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汽车认识实训

弋国鹏 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弋国鹏 编  

页数:

339  

内容概要

  《全国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规划教材:汽车认识实训》从“汽车运用、维修企业岗位要求”分析入手,结合多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经验,确定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强化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的编写思路,精练教材内容,切实落实“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  《全国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规划教材:汽车认识实训》根据院校的教学设备和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使学生掌握典型汽车的相关知识和运用、检测、维修技能的基础上,介绍其他车型,尤其介绍能够体现先进技术的相关内容,既保证教材的可操作性,又体现先进性。

书籍目录

绪论一、实训内容二、实训目的与要求三、教具与工具四、理论讲解五、实训方法六、实训过程七、实训作业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认识实训一、实训内容二、实训目的与要求三、教具与工具四、理论讲解五、实训方法六、实训过程七、实训作业第二章 发动机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的认识实训一、实训内容二、实训目的与要求三、教具与工具四、理论讲解五、实训方法六、实训过程七、实训作业第三章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认识实训一、实训内容二、实训目的与要求三、教具与工具四、理论讲解五、实训方法六、实训过程七、实训作业第四章 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的认识实训一、实训内容二、实训目的与要求三、教具与工具四、理论讲解五、实训方法六、实训过程七、实训作业第五章 汽油喷射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的认识实训一、实训内容二、实训目的与要求三、教具与工具四、理论讲解五、实训方法六、实训过程七、实训作业第六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认识实训一、实训内容二、实训目的与要求三、教具与工具四、理论讲解五、实训方法六、实训过程七、实训作业……第七章 润滑系统的认识实训第八章 冷却系统的认识实训第九章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认识实训第十章 发动机的拆装实训第十一章 汽车传动系统的概述第十二章 离合器的认识实训第十三章 手动变速器的认识实训第十四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认识实训第十五章 万向传动装置的认识实训第十六章 驱动桥的认识实训第十七章 车架与车桥的认识实训第十八章 车轮与轮胎的认识实训第十九章 汽车悬架的认识实训第二十章 汽车转向系统的认识实训第二十一章 汽车制动系统的认识实训

章节摘录

  通过配气相位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气门启、闭时刻相对于活塞上下止点的位置、气门的提前角和迟后角、气门的实际开启时间对应的曲轴转角以及气门重叠角等。5.配气相位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配气相位四个角度的大小,对发动机性能有很大影响:进气提前角增大或排气迟后角增大使重叠角增大时,会出现废气倒流,新鲜气体随废气排出的现象,影响充气量和造成燃料的浪费;若重叠角过小,又会造成排气不彻底和进气量减少。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进气迟后角。该角过小,气门早关影响充气量;该角过大,进气门晚关,会由于活塞上行,汽缸内压力升高,将进入汽缸内的气体重新又压回到进气道内,同样影响发动机的进气量。排气提前角过大,将有做功能力的高温高压气体排出汽缸,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由于排气压力过高还会造成排气管产生放炮现象。排气提前角过小,不但会造成因排气阻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耗,还可能造成发动机过热。  合理的配气相位是根据发动机结构形式、转速等因素通过反复试验而确定的。结构不同,配气相位也不同。大多数发动机的配气相位是不能改变的。发动机在这一转速下运转时,配气相位最合适,而在其他转速下运转时,配气相位就不是最合适的。  现在,有采用集中控制系统的发动机,其配气相位可以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变化而自动调整。调整装置装在凸轮轴正时齿轮(或正时链轮)与凸轮轴之间,接受集中控制系统电脑的指令,对发动机配气相位进行自动调整。  6.气门间隙  进、排气门头部直接位于燃烧室内,而排气门整个头部又位于排气通道内,因此受到的温度更高。在此高温下,气门会因受热膨胀而伸长。由于气门传动组零件都是刚性体,假如在冷态时各零件之间不留间隙,受热膨胀的气门就会使气门关闭不严而漏气,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油消耗增加,发动机过热,甚至不能起动。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汽车认识实训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