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编年史

乐黛云,金丝燕 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乐黛云,金丝燕 主编  

页数:

331  

字数:

293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文是为作者在2003年休整年期间举行的基金会中国合作伙伴北京会议《论文集》所写的序言。它试图从本书的材料出发+归纳出基金会在中国参与的本义。  主题关键词:历史;跨文化  地理关键词:中国;欧洲;法国  角色关键词:大学;非政府组织;国家;基金会  方法关键词:思想与提案传播;经验积累  本书是关于一个事件的记忆。这一事件,便是由中国文化书院乐黛云教授主持的中国合作伙伴与基金会历年参与这一合作的主要角色之间的一次聚会。聚会发生在基金会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刻,即在2002——2003年休整年期间。  何为基金会休整年(sabbatiale)?  那是每隔十年重复一次的时刻,期间基金会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回顾刚刚经历过的历史,在经年累月的紧张活动之后,从容地进行长时间——18个月——的思考,以便总结教训,并在确定新方向的同时获得一种新的冲力。  如果基金会确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把社会变迁的长远历史作为她工作的切人点,那么是否还真需要每隔十年变换方向。当然,变化并非为变而变,而是因为社会在演变,因为我们本身通过与合作伙伴的接触,每天学到很多东西,并应利用这些所学内存,去与新的合作伙伴接触交往。或使我们的行动方式发生变化。

内容概要

把本书主要献给逝去的时间、献给曾需要在2003年进行总结的随着岁月而积累和演变的事物。与一个前来评判我们的所作所为的专家的所谓中性的评估相反,总结只能是共同的。这儿的总结,也就是无论天晴还是下雨,也无论奔康庄大道,还是走曲折艰难的小路,曾始终与我们结伴同行的合作伙伴们聚集一起,在一个中途站歇脚、进食、恢复体力,同时返转身来共同观赏已经走过的路途。这也是为什么本书取名为“编年史”的原因。它叙述一段历史。它的主角是时间。一段时进程、有巧遇、有反复、有繁荣,也有主观性的历史,因为,同一历史的两个角色可以有那么多的诚意,而且他们的叙述是如此的不同,以致人们甚至可以怀疑他们是否曾真的共同经历过这一历史。  这是一次跨文化对话的编年史。虽然它只是成千上万其他对话中的一次,但我们却喜欢认为,它的持久、频繁和丰富程度都足以使它本身随之具有关于西方和中国跨文化对话的更普遍的教训。  我们希望通过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不断丰富的对话来建设这一世界;而中国人和欧洲人既相似,又不同;既是世界公民,又是不可缩减的两大文明的继承人。  本编年史自诩是这一宏伟冒险事业中的一粒石子。

作者简介

乐黛云,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l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主编。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之桥》、《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

书籍目录

序一/皮埃尔•卡蓝默序二/乐黛云 金丝燕前言第一部分 相互认识与相互理解 起步(AVE,DIV,APM) 跨文化研究院与FPH殊途同归 反思跨文化合作的空间 第一章1991:相遇广州;l993:蛇口会议  “文化双向认识的策略问题”国际研讨会  蛇口会议  “欧共体与中国:新经济前景”——澳门会议 第二章1993:丝绸之路新旅: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  丝绸之路文化巡回研讨会  “欧洲与中国——在探索普遍性中的误读”研讨会《独角兽与龙》 第三章 1995:世界社会峰会北京会议与亚洲会议宣言  反思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技术风险——维孜莱小组  世界社会峰会北京会议   “澳门,我们又来了!” 第四章 1996: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存——南京会议 相聚于中国江南名城南京 《文化:中西对话中的差异与共存》 顽石易朽,文墨永存 跨文化对话掀起高潮 1997:相聚维拉尔索——出版计划付诸实施 第五章《远近丛书》  计划的落实  出乎意料的华章  《远近丛书》首发式  从文学中走出的北国之冬   别出心裁的丛书  主题选择与跨文化阐释  《远近丛书》已出版及待出版分册明细表  读者群  选择作者  作者的自由和跨文化对话的性质  巴黎政治大学讨论《远近丛书》的圆桌会议  两位法国大学生对《远近丛书》的解读第二部分 中国参与世界事务——中国如何成为世界公民、第三部分 求同存异、协同共事、迈向集体智慧附录一 人类进步基金会的中国合作网络附录二 世界社会论坛的100个建议(选登)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相互认识与相互理解  起步(AVE,DIV,APM)  我们的合作始于1992年启动的三个项目:AVE(地球未来项目)。D1V(文化间项目)和APM(农民农业、社会与现代化)。当时的目标是与欧洲的两个基金会取得初步接触(跨文化研究院Transcultura和人类进步基金会FPH),之所以没有选择美国基金会,是想了解美国之外的地区怎样看待中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国怎样才能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农村地区的改革与发展?FPH和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政府改革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由  由此,中方决定参加AVE、DIV和APM三个项目。中方合作人员  关非没有隐忧。人类进步基金会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来说“听起来顺耳”,可它会不会把自己的理念(我们并不担心方法)强加给中方人员?另外,微小的不慎(一句或是一篇未被媒体妥善报道的讲话)会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为我们的中国朋友们不是在世外桃源悠然读书的文人,也不是独自冥思或是三五成群谈天论道的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着多方正式机构。当时陈越光和谢杨主持的SECM(中国农业现代化网络)——APM在中国有联系的全国性机构就有5个:  ——中国文化书院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村杂志社和700名乡村干部  ——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的期望非常明确:增进利于长期共同发展的深层互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编年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