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汽车运用基础

韩爱民 中央广电大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中央广电大  

作者:

韩爱民  

页数:

275  

前言

  北京中德合力技术培训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合作,联合开办了中央电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并受中央电大的委托,承担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编写任务。  “汽车运用与维修”并不是一个新的专业,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过,也编写和出版了众多专业方面的教材,但是在采用远程教育方式的广播电视大学开办这个专业尚属首次。中央电大开办这个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加速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汽车维修行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而适用于远程教学需要的汽车维修专业教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以及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都不是现有的汽车维修教材可以替代的。  另外,电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习对象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包括全国数百万汽车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将要投身这个行业的高中、职高、技校的毕业生等。这个群体有文化基础差异大、工作岗位不同以及学习时间不一样等特点。这就决定了这套汽车维修教材既要能满足全日制学习、业余学习以及自学的需要,同时又能满足短期专题技术培训、现场培训的需要。  这套符合电大教学特色的学历教育系列教材是北京中德合力技术培训中心组织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授和北京汽修行业的专家进行大纲论证和教材编写的。  这套教材的具体特征是具备知识和技术的先进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先进性。当代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汽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快,新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多,高科技的含量也越来越高,因此,教材编写内容必须突出汽车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使读者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系统性。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设置本身就具有系统性。作为专科学历教育的教材,注意了对学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但教材不是把理论知识教育作为重点,而是将重点放在技术应用方面。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具有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  实践性。教材编写注意了理论与实训结合,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由同一主编统一编写,同时出版,同步使用,使理论课和实训课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教学中实现边学习理论边动手操作,学理论时可结合实际操作,并在实际操作中学理论。实践证明,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有效的方式。

内容概要

  《汽车运用基础》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汽车专业”(开放专科)的选修课。《汽车运用基础》是依据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该专业的教材编写要求进行编写的。  汽车运用基础旨在介绍汽车运用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应用实务,其内容涉及到车辆使用性能、道路环境、使用技术以及服务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教材编写过程中既注重反映汽车运用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法规,又突出实用性。

书籍目录

第1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使用性能评价1.1 汽车使用条件1.1.1 自然气候条件1.1.2 汽车运用道路条件1.1.3 汽车运输工作条件1.1.4 组织技术条件1.1.5 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1.2 汽车使用性能评价1.2.1 汽车使用性能评价指标1.2.2 汽车的容载量利用1.2.3 汽车质量利用1.2.4 使用方便性1.2.5 乘坐舒适性1.3 汽车运行工况1.3.1 运行工况调查1.3.2 运行工况分析1.4 汽车运输的现代化1.4.1 汽车运输的发展1.4.2 运输设备的现代化1.4.3 道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1.4.4 汽车运输管理的现代化1.4.5 汽车维修工作的现代化第2章 汽车动力性2.1 汽车动力性指标2.2 汽车动力性分析基础2.2.1 汽车的驱动力2.2.2 汽车行驶阻力2.2.3 汽车行驶方程2.3 汽车动力性分析2.3.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应用2.3.2 汽车动力特性2.3.3 汽车功率平衡图2.3.4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2.4 汽车行驶应满足的条件2.4.1 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和附着条件2.4.2 汽车的附着力与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2.4.3 车轮的地面法向反力2.4.4 作用于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作用力2.4..5 汽车驱动轮的附着率2.5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2.5.1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2.5.2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计算2.5.3 液力变矩器汽车与一般齿轮变速器汽车的动力性对比2.6 汽车动力性试验2.6.1 道路试验2.6.2 室内试验第3章 汽车使用经济性3.1 汽车燃油经济性3.1.1 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3.1.2 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内容与方法3.1.3 燃油经济性计算方法3.1.4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3.1.5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传动系参数及与发动机的匹配3.1.6 汽车运行燃油消耗量计算3.2 降低汽车油耗的途径与措施3.2.1 提高燃油经济性的途径分析3.2.2 政策性措施3.2.3 工程技术措施3.2.4 结构措施3.2.5 驾驶技术措施3.2.6 维护措施3.3 汽车润滑材料的合理使用3.3.1 发动机润滑油3.3.2 汽车齿轮油3.3.3 汽车润滑脂3.3.4 润滑油的再生3.4 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3.4.1 轮胎的类型和特点3.4.2 轮胎的合理使用3.4.3 高速公路行车轮胎的使用第4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4.1 汽车行驶安全性概述4.1.1 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的因素4.1.2 汽车安全性分类4.2 汽车制动安全性4.2.1 汽车制动安全性概念4.2.2 汽车制动安全性主要评价指标4.2.3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4.2.4 汽车制动效能与恒定性4.2.5 汽车制动方向稳定性4.2.6 制动力分配4.2.7 制动性试验4.2.8 国家标准GB7258-2004对检验制动性能的规定4.3 汽车操纵稳定安全性4.3.1 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及其含义4.3.2 轮胎侧偏特性4.3.3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4.3.4 汽车瞬态转向特性4.3.5 悬架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4.3.6 转向系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4.3.7 传动系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4.3.8 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4.3.9 汽车的极限稳定性4.3.1 0操纵稳定性试验4.4 汽车被动安全性4.4.1 被动安全性评价方法4.4.2 内部被动安全性4.4.3 外部被动安全性第5章 汽车的通过性和平顺性5.1 汽车的通过性5.1.1 牵引支承通过性5.1.2 通过性几何参数5.1.3 影响通过性的因素5.1.4 汽车通过性试验5.2 汽车的平顺性5.2.1 行驶平顺性评价指标5.2.2 影响行驶平顺性的结构因素5.2.3 行驶平顺性试验第6章 汽车公害的形成与防治6.1 概述6.1.1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6.1.2 噪声的分类及危害6.1.3 电波的危害6.2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与检测6.2.1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6.2.2 使用因素对排气污染物的影响6.2.3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6.3 汽车噪声与检测6.3.1 噪声源及影响因素6.3.2 噪声的测定方法及限制第7章 汽车的合理使用7.1 汽车在正常情况下的使用7.1.1 出车前的准备7.1.2 正确起步与加减挡7.1.3 离合器与方向盘的运用7.1.4 正确使用脚制动与手制动7.1.5 准确驾驶与控制跟车距离7.1.6 正确倒车7.1.7 正确停车入位7.1.8 夜间行车7.1.9 高速公路行车7.2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7.2.1 磨合期的使用7.2.2 低温条件下的使用7.2.3 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第8章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及维护与修理制度第9章 汽车使用寿命第10章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第11章 汽车使用中的管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汽车运用基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