才能让读者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满意度越高,用户黏度越高,更会有更多的购买。我已经买了不少看完就想扔的书,怎么才能减少失败的购买呢?有一个建议,能否按照用户兴趣建立一些社区呢?更多的同类型客户的分享,评价,推荐?或者同时标出电子书价格,至少可以减少损失。


也许是外国人出的书,觉得有点不知所谓 也没有觉得能从书中学到什么东西··


这本书结合了许多案例进行分析,看好。


算是入门级别吧,浅显易懂但也有不小收获,两天就看完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