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逢场作戏

庄雪婵,曾年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5月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庄雪婵,曾年  

页数:

251  

字数:

130000  

译者:

全志刚  

Tag标签:

无  

前言

庄雪婵是法国人,看名字,首先想到了金庸小说,应该是个轻功十分了得的东方奇女子。事实却是中学毕业,她才第一次来到中国。显然是次非同寻常的旅行,这位法国姑娘开始对东方产生兴趣,于是进巴黎东方语言学院学习,并得到一项奖学金去新加坡大学进修。1982至1984年,她在南京大学学习中国近代文学,恰巧这期间我也在那儿读书,理论上讲我们还是同学,不过从未谋面。她老公是中国人,看完了《逢场作戏》,我突然闹明白她是我朋友曾年的妻子。世界说大很大,说小,真不知说什么好。庄雪婵第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是《礼和中国摇滚乐》,这本书在西方曾经受到好评,因为我没见过,不敢在这乱说。能说几句的是《逢场作戏》,说老实话,我是带着看笑话的心情来阅读的,一个老外谈摇滚乐,或许还能胡扯几句,要议论中国的民间戏曲,难度也太大了一点。

内容概要

与我们习惯于用一种猎奇的观点来看待西方不一样,庄雪婵研究中国民间戏曲的功力深厚,完全是以人类学的视角,探讨它们与中国古代或当代社会的深刻关系。为了寻找日益衰败的“民间”,过去的许多年,庄雪禅去了不同地方,研究了不同戏曲种类,比如属于面具戏的傩戏,比如川剧的火把剧团,比如山西的蒲剧,比如皮影戏,她深入到了中国的乡村和小城镇,深入到了官方剧团的幕后,深入到了那些自主经营的剧团和戏曲爱好者中,比如对京剧票友的独特研究。

作者简介

庄雪婵(Catherine Capdeville—zeng)195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曾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习中文,后赴新加坡及南京大学学习。1984年6月,在南京生活了两年之后,她与曾年结婚,婚后两人定居北京。她先后在中国和法国工作多年,获得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人类学博士学位,研究

书籍目录

序《逢场作戏》前言石邮傩戏川剧:火把剧团黄河蒲剧皮影戏京剧票友后记让想象力飞起来的画面(代后记)致谢

章节摘录

插图:石邮傩戏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即中国新年期间,石邮村“跳”傩。这一地方礼仪的表现形式是打击乐伴奏的简短哑剧表演。这种演出是围绕着居住在傩庙里的傩神而组织的。在石邮,戏和礼就这样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还需指出的是,这一整套体系深深根植于该村当地的社会环境之中:在这里,根本没有任何神职人员,为了这一节庆活动,普通的农民组织起来。即使不在新年期间,傩的“宗教”也支配影响着该村的社会生活。傩戏“傩”是历史最为久远的汉字之一,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在《周礼》、《礼记》以及孔子的《论语》等典籍当中,也能找到这个字。在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前221年),一些被称为“方相氏”的巫士就从事一种名为傩的驱邪仪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敺疫”(《周礼》)。方相氏还负责在葬礼期间为墓地祛邪。在周期时他们主要有两项不可分割的职责:礼和戏。或者说,礼是通过如今被称作“戏曲”的形式表现的。

后记

摄影师曾年一直有些担心,怕这本书出版后被人当成是一本研究中国民间戏曲的学术书,吓退普通读者。取“逢场作戏”这个书名,他非常赞同。我甚至觉得,这四个字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处世哲学。在人世间好好地活着,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活得越久,越觉得如此。哲学家说,所有的哲学问题,最终都归结为一个:自杀。换一种说法,就是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活着有没有意思。大多数人,答案是肯定的,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满意自己的生活。好死不如赖活。而且,人对于经历生活的耐性简直是不可理喻的.有时候,我们需要用一种类似看戏或者演戏的态度活着。再长的戏,也就是台上那一会儿热闹,铆着一股劲就顶下来了。无论你的人生是华美的袍子还是破衣滥衫,上面是爬着虱子还是散发着香水味,也都难免会在规定时间内草草收场。不过,一个法国人能够意会中国人“逢场作戏”的生活况味,让我有些惊奇。记得曾年曾经用“书呆子”形容他太太,本书的文字作者庄雪婵女士。


编辑推荐

《逢场作戏》是庄雪婵编著的,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逢场作戏 PDF格式下载



挺意外的收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