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济危机理论

克拉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克拉克  

页数:

320  

译者:

杨健生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克拉克研究马克思危机理论的代表作,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有重要的影响。本书要回答的问题是:有没有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马克思不曾为自己的危机理论专门作出系统的表述,他经常在讨论其他问题时述及危机问题。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对经济危机问题有大量深刻的论述,但这些论述往往包含不同的理论成分,可以往不同的方向引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正是从这些论述的不同方面出发,发展为消费不足论、比例失调论、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基础的利润率下降论、以工资提高为基础的利润率下降论、以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为基础的综合论、以利润率下降为基础的综合论等不同的理论流派。这些不同的流派都宣称自己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都以马克思的论述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危机的论述中不同的理论成分?什么才是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克拉克(Simon Clarke) 译者:杨健生 丛书主编:鲁克俭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马克思主义和危机理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和危机的必然性 第二节 各种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 第三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困境 第四节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危机理论 第一节 第二国际的危机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遗产:恩格斯的危机理论 第三节 考茨基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四节 考茨基的长期生产过剩理论 第五节 考茨基的危机理论 第六节 伯恩斯坦的挑战——改良还是革命 第七节 杜冈一巴拉诺夫斯基和危机的必然性 第八节 希法亭和比例失调危机论 第九节 罗莎·卢森堡的消费不足危机论 第十节 与利润率下降相联系的危机 第十一节 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重构 第十二节 阶级斗争和利润率 第十三节 有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第三章 早期著作中的生产过剩和危机 第一节 恩格斯的危机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早期对恩格斯分析的发展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和危机趋势  第四节 《共产党宣言》中的危机理论 第五节 早期的生产过剩和危机理论第四章 1848年以后的生产、流通和全球性危机 第一节 1848年革命后的政治和危机理论 第二节 资本主义危机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1851年笔记中的货币、信用和危机 第四节 1853年的危机理 第五节 革命的希望和1857年的危机第五章 《草稿》中的货币,资本和危机 第一节 生产和流通 第二节 货币、危机和货币改革 第三节 货币形式和危机的可能性 第四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五节 资本的自我扩张和生产过剩 第六节 生产和实现 第七节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一个还是三个 ……第六章 消费不足、比例失调和生产过剩第七章 利润率下降和危机趋势第八章 危机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第九章 结论参考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并在《共产党宣言》中以论战的姿态所阐述的观点。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资本主义危机系统的和周期性的特征。任何一次特定的危机都可能由某个孤立的事件所引发:农业歉收、政治变动或战争对贸易的干扰、欺诈性商业机构或金融机构的崩溃。这使得危机看上去像是偶然现象,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正是这样解释危机的,他们相信有限的改良就能消除这种危机的风险,使资本主义繁荣持续扩张。因此,在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先前发生的危机是由于《谷物法》(CornLaw)限制和货币控制不当所致。因此,1844年《银行法》(BankAct)的颁布和《谷物法》的废除就被当做一劳永逸地消除产生普遍危机土壤的举措而备受称赞。然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危机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特征浅显而又必然的表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趋势以生产过剩危机的形式出现。生产过剩是生产力无限度发展趋势的结果,这一趋势通过竞争压力强加在每一个资本家身上,与世界市场的有限发展相矛盾,不过,关于世界市场的界限还没有分析,只是一个断言。生产过剩和危机趋势表现了生产力发展超越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限制的趋势,生产过剩导致价格崩溃,利润消失,从而消除了继续生产的动力。但是,危机并不是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崩溃的灾变性事件,而是在周期形式中周期性发作的一个阶段,这种周期形式是资本主义积累的正常形式。经济学家们假定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形成不断趋向均衡的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坚持认为,只有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均衡趋势才得以实现。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界限。尽管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存在着危机不断加深的长期趋势,但是,这些界限并不是绝对的。现存产品和先前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的破坏,新市场的征服,以及对现有市场更加彻底的开发,扫除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却又为更加广泛、更具破坏力的危机铺平了道路。这些界限也并不说明资本主义的灭亡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积累的危机趋势造就了资产阶级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正是无产阶级。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培育了无产阶级,它把工人变为“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把工资下降到只限于维持生存的最低水平,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摧毁了手工业小生产方式,而小资本家抵挡不住大资本家的竞争,“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导致社会日益两极分化,分裂为二大阶级。②“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机器使劳动的差别越来越小,使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消除了无产阶级内部宗派和文化的分歧,而商业危机“使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稳定;机器的……继续不断的改良,使工人的整个生活地位越来越没有保障”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开始组织工联。这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是一个前进和后退交替的过程。


编辑推荐

《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视角》:国外马克思学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经济危机理论 PDF格式下载



在经济危机的当下,了解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理解当前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大有帮助。读了这本书,会让你对于当前很多问题豁然开朗,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是研究马克思危机理论比较权威的书籍,在今天全面危机的情形下,此书更值得一读。


视角独特,具有思辨性


书印刷 内容均不错。据说前段时间脱销了。可见 影响力还是非常好的。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很不错的书,正版书 邮寄速度很快


没细看,感觉挺不错的!


分析经济危机的经典之作,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