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

教育部,财政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教育部,财政部  

页数:

387  

字数:

544000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时,既要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又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素养与技能技巧。为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包公共项目《职教教师培训教育类公共课程开发》(LBZD075)课题组,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2006]13号)文件相关精神,在教育部财政部及其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教育类公共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四门:《职业教育学实用专题》、《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现代教育技术》及《专业教学法》。前两门由湖南农业大学组织开发,后两门由同济大学组织开发。  课题组认为,教育类公共课程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反映国家教育改革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传播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理论和技术的重要渠道,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支柱。在教材编写中,力求让教师了解职业教育改革新动向、新政策、新理念、新技术;力求突出实践针对性,以专题的形式来呈现。其中的《职业教育学实用专题》和《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各包含十一个专题。  本书由湖南农业大学屈正良教授担任执行主编,参加编写的作者包括湖南农业大学夏金星教授、唐朝华副教授、胡义秋副教授、杨青松博士,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樊艳君副教授,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于元香高级讲师。另外,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康勇军、肖凤玲、杜彦霖等也参与了部分章节的资料收集和编写工作。课题研究和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财政部及专家指导委员会、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以及各位培训学员的支持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在《教育部
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成果: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编写中,力求让教师了解职业教育改革新动向、新政策、新理念、新技术;力求突出实践针对性,以专题的形式来呈现。

书籍目录

专题一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专题二 职业学校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一节 职业学校学生的智力差异及教育
 第二节 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及教育
 第三节 职业学校学生的性格、气质差异及教育
 第四节 职业学校学习困难学生及其教育
专题三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概述
 第一节 学习及其意义
 第二节 关于学习的几种重要理论
 第三节 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专题四 职业学校学生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概述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第三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第四节 知识的迁移
专题五 职业学校学生的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概述
 第二节 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与途径
 第三节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心理过程
专题六 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第一节 职业态度与职业品德概述
 第二节 制约职业品德形成的心理因素
 第三节 矫正不良职业品德的心理技术
 第四节 良好职业品德的培养
专题七 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认知策略及其训练
 第三节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监控策略及其训练
 第四节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
专题八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第三节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专题九 职业学校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人际关系
 第一节 职业学校学生群体心理
 第二节 职业学校学生班级人际关系
专题十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目标、内容和途径
 第三节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辅导
专题十一 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自我评估与职业生涯规划
 第四节 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目标规划与指导
附 中职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爱是“学困生”转化的前提 无独有偶,中外许多教育家用他们的教育实践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同样的道理:教育的一切奥秘都在爱生,一个不爱学生的老师,就完不成育人的任务。爱的内涵很丰富,它不单单是同情关怀、宽容,无私奉献,对“学困生”的爱更应体现出理解、尊重和信任。 1.理解“学困生” “学困生”并非从一开始学习就困难。许多学生在小学甚至初中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由于受家庭、社会或自身主观因素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对学习冷淡、逃避。譬如,学生由于过分贪玩,成绩下降后,尤其是与优等生拉大差距后,逆反心理更强,干脆放弃了学习;有的因父母离异再婚等家庭因素的干扰,心理出现障碍,成绩一落千丈,还有的因不慎结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以至于逃学,厌学。可见影响“学困生”成绩的大多数原因并非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如思想、情感、意志、习惯等。“学困生”对自己的现状也很苦恼,他们也有成功的愿望和要求。 2.尊重“学困生” 虽然大多数“学困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志薄弱,懒惰涣散,有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他们也是学生,有着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尊重“学困生”的人格,不单单要求教师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作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人。当学生“反抗”你时,你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想一想,若是受了委屈,就要真诚地向他表示歉意;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要批他个体无完肤,而是用宽容的心态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还是个孩子,应该多引导他——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会让学生更乐意接受你,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会让师生心灵碰撞出火花。 3.相信“学困生”一样能成功 老师对学生没了信心,放任自流只会加剧学生的自暴自弃,所以老师不能对“学困生”丧失信心。我们要相信“学困生”同其他学生一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他们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引导和帮助。“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学困生”一样能走向成功。 (二)科学、灵活的管理方法是“学困生”转化的途径 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要爱学生,而且要会爱学生,会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正确对待“学困生”的反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学习习惯 从事教育的我们都清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不太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保持住这种兴趣和热情。学生毕竟是学生,就像你生火一样,点着容易,要想一直保持旺盛的火势,就需要我们教育者不断添“柴”。当“学困生”出现反复时,教师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的心理准备,更要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例如有的老师工作中,主要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为学生加“油”,收效甚为显著。如每月根据学生的心理波动规律,设立“勤奋学习奖”“持之以恒奖”“学习标兵奖”等,奖项名称不一,但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学习习惯,最终使学生偶然出现的良好表现逐步转化为稳定的习惯性行为。


编辑推荐

《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 PDF格式下载



研究职业教学心理学的佳作。


内容不错,对日常学生教育很有帮助


本书主要总结描述了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对职业心理学涉及较少。


还可以啊 内容挺不错的 简单易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