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董健//丁帆//王彬彬 北京师大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北京师大  

作者:

董健//丁帆//王彬彬  

页数:

46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包括文学体制与文学运动、诗歌、中短篇小说等内容。

书籍目录

绪 论
 第一编 1949--1962年间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体制与文学运动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与文学体制的建立
  第二节 《武训传》事件和《红楼梦研究》问题
  第三节 “胡风集团”案
  第四节 “双百”方针与“反右”运动
  第五节 “新民歌运动”与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章 诗 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郭沫若、臧克家、艾青
  第三节 郭小川、贺敬之
  第四节 闻捷、李季等
  第五节 李瑛、公刘、邵燕祥等
 第三章 中短篇小说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几部“不合时宜”的中篇小说
  第三节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和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第四节 茹志鹃和孙犁
  第五节 李准和周立波
  第六节 赵树理及“山药蛋派”
  第七节 峻青和王愿坚
  第八节 “百花”时期的短篇小说
  第九节 短篇历史小说
 第四章 长篇小说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保卫延安》与《红日》
  第三节 《红旗谱》与《风云初记》
  第四节 《林海雪原》等英雄传奇类小说
  第五节 《青春之歌》
  第六节 《大波》与《六十年的变迁》
  第七节 《三里湾》《创业史》与《山乡巨变》
  第八节 其他长篇小说
 第五章 散 文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巴金、冰心、杨朔等人的散文创作.
  第三节 徐懋庸和“三家村”的杂文创作
  第四节 刘宾雁等人的报告文学
 第六章 戏剧与电影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田汉与《关汉卿》
  第三节 老舍与《茶馆》
  第四节 曹禺、郭沫若
  第五节 历史题材的戏剧与电影
  第六节 现实题材与名著改编
  第七节 《十五贯》与《团圆之后》等新戏曲
 第七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
  第一节 作家的分流与新的文学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相同思维、不同内涵的文学运动
  第三节 不同路径的文学发展
  ……
第二编 1962-1971年间的文学
第三编 1971-1978年间的文学
第四编 1978-1989年间的文学
第五编 1989-2000年间的文学
修订说明

章节摘录

版权页:而童贞这位曾留过洋的高级知识分子女性居然在略表娇嗔之后便原谅了他,而且更爱他了。如果作者站在人文立场上审视这些改革英雄们的精神缺陷,作品应该不失深刻。但作者显然抱着极为赞赏的态度,似乎改革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集权。而与个人强权意识相关的是“清官意识”“青天意识”和“钦差意识”。《新星》中的李向南单枪匹马冲击古陵县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保守势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俨然是一个现代“青天”的形象。而清官之所以能成功大都靠的是尚方宝剑,李向南一开始就以京城钦差的身份亮相,乔光朴的后面有局长霍大道的支持,傅连山一开始有省局王局长的支持,当比王局长有来头的副省长反对他改革时,就有比副省长更有来头的中央部里的领导支持他。陈抱帖(《男人的风格》)则有国家某部部长的丈人作后盾。在中国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文化语境中,或许事实就是如此,但改革的目的恰恰正是要由建立在“清官意识”、奴化意识基础上传统的人治社会,向建立在公民意识基础上的现代法理社会转型,而上述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宣扬铁腕人物的人治来促进改革的倾向,创作主体“没有真正意识到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其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个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克服传统的奴化意识,根除专制生成的土壤,我们需要的是民主化而非人格神”。①这正是此类“改革叙事”的悖论所在。第三,铁腕崇拜还带来人物性格的单向性与雷同化。改革者们除了改革,没有其他任何的精神向度。性格内涵基本上都是大刀阔斧、披荆斩棘,“虽有弱点绝无原则错误,虽有失败但绝非错误所致”。乔光朴无疑是他们性格的原型。而乔光朴的性格又来源于《机电局长的一天》中的霍大道,这篇写于1975年的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完全按照“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模式来塑造,即在理想的参与下塑造正面人物,再通过这种形象体现作者的理想。在《乔厂长上任记》中,这一模式被略加改造(添加一些主人公作料般的爱情生活)后沿用了下来。由于对改革的理想和愿望的强烈表达欲望,以及在对改革的认知过程中滋生的铁腕崇拜,当然也由于《乔厂长上任记》巨大的社会成功,致使乔光朴的性格母型被作者自己和其他作家不断的复制演绎,在演绎的过程中固然也不断地给主人公添加不同的思想方式、改革措施以及色彩缤纷的罗曼史等,但这些加在一起仍不足以构成改革者作为人的丰富性,不足以产生与乔光朴异质性的性格基质。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2版)》为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PDF格式下载



因涉及当代的敏感问题,比如政治,比如“活人”,文学史的撰写很难公允客观。但本书却有勇气和眼光,进行批判和发现。好!


