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家彼得
2012-4-6
南京大学出版社
[英]伊恩·麦克尤恩
255
孙仲旭
无
《梦想家彼得》是伊恩·麦克尤恩写给孩子的第一本书,讲的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彼得所做的白日梦。 正如作者本人在序言中所说,我们之所以喜欢儿童书,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读这些书时的快乐,这跟文学关系少一点,而跟爱关系多一点。麦克尤恩在写作和为他的孩子大声朗读《梦想家彼得》时,他开始觉得忘了伟大的儿童文学传统,为成年人写本关于儿童的书,用的是儿童也能理解的语言,这样也许更好。他希望它的主题——想象力本身——对那些拿起一本书的人来说,都有所参与。 在英美两国,《梦想家彼得》都是以带插图的童书形式出版,而在许多别的国家,是以较为严肃的供成年人阅读的形式出版。
伊恩·麦克尤恩(1948-),本科毕业于布莱顿的萨塞克斯大学,于东安吉利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麦克尤恩在伦敦定居,次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大奖。近年来,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在图书市场上创造越来越可观的销售记录,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孙仲旭1973年生,199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外文系,现供职于广州某航运公司,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已出版译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门萨的娼妓》、《有人喜欢冷冰冰》、《麦田里的守望者》、《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等十四种。安东尼·布朗,1946年生于英国谢菲尔德郡。他从小就喜欢艺术,经常跟着父亲一起画画,后来进入哈瑞·都柏朗的利兹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课程。安东尼·布朗毕业后在曼彻斯特皇家医院工作,曾为一些医学书籍做插图。而最终,他投身于自己热爱的“真正绘画”,并在绘本创作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殊的经历打造了安东尼·布朗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一方面,医学插画的创作经验使他的绘画细腻写实,绝不粗疏;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超现实主义画家玛格丽特的影响,他往往在利落的构图、鲜明的色彩、戏剧性的画面中蕴藏“神奇而幽默的元素”:在种种精彩绝伦的构想中,他的作品时而冷静沉着,时而幻想浪漫,时而风趣可爱,时而韵味悠长。总之,他的绘本总是不时地给人新的发现和惊喜,让读者在反复的阅读和品味中感受无尽的乐趣。令人感动的是,大师安东尼·布朗不仅具有天才的艺术思维,还怀有热诚的心灵。他的创作勇于反映现实,关注家庭生活、亲子关系,以及女性主义、弱势群体等这些社会主题。更可贵的是,他能够深入观察和把握儿童的特点,体会并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努力呈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经常能够帮助孩子们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安慰,从而获得希望和快乐。安东尼·布朗的作品很多,著名的《大猩猩》、《我爸爸》、《我妈妈》、《我喜欢书》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而一只经常出现其中的小猩猩威利也已成为了经典的绘本形象。安东尼·布朗在绘本领域所获的奖项更是耀眼夺目——凯特·格林纳威奖、科特·马希拉奖,以及德国绘本奖、安徒生大奖、荷兰银画笔奖等,这使安东尼·布朗这个名字广为人知,异常响亮。
