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读诗的艺术

[美] 哈罗德·布鲁姆(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3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 哈罗德·布鲁姆(等)  

页数:

340  

译者:

王敖  

Tag标签:

无  

前言

  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诗歌批评家们经常这样告诫读者,他们略带尴尬和气愤地重复这句老生常谈,并竭力维护这句话朴素到简陋的庄严,让它在真理和废话之间不断地经受考验。这是因为,诗歌在太多的时候被比喻成其他东西:时代的声音,文化的触须,政治的鼓点,民族的心跳,性别的面具,道德的盾牌。这并不是诗的损失,而是它拥有强大影响力的表现,是诗让类似的比喻成为可能。  然而,赫尔墨斯的飞行总有其变幻莫测的一面,最终让只相信上述比喻的人无法把捉。这是因为,诗的高强度语言会轻易跃过理论诠释的视野,并让各种批评理论自身内置的基本逻辑显得机械,容易磨损,缺乏跨时代作战的能力。感染人类千百年的诗篇很多,仍坚持把几个诗歌手法看作所谓后现代现象的人已经不多了。  在某些理论家们宣布“理论之后”的今天,我们并不会真的以为理论思维对诗无用,而是认清了一点:换个角度看,诗不是思想,但有助于我们理解思想的方式。

内容概要

  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诗歌批评家们经常这样告诫读者,他们略带尴尬和气愤地重复这句老生常谈,并竭力维护这句话朴素到简陋的庄严,让它在真理和废话之间不断地经受考验。这是因为,诗歌在太多的时候被比喻成其他东西:时代的声音,文化的触须,政治的鼓点,民族的心跳,性别的面具,道德的盾牌。这并不是诗的损失,而是它拥有强大影响力的表现,是诗让类似的比喻成为可能。然而,赫尔墨斯的飞行总有其变幻莫测的一面,最终让只相信上述比喻的人无法把捉。这是因为,诗的高强度语言会轻易跃过理论诠释的视野,并让各种批评理论自身内置的基本逻辑显得机械,容易磨损,缺乏跨时代作战的能力。感染人类千百年的诗篇很多,仍坚持把几个诗歌手法看作所谓后现代现象的人已经不多了。

作者简介

  王敖,文学博士,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耶鲁大学,著有《绝句与传奇诗》(2007,作家出版社)。

书籍目录

序 王敖读诗的艺术 哈罗德·布鲁姆济慈一首诗中的象征行动 肯尼斯·勃克围绕霍斯曼的一首诗 理查德·威尔伯阿特拉斯 齐别根纽·赫伯特托·斯·艾略特 特里·伊格尔顿切斯特顿的非虚构性散文 威·休·奥登《牛津轻体诗选》导言 威·休·奥登布罗茨基的随笔 约·马·库切刘易斯·卡罗尔 吉尔·德勒兹惠特曼 吉尔·德勒兹写平凡的大师:菲利普·拉金 德里克·沃尔科特约翰·克莱尔的Prog 谢默斯·希尼绿色的词语:约翰·克莱尔 海伦·文德勒约翰·阿什伯利的《一些树》 威·休·奥登

章节摘录

  地狱听见无法忍受的嘈杂,地狱看到  天堂从天堂中坠毁,惊恐的它想要逃走  可是严酷的命运,她把根基扎得太深  束得太紧……  ——自第867行  但霍斯曼并非基督徒,他是一个十足的伊壁鸠鲁主义的信徒,而且他的用典带有讽喻的意味,因为他笔下的雇佣军捍卫“上帝抛弃的”东西,而不是像那些忠诚的天使一样听从上帝的命令,跟随基督把堕落的天使打下天堂。所以我们在用典的问题上要学双份的课程:它确切吗?然后,正如在这首诗里,它本身带有修辞吗?  识别和诠释典故依靠的是读者的学养和机敏。托·斯·艾略特给《荒原》作的“注解”离谱得很有魅力,而且经常具有欺骗性,它们标示出一些典故同时也避开了另一些。他的名句——“我要在一把尘土中给你展现恐惧”——这明显出自丁尼生《莫德》里病态的主人公,他向我们喊道:“我的心是一把尘土。”  在更大的规模上,《荒原》全诗尤其是第五章《雷霆的话》接连不断地化用惠特曼的挽歌《当丁香花最近在前院开放》的内容。从惠特曼的“丁香花”一诗里引出了艾略特的丁香花和其他花卉,他的不真实的城市,他的三重自我,“总是走在你身边的第三个人”,母亲的哀悼,死去的士兵,以及更多的内容,但最典型的是松树林中的“隐士画眉”的歌唱。艾略特的“注解”指出这种鸟来自查普曼的《美洲东北部的鸟类手册》,这是有几分滑稽的逃避。  《荒原》里出自惠特曼的“丁香花”的典故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无法轻信它们是偶然巧合,甚至是“无意识的”征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读诗的艺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