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地方政府

杨凤春 编 杨凤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7-01出版)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杨凤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7-01出版)  

作者:

杨凤春 编  

页数:

30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中国地方政府》主要阐述了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的类型、地方政府的组成与职能、地方政府的立法权、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地方政府的司法权、地方政府的政治社会环境、地方政府的人力资源、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资源、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与发展等内容,论述了中国地方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简单概述了英、法、德、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的运行机制,比较了中西地方政府之间的差异。

作者简介

杨凤春,1963年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电子政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与政治、电子政务。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专题研究、电子政务。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电子政务。主要学术论著有:《中国政府概要》、《中国大陆政府与政治》(合著)、《消费者政治学》、《当代中国政府》(副主编)等。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含义和特点 一、地方政府的含义 二、地方政府的产生和发展 三、地方政府的类型 第二节 外国的地方政府 一、英国的地方政府 二、法国的地方政府 三、德国的地方政府 四、美国的地方政府 五、日本的地方政府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质和地位 二、中国地方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三、中西地方政府之差异 第一章 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的类型 第一节 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域的层级 二、行政区划制度改革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一般行政地方 二、城市地方 三、民族自治地方 四、特别行政区地方 五、充分认识和尊重不同地方政府类型的功能 第二章 地方政府的组成与职能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组成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三、地方各级司法系统 第二节 地方政府职能 一、地方政府职能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地方政府的政治职能 三、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四、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五、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 六、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差别 第三节 地方政府机构 一、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理论 二、地方政府机构的类型 第四节 地方政府机构优化 一、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 二、政府机构的改革选择 第三章 地方政府的立法权 第一节 地方立法权概述 一、地方立法权的含义与性质 二、地方立法权的特性 第二节 地方立法机构 一、一般地方立法机构 二、特殊地方立法机构 第三节 地方立法权的界限 一、地方立法权限 二、地方立法权的效力 第四节 地方立法程序 一、立法议案的提出 二、立法议案的审议与修改 三、法案的通过 四、报批与备案 五、公布 第四章 地方政府的行政权 第一节 地方政府行政权概述 一、地方行政权的含义与性质 二、分权改革与地方行政权的扩张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主要行政方式 一、制定行政规范 二、行政实施 三、行政监管 四、行政经营 五、行政调停与行政参与 第三节 以"善政"实现地方"善治" 一、当代中国地方治理模式及其主要问题 二、以"善政"推进地方"善治"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司法权 第一节 司法权概述 一、司法权在地方政治中的含义 二、地方层面上的司法权变迁 第二节 司法权的地方配置 一、地方审判权的配置 二、地方检察权的配置 三、地方政治机构对司法权的分享 第三节 司法权的行使方式 一、审判权行使方式 二、检察权行使方式 第六章 地方政府的政治社会环境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 一、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二、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关系 三、地方政府横向间的关系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政治关系 二、经济关系 三、法律关系 第三节 加入WTO以后的地方政府 一、WTO规则与地方政府角色的转换 二、加入WTO后地方政府职能的调整 第七章 地方政府的人力资源 第一节 地方政府人力资源概述 一、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的含义 二、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的构成 三、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的存在形式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部制度 一、地方干部的分类 二、地方干部管理的主要制度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务员制度 一、公务员的概念和地方公务员的范围 二、地方公务员管理机构 三、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四、地方公务员管理制度 第八章 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资源 第一节 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概念起源 一、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概念 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特点 三、提出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概念的原因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 一、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依据: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职能 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 三、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 一、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的构成 二、主要的地方政府收入项目 三、地方政府融资 第四节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体制、财政体制与地方政府财政体制的概念 二、新中国财政体制的演变 三、地方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第九章 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 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面 一、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二、发展责任本位的地方政府政治 三、提升地方政治设施的效能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部——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成就与方向 一、政府雇员制 二、公推公选 三、票决制 四、末位淘汰制 五、问责制 六、引咎辞职制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 一、地方政府创新的环境 二、地方政府创新的主要内容 三、地方政府创新的方向与未来走势 第四节 "新政"理念及其对地方政府发展的影响 一、"新政"理念的基本内容 二、"新政"理念与地方政府发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经济职能是所有国家政府都具有的,并且有日益增强的趋势。早期西方政府信奉"守夜人"的传统,一般不干涉经济事务。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政府都极为重视经济发展,从而使政府的经济职能抬到前所未有的位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乃至实现未来理想的基础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更为强调经济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正在发生转变。根据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发展战略。地方政府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国民素质和国民经济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营造"合理、优化、循环、有序"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又要为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当今中国的地方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地方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 第二,调控地方经济。宏观经济调节主要是中央政府的功能,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大,各地的资源和开发程度、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情况各不一样,因此在不违背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调控的情况下,各地方政府尤其是高层地方政府(省级政府)也有必要实施地方性的经济调控,即研究和制定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编制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有关专门规划。执行中央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努力实现地方规划目标。 第三,维护经济秩序。市场机制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最基本手段,但市场也可能失灵,这就需要地方政府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干预,主要是运用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地方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经济行为,创造一个公共竞争的市场秩序。 第四,管理国有资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尽管国有经济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国有企业仍然在国计民生中扮演关键的角色。由于中国实行分级管理国有资产制度,因此地方政府的管理国有资产职能就是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前提下,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五,经营基础设施。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往往是制约整个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能源、原材料、通讯等。这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有些是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事业,不具营利性质,依靠市场很难解决。具有全国性意义的重大项目由中央政府解决。其他项目则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职能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对经济事务的介入一般不应当是直接参与经济运营,而是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性以及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再比如,在目前情况下,尽管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是万能的,责任是无限的。地方政府应按照有限作为的要求,切实做好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而大量的具体事务由市场和社会解决。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的工作负担,又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和公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固然需要重视经济增长,但如果把发展经济片面理解为提高GDP指标,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地方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使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即使是经济工作本身也要讲究科学。不能只为了GDP指标,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地方公共设施建设、维护本地市场秩序等公共服务。


编辑推荐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中国地方政府》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地方政府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