从记事起,彼得就跟妹妹共用一个房间,多数时候他无所谓,凯特还行,会让他笑。还有一些晚上,彼得从噩梦中醒来,挺高兴房间里另外还有一个人,即便那是他七岁的妹妹,在跑进彼得的梦中追赶他的红皮肤、身上有黏液的动物面前,一点都不顶事。他醒来时,那些怪物就溜到窗帘后面,或者钻进衣橱。因为凯特在房问里,让他在下床并全速冲过楼梯平台时,就是有那么一点点容易了。 可是也有些时候,他的确不乐意跟人共用一个房间,凯特也是。有过一些漫长的下午,他们互相惹得不高兴。小吵变成人吵,人吵变成打架,真的是拳头打、指甲抓、扯头发那样打架。冈为彼得大三岁,大打出手时,他估计自己会打赢。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确实能打赢,他可以一直拿得准先哭的会是凯特。 但是那真的能称得上打赢吗?凯特会憋住气用力,让她的脸变成熟透的李子那种颜色。然后,她只用跑下楼给妈妈看“彼得干的好事”。要么她可能躺在地上,喉咙咯咯作响,让彼得以为她快死了,他就得跑下楼叫妈妈。凯特也会尖叫,有一次,她正大肆制造噪音时,有辆经过这幢房子的小汽车停了下来,一个忧心忡忡的人下了车,抬头盯着睡房的窗户看。彼得当时正好往外看,那人跑过院子重重地敲门,他很肯定里面正在发生可怕的事。的确是,彼得借了凯特的什么东西,她想要回去。马上! 这种时候,惹上麻烦的会是彼得,最后占上风的还是凯特,彼得是这样看的。他生凯特气时,揍她之前就得仔细想好。经常,他们划一条想象的线,从门开始,把他们的睡房一分两半,这样他们就相安无事。凯特在那边,彼得在这边。这一边,是彼得的绘图桌,他的一个软体玩具一只弯脖子的长颈鹿,化学、电动和印字的用具——这些从来没有盒盖上保证的那样好玩,还有铁皮箱,他的秘密全藏在里面,凯特总是想把它打开。 那边是凯特的绘图桌,她的望远镜、显微镜和磁铁用具——那些的确跟盖子上的图片保证的一样好玩,在她那一半房间里,别的地方全是玩具娃娃,它们一溜坐在窗台上,腿随随便便吊在那儿,它们悬悬乎乎地搁在她的衣柜上,躺卧在衣柜镜子上方,坐在一辆玩具婴儿车上,挤得像坐地铁上下班的人,受宠的那些跟她的床挨得近一点。它们颜色各种各样,从锃亮的黑鞋油颜色到煞白,不过大多数都是鲜艳的粉红色。有些没穿没戴的,有些只穿戴一件:一只袜子,一件T恤衫,或者一顶无边帽。有几个打扮得齐齐整整,穿着有饰带的舞会晚礼服、带蕾丝边的上衣、有拖尾丝带的长裙。它们个个都很不一样,可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同样睁大眼睛、不眨眼地怒目而视。按说都是婴儿,可是眼神让它们漏了馅,婴儿从来不会那样看人。彼得在经过那些玩具娃娃时,感觉它们在看他。他走出房间后,怀疑它们在议论他,六十个都在。 不过,它们从来没有伤害过彼得,只有一个他很讨厌:坏玩具娃娃,就连凯特也不喜欢。她害怕它,怕得不敢把它扔掉,以防它会半夜回来报复。你扫一眼就会知道它是个坏玩具娃娃。它那种粉红色,从来不会有哪个人长成那样。很久以前,它的左腿和右胳膊被连根扯掉了,从它坑坑洼洼的颅骨顶上,长出了一束茂密的黑头发。它的制作者想给它一个甜甜的微笑,可是肯定是模具哪儿出毛病了,因为那个坏玩具娃娃总是嘲笑地噘着嘴,皱着眉头,好像在努力琢磨世界上最卑鄙的事。 所有这些玩具娃娃中,只有坏玩具娃娃既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坏玩具娃娃只不过是“它”。它没穿戴什么,坐得离凯特的床尽可能远,在一个书架上,它从那儿居高临下地看着其他玩具娃娃。凯特有时把它拿到手里,想喃喃地说话来哄它,可是从来都是没过多久,她打个机灵,赶紧把它放回原处。 他们记得的时候,那条无形的线效果挺好。他们要去到对方那一半时,得先申请。凯特不能去偷看彼得的秘密箱子,未经请求,彼得也不能动凯特的显微镜。这样安排挺好的,直到一个下雨的星期天下午,他们吵了起来,是最厉害的那种,关于那条线究竟应该划在哪儿,彼得很肯定这条线离他的床更远一点。这一次,凯特不需要憋成紫色或者装死或者尖叫,她用坏玩具娃娃打了彼得的鼻子一下,拎着娃娃一条粉红色的胖腿抡向彼得的脸。结果是彼得一边哭一边跑下楼。他的鼻子并不是很疼,可是在流血,他想好好利用这次机会。他赶着下楼时,用手背把血抹了个满脸花。等进了厨房,他扑通一下倒在妈妈面前的地板上,又是嚎啕大哭,又是呻吟,又是身子乱扭。果不其然,凯特有麻烦了,麻烦大了。 ……
无
梦想家彼得
修订译本
装帧很喜欢。内容未细看。
听说这个新版的精装本是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