书挺好的,与同类文学史相比。


对当代文学无感,只看了一遍,没太大感觉


正版 快递很好 非常感谢快递人员!售后非常好!


宝贝已经收到,真的觉得不错


很有用的书,喜欢,有帮助


速度慢,有点脏


为考研买的,很好


品相很好,印刷也不错,是正版。


买来当教材用的,和老师讲的内容挂钩,给好评


汉语言专业应该读的一本书。


ting shi he de


好慢、、其他都都好,质量也可以


经典中的经典,很喜欢哦,买来考研用的,很多同学都很喜欢


虽然说是教材,不过这本书的犀利程度已经超出我的想象了,内容比较全而且挺深刻,易读性比较好,赞!


好书、、、不错哦、、、挺好的、、、不错的教材、、、


感觉还不错,买来考研用...


内容充实,思想很深入


不错,与网上看到的一样!


居然有刚看完的《白鹿原》的评论,不过这本书得过茅盾文学奖,里面有也不奇怪啦


南京大学我的梦


各有千秋,整体不错。


老师推荐的,条例清晰


纸张、排版、手感等等,诸如此类,都让我着实满意


考研用的,看着蛮好的!


针对考研用书 特别是要考南京大学的现当代文学


适合这个专业的人用


考研用的,纸张不错,应该是正版


满意的东东


书是用来考研的,好差不由我说。


还没看,应该不错,用来做教材的,快递略慢


看了,内容很精简,十分充实


不错的书,考研用


书真是不错,快递也很快


课本跟学校的一样。。快递还行。。更快点就好了


可以和北大洪子诚先生的《当代文学史》媲美。本书可以学习到分析看待文学史实的方法;洪著更富于文学性和史学批判精神。各有特色。


新稿也就那样吧
都在强调新 但就那样吧


书很不错,而且章节清楚


考研需要~~书质还好吧~~


考研用的,还不知道如何


这本书的文学思潮部分比较好,较详细,但是小说分析和作家介绍部分就太简单了,不全面。


就是考验书啦


南大考研的指定教材,听说也是南大学生上课的教材,还是值得一读的。读书么,就是要奉行“全部拿来”的原则,尽自己可能多看,看多了自然有自己的取舍和喜好,也有自己想说的话。


一本比較好的教材參考書,很不錯。


还可以,如果有好的不推荐买


挺好的速度


本书将当代文学史按时间分成五个部分,版块则划成思潮、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和港台文学几个系统。正如序言所说,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一脉相承,评价是非功过的准绳便在于对“五四”精神的皈依或背离。而这本文学史在撰写的过程中也很好地依照了这条线索。对于作家和作品的评定,作者基本做到了客观公允,同时又保持了很大的开放性。而对现代文学影响甚大的历次政治运动,书中也没有避讳或遮遮掩掩,更没有昧着良心洗白粉饰。在这一个充斥着诡辩与谎言的大环境中,竟然能在一本教材上听到一些真话,忽然觉得我们的前途也不是那么悲观晦暗。书到手时全新,印刷和纸张质量都很好,可以买。


考南大的学生,最好还是把这本看一看。很有启发。


很适合自学,对该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和学校的教材一样,正版。可能放了一段时间,有点小瑕疵,不过还是可以的。


封皮略有折痕和灰尘。


纸有些薄,字迹很清晰


这书很有用,大家都看看吧,了解文学


书质量还行,就是配送过程中书皮被磨损了好大一块,希望亚马逊以后能把书稍微包装一下,一个塑料袋太单薄了!


正版,很好。包装也不错


没的说。好呗,质量和价钱很符合


质量很好,是正版,不足之处就是包装袋子破了,书封面被弄的好脏


很不错的一本书,适合于平常练习,以及考研用书。


南京大学教授主编的好书,考南大文学必备


正版的 新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据说很犀利


南大文学类考研必备教材


正宗商品


文学专业教科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