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朱志敏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志敏  

页数:

384  

内容概要

本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研究生教材,在本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广阔空间,帮助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和积累若干材料,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从事专业研究打下基础。

书籍目录

导论 一、学科性质和特点 二、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授课体系 三、研究内容第一章 概念、范畴、方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第一节 综论  一、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和发展阶段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专题研究  一、近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的嬗变:马克思主义取代传统文化之因  二、中国人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三、从启蒙到革命——陈独秀、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程  四、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的树立  五、马克思主义初步研究和运用  六、在三大论争中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七、在文化论战中阐释马克思主义  八、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对民主革命政权的认识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建议  一、学习建议  二、研究建议  【思考题】  【建议阅读文献】第二章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 第一节 综论  一、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的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研究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二节 专题研究  一、毛泽东思想的中国文化起源  二、五四思潮和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  三、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文化  四、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五、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六、“百家争鸣”口号的提出与实践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建议  一、学习建议  二、研究建议  【思考题】  【建议阅读文献】第三章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第一节 综论  一、邓小平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专题研究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三、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四、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  五、走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七、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  九、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新中国的创新历程与经验  十一、改革开放与走向世界  十二、跨学科研究与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建议  一、学习建议  二、研究建议  【思考题】  【建议阅读文献】结语

章节摘录

(二)知识结构马克思主义是大学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是大学问。大学问者,视野宽阔,立意高远,知识广博,思维宏大。因此,这门学科的知识构成,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学养积累,就学者应得到的知识能力范围,也应是博大、宽广的。我认为能够研究和学习这门学科,至少应具备以下14个方面的知识。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里特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广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一方面是从多种研究成果和教科书中得到的分析概括,另一方面是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著作中,有条件的话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原文中了解其内容。这是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根本途径。没有这方面的研习和修养,就无法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思想,也就无法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知鉴别其理论发展脉络,敏锐地洞察其实践创新的方向。第二,列宁主义和马列主义在俄苏的实践和理论发展。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接受较多的思想指导来自列宁、斯大林以及共产国际部分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解时代指导世界革命包括中国革命的理论,我们常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列宁的思想合在一起统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大的方面说,不成问题。但列宁主义毕竟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具体环境中的运用和发展。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包括布哈林、托洛茨基等反对派,还可以包括列宁之前俄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普列汉诺夫等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说、运用或创新等做过工作。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和苏联的运用、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渠道及其呈现的特点,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历史实践中的曲折。第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及科学社会主义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程,以及曾经存在和依然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一些改良主义政党如社会民主党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的思想因素,及其在各自所处具体环境中的实践、改造,包括歪曲、篡改。这有利于我们从世界范围内观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和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民族化的趋向、特点和规律。第四,资本主义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21世纪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有价值有思想


北师大博导操刀,有理论性和启发性。希望对己有帮助。


挺好的,帮好朋友买的考研书,相信会有帮助~


发货速度很快,及时学习了


好好学习了一遍


忽然觉得比上课时候能看进去了,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是很感谢的


很适合我的需要


考研的书 应该是正版的。内容看着好难


这本书不错是我想要的哦下次再来买


淡化了政治色彩,强化了文化内涵,是能让我有兴趣阅读《资本论》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