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评传
2011-4
南京大学出版社
孙昌武 著
无
柳宗元是唐代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代表一代思想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在广阔的社会历史及其思想文化背景下,细致地介绍了柳宗元的一生经历,他的政能、文才;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他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历史观、文学思想以及宗教观等方面的理论成就和贡献。全书资料丰富,考证详明,论说透辟,可读性强,反映了当代柳宗元研究的新水平。
孙昌武,1937年生,辽宁营口市人。1961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教授。曾任营口师范学校、营口教育学院教员(1961-1979)、日本神户大学客座教授(1984-1986)、日本京都大学外国人研究员(1989)、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1993-1994)。著有《柳宗元传论》、《唐代古文运动通论》、《佛教与中国文学》、《诗与禅》、《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等。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动乱、中衰时代诞生的文化伟人
第二章 生平业迹与思想历程
一、家世与教养
二、求举与入仕
三、“超取显美”的新进朝官
四、“卓励风发”的革新斗士
五、十年南荒“系囚”
六、四载柳州循吏
七、遗著与资料
第三章 “天人相分”的自然哲学思想
第四章 客观演进的历史发展观念
第五章 重视“生人”的政治改革主张
第六章 关注现实的文学革新理论
第七章 尊崇佛教“统合儒释”
结语 柳宗元在思想史上的贡献与地位
人名索引
词语索引
文献索引
后记
版权页:以文才知名的柳宗元,在革新派的政权里当然要负责文字工作。他后来回忆说,自己是“以文字进身”①,“宗元无异能,独好为文章,始用此以进,终用此以退”②,可知他在革新事业的文书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推测,当时的诏命制诰有许多是他所起草的。而起草这类文件,直接关系到政令、人事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例如现存的《礼部为文武百僚请听政表》,就是在李诵病重、谣言四起的情况下所写的。因为李诵能否继续“听政”,关系到王叔文一派能否继续执政;如果李诵退位,王叔文也就失去了依恃。所以这篇文章就不是敷衍形式的官文书,而是在复杂的政治斗争背景下具有重要战斗作用的文献。这样的文章柳宗元还应写过不少,但改革失败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保存,今天已不能见到了。革新派执政是在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一派人物多是出身“微贱”的新进官僚,“暴起领事”。执政开始时的宰相有贾耽、郑殉瑜、高郢、杜佑四人,除了杜佑一人同情革新派之外,都是因循守旧的官僚;到三月才安排韦执谊一人人相;到七月,革新失败的大局已定,又有杜黄裳、袁滋为相。当时施行改革措施基本是绕过了相府这一正常的行政中枢的。《资治通鉴》卷二三六《永贞元年》条记述说:“(王)1丕寝陋、吴语,上所亵狎;而(王)叔文颇任事自许,微知文义,好言事,上以故稍敬之,不得如侄出入无阻。叔文人至翰林,而侄入至柿林院,见(宦官)李忠言、牛昭容计事。大抵叔文依侄,依忠言,忠言依牛昭容,转相交结。
《柳宗元评传》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