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大业
2012-12
毛屋堂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2-12出版)
毛屋堂
《洋务大业》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重现了清晚期的历史画卷,描述清后期至清末时,清廷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本书从时代背景、内外环境,文化冲突、思想领域等方面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做了更深层的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洋务大业》全书场面恢宏,语言诙谐,以通俗小说的方式、戏剧演员的幽默,完成对洋务运动的解读。本书由毛屋堂著。
毛屋堂,原名罗建华,60年代生人,安徽大学历史学学士,行走于写作与研究的边缘。世界华人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历史与人伦、管理学的学科探索。其嬉笑怒骂的写史风格,风趣、真诚的说史态度,得到天涯网站等读客的热捧。现完成的历史系列著作有《成吉思汗》《大唐霸业》《洋务大业》《短命南朝》《晚清大变局》。出版过《三分管人七分带人》《移动帝国诺基亚》《跟说客学艺》《富有,从人脉开始》等多部著作。
楔子 第一章 千古未有之大变局 一、反攻倒算的来了 二、都来大清拚经济 三、列强联合行动 四、我家的邻居是强盗么? 第二章 在困难中前行 一、磕磕绊绊的探路者 二、外行忽悠外行 三、慈禧的权力平衡术 四、风流倜傥之清流派 五、自强运动之艰难推进工作 六、体制改革何其难 七、政权结构变迁路线图 八、自强新规划的艰难行程 第三章 传教竟然做成大“事业” 一、传教,信仰乎?事业乎? 二、教士的翻译工作与文学交流的贡献 三、法国的特殊保护措施 四、拒收礼品为哪般? 五、传教事业与旧制度的艰难抗争 六、向绅士下黑手 七、招致民众厌恶 八、腾腾燃起的烈焰 九、宗教问题演变成不可克服的政治问题 十、艰难的道歉之路 第四章 东西方的交流之路何其长 一、堂堂第一任出国大使竟是洋人小秘书 二、裂隙湘淮 三、对手的超越动作 第五章 困境下的努力 一、我的儿,能牺牲的,就是你了 二、左宗棠入关 三、两条路线的斗争从未停止过 四、都是腐败惹的祸
版权页: 冯桂芬说,在学习别人的办法时,如果这种办法看上去不对头(被认为是违背了古圣先贤的做法),我们都要毫不客气地学习它;如果办法对头,哪怕是我们今天瞧不起的“蛮人”“夷人”的做法,我们也要毫不脸红地立即学习它。只有这样的精神,我们才会走到自强的彼岸。 冯桂芬提出来的做法,说白了也就是谁对了学谁的,千万别要有什么思想顾虑。 但是,在那个年代,这是万万行不通的。所有的大清人,从上层当官的到普通百姓,从天天读书的知识分子,到田地里干活的老农,大家只认一个理,那就是咱们天朝大国的人,只学古圣先贤教给我们的真理,不会也不可能弯下大清子民高贵的腰来学习什么蛮夷人的做法。即使他们的做法是对的,也不能学。除非将他们转个弯,就像火药一样,说成是我们祖先发明的,元朝时传到欧洲去的。然而,机械制造之类的,如何转也转不到我们祖先的头上去了,毕竟,咱们的祖先加在一起于机械方面,也就四大发明,或四十大发明吧,相对于欧洲人的发明来说,那也太不够了。 冯桂芬认为,在四个方面,西方国家远远地走到了大清的前边去了。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英法等国那时已建立了合理配置劳动力的市场流通平台),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特别是煤、铁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君民思想的沟通渠道建设(英法等国上、下议院的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名与实的研究与开发(施政的理论与实路,科研成果的理论与实践应用)。 他认为,大清在这四个方面,就当时的条件,无论如何,在数年或十数年之内,是能够赶上西方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一点也不为大清泄气。他认为大清有一样东西,就足以把西方超过大清的那四个方面搞定,这个东西叫智慧,确切地说,叫经世致用的智慧。他认为,这是大清人的头脑中特有的,也是特别能战斗的。大清人只要运用起经世致用的智慧,就足以对这些事务方面进行革新,那一切也就能搞定了。 冯桂芬还提出了许许多多关于改革吏治的建议。他认为西方的竞争思想未必有大清的儒家思想好。他认为,大清要想向西方学到科学知识和技术,那就只有一个条件:在科举制度上进行重大改革。 或许正是由于冯桂芬的建议,或许是由于冯桂芬的思想影响力,总之,李鸿章才在1864年壮起胆子向恭亲王提出建议案:在考试制度中,为精于技术的考生开设新科。 即便如此,冯桂芬的思想也还是远远地走到李鸿章的前面去了。他对科举制度贫乏的考试内容大加抨击,认为这样的考试制度,对文人的前途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文人念了一辈子的书,腰也驼了,背也弓了,眼睛也近视了,手无缚鸡之力了,除了当官,能写上一手毛笔字之外,一样事都做不成。
《洋务大业》场面恢宏,语言诙谐,以通俗小说的方式,以戏剧演员的幽默,完成对洋务运动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