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校长最需要的新理念

管向群 编 南京大学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南京大学  

作者:

管向群 编  

页数:

321  

字数:

335000  

前言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新世纪的前10年,既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果斐然、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的10年,也是我们推进教育理论创新、不断收获和收藏新的教育理念的10年。当今,“教育理念”一词风靡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新教育”等成为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成为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这些教育新理念,凝聚了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智慧,体现了他们的非凡勇气与真知灼见,记录了他们发时代之新声的开拓精神。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我国的教育必将迎来又一个改革发展的春天。未来10年的中国教育必将是精彩纷呈的教育。着眼于这样的历史视野,我们非常需要对已经收获或正在收获着的许多深刻、鲜活、富有生命力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教育新理念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梳理,非常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框架来对这些教育新理念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思考,非常需要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和留存这些活跃在实践领域的教育新理念。为此,我们邀请了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师、校长、教育专家和研究人员,组成《新世纪中国教育新理念》丛书编写组,对中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凝练教育理念的精髓,揭示教育理念的真谛,领略教育理念的魅力,展示教育理念引领下多姿多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绚丽画卷。

内容概要

本书在体例结构上通过“案例分享”、“编者旁白”、“方法点拨”等,为读者设置了各种学习情境;面对不同的教育问题,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编者与读者平等对话,读者与编者共同交流;在语言上也力求简明扼要、活泼清新。

作者简介

管向群,男,江苏海安人,哲学硕士,研究员。历任江苏教育报编辑部副主任,江苏省委高校工委宣传处、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处长,江苏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处处长,现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中

书籍目录

第一章 DiYiZhagn校长自身最需要的新理念 一 校长首先应是师者之师 二 校长是学校思想的领导者 三 校长是具有洞察力和前瞻力的发展者 四 校长是一位具有人文之心的服务者 五 校长是一位具有乐观之心的快乐者 六 校长是一位教育科研的研究者 七 校长是一位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 八 校长是一位协调专家 九 校长是一位具有创新之心的开拓者 十 校长是一位有气度的领导者 十一 校长是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 十二 校长应成为一位教育家第二章 DiYiZhagn校长治校最需要的新理念 十三 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十四 办学目标要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十五 永不放松的质量管理 十六 让你的管理趋向教育信息化 十七 让学校管理趋向精致化 十八 学校管理的实质就是刚柔相济 十九 善于优化校园物质环境 二十 让你的学校办出特色来 二十一 让你的学校品牌化 二十二 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第三章 DiSanZhang用人最需要的新理念 二十二 建设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 二十四 打造学校高效团队 二十五 提高学校中层干部的积极性 二十六 做个休闲校长 二十七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十八 激励,校长应持有的新理念 二十九 让教师拥有工作幸福感 三十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十一 校长要善于用人 三十二 校长要善于培养人 三十三 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 三十四 构建教师文化氛围 三十五 非理性管理:学校教师管理的新突破 三十六 学校管理的新思维——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第四章 DiSiZhang管理创新最需要的新理念 二十七 管理创新要求校长具备创新意识 二十八 学校管理创新呼唤现代校长观念的创新 三十九 学校创新需要管理机制的创新 四十 管理创新的基本保障: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四十一 管理创新的核心任务:校本管理 四十二 管理创新的动力源泉:学校文化管理 四十三 知识管理:学校管理创新的新维度 四十四 学校管理创新,要善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四十五 学校管理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十六 校长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管理创新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几十年的教育工作中,从来没有脱离教学实践。一直坚持既当校长又兼语文老师,既教书又当班主任,整个白天都用来做班主任工作,上课或听课。他一生的教育活动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校长应当深入教育教学的实际。  校长只有深入教学第一线,才能真切地掌握教学的最新动态,取得教育教学的发言权、指挥权。因此,校长首先姓“教”,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真正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成绩在一线体现。  学校工作专业性强、范围广、要求高,学校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取决于一校之长的教育理念、胆识、魄力和工作水平。因此,校长必须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是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方法的传递者,要比一般教师有更完善的知识结构,更全面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研知识。  作为校长除了需要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深入课堂、掌握第一手资料外,还要经常为教师举办讲座,展示方法、经验和成果。校长博学多才、思路开阔、善于接受新事物,工作就能开拓创新、多谋善断。最后要有强烈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古今中外无数杰出校长的实践证明,尽管每个人成功的具体途径千差万别,但是,渴望求知、勤奋学习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周恩来总理曾多次说过:“干到老,学到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人出生是开学,死了是毕业。”校长从事的事业是对未来的期待,因而学得越多,对事业越深,对自己的使命越是执著,就能创造性地完成时代赋予自己的光荣历史使命。  校长的学习包含理论的学习、多学科的学习、实践的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前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等等,要有强烈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凡是有所作为的校长,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供学习的机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校长要真正成为“师者之师”,必须读更多的书,向更多的人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他认为,教师知道的东西应比他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多二十倍、三十倍、五十倍……校长更应是勤奋学习、博学多识的榜样。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校长最需要的新理念 PDF格式下载



图书不错 正版 包装很好 印刷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