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共政策概论

陈庆云 中央电大
出版时间:

2003-7  

出版社:

中央电大  

作者:

陈庆云  

页数:

291  

前言

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公共政策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改变社会公众的预期而激励、约束、引导着其行为;通过制定和实施特定的行为准则而改变、调整和规范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解决公共问题而维护、增进和分配社会的公共利益。正是通过公共政策的有效运作,社会公共生活才能保持稳定和谐的发展局面。不管是在哪种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背景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公共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然,人们对公共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推进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哈罗德·拉斯韦尔在首创“政策科学”概念的同时,也为政策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虽然政策科学仍旧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已经开始逐渐走上学科的发展道路。经由叶海卡·德罗尔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出版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政策科学探索》和《政策科学构想》这“三部曲”,政策科学研究中的拉斯韦尔一德罗尔传统得以确立。与此同时,美国一些著名的大学也相继成立了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机构,从而在实践上推动了公共政策学科建制的形成和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回顾公共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公共政策研究大体上沿着以下四种趋势在不断地演进: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公共政策研究从关注政策制定、关注为高层官僚决策服务,逐渐转向关注政策执行的研究。再加上国内外一些学者相继展开了对公共政策合法化、公共政策监控、公共政策调整和公共政策终止等环节的探索,人们对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第二,从理论基础上来看,公共政策分别吸收了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其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特点。不过,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和壮大,公共政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影响,甚至在一段时期内以经济学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内容概要

  在体系上既包含了公共政策体制、公共政策程序、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评价和系统分析等内容,也探讨了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公共政策的新思维、公共政策的新背景——知识经济等内容;既以燃油税政策为例展示了公共政策实践的某些具体层面,也初步探讨了公共政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其理念转型。

作者简介

陈庆云,男,1947年生,江苏盐城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公共政策系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曾主编或参与编写了多部著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公共政策分析》一书于1998年获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公政策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特征与功能第三节 政策科学的历史沿革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第一节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第二节 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第一节 公共政策系统第二节 公共决策体制类型第三节 中外公共决策体制比较第四章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第一节 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的确定第二节 决策备选方案的拟定第三节 决策备选方案的选择第四节 决策方案的调整第五章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第一节 公工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与模型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组织、对象与环境的再分析第三节 利益矛盾的继续与深化第六章 公共政策评价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价概说第二节 公共政策评价的实际操作第三节 关于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的若干思考第七章 公共决策的思维方法第一节 “思维”与“思维方法”第二节 公共决策思维类型第三节 公共决策思维方法举要第八章 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第一节 系统、系统方法系统分析第二节 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系统分析第三节 系统分析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第九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第一节 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第二节 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第三节 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第十章 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第一节 案例分析方法与公共政策第二节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第三节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架第四节 实例分析:燃汕税,如何走出消极等待的政策困境?第十一章 公共政策的理念转型及其挑战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第二节 公共性与公共政策理念转型第三节 公共政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其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整体性不仅表现于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一个理想的政策过程,基本包括了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和调整等多个环节,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对政策的质量发生作用。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政策过程诸环节的变化.,同时也将导致政策及政策体系的变化。为保证政策机制的运行,需要注意政策内容、政策过程与环境之间的整体作用。(二)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因此必须具有预见性。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先进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比如“允许部分地区和个人靠勤劳先富”的政策,其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先进性。为实现这个目的,政策鼓励先富的地区和个人,要以富帮穷,犹如滚雪球似的逐步壮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先富”,就不可能有“同富”。由此可见,政策目标愈先进,政策的超前性愈强。除目标外,相关的政策内容,也能揭示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样具有超前性。比如1992年5月,广东省政府提出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内容上有17条决定,都是以前所没有的。这些政策实施后,不仅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全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都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政策的超前性,不仅是保证政策稳定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合理分配社会利益的有力保证。那些处于最佳超前度的政策,必将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推动力。政策的超前性,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编辑推荐

《公共政策概论》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共政策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