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习周恩来精神读本

江苏省委宣传部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江苏省委宣传部  

页数:

298  

字数:

194000  

前言

周恩来同志是全党全国人民一致公认的楷模。他的卓著功勋、光辉品德、崇高精神,对全国人民具有永久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在中小学以至高校开展创建“周恩来班”,用伟人周恩来引导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它方向正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当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文化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抓手。现在,全国许多省、市都在开展这项创建活动,江苏作为周恩来的故乡,是这一创建活动的倡导省份和搞得比较好的省份。 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以“研究周恩来、宣传周恩来、学习周恩来”为己任。和有关部门一起在学校开展创建“周恩来班”活动,正是为了宣传、学习周恩来。早在2006年,省周恩来研究会就会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开展创建“周恩来班”活动的通知》;2010年,研究会又会同这三个部门在中小学命名了60个“周恩来班”。现在,创建活动正在全省许多中小学蓬勃开展,有些高校也开展了这项活动。由于指导思想明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并且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实际,所以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开展创建“周恩来班”活动,学习是基础、活动是支撑、结合是途径、践行是目的、机制是保证。青少年要以周恩来为楷模,必须知道周恩来一生的光辉历程、骄人业绩,而且还要了解他的思想品德、君子之风、人格魅力,即为人们所称道的“周恩来的精神”。我们学习周恩来,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周恩来的精神”;我们缅怀周恩来,最重要的就是发扬光大“周恩来的精神”。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精炼而权威性地概括和阐述了“周恩来的精神”的六大内涵,这就是: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现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始终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集中表现为他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始终顾全大局、光明磊落,集中表现为他高度珍视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精神;始终实事求是、严谨细致,集中表现为他求真务实的精神;始终虚怀若谷、戒骄戒躁,集中表现为他谦虚谨慎的精神;始终严以律己、廉洁奉公,集中表现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为了给全省创建“周恩来班”的青少年们提供学习周恩来精神的材料,我们会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编写了这本书,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从中吸取有益的知识营养。 学习周恩来的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理想和志向,并对党的事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也不动摇。这对将来肩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任的青少年一代来说,殊为重要。 学习周恩来的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主人”的观点,长大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公仆和勤务员,时时刻刻心系人民,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帮群众之所需。 学习周恩来的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从小懂得维护团结的重要性。要以周恩来为榜样,把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一生光明磊落,讲党性不徇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反对任何派别思想、小团体习气、地方主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不搞小圈子、小集团。 学习周恩来的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善于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可能性结合起来,即做到革命胆略与求实精神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学习周恩来的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真诚地与人交往,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发挥他人的聪明才智,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 学习周恩来的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毕生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经常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在精神生活方面把身心放在事业上,在物质生活方面知足常乐,弘扬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美德。 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和实现现代化的重任落在你们身上。衷心祝愿全省创建“周恩来班”的活动越搞越好。 衷心祝愿青少年读书明理、长知识、增智慧,衷心祝愿青少年一代更加茁壮地成长!

内容概要

  学习周恩来的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理想和志向,并对党的事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也不动摇。这对将来肩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任的青少年一代来说,殊为重要。

书籍目录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信仰坚定、理想崇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
1.初学涉志
2.“大江歌罢掉头东”
3.“五四”洗礼
4.创办“觉悟社”
5.“当信共产主义的原理”
6.组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7.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8.组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9.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10.“南京,我们一定要回来的!”
11.转战陕北
12.“不能叫党委‘靠边站’!”
13.“二月逆流”的“总后台”
14.妥善处理“九·一三”事件
15.批判极左思潮
16.最后的嘱托
二、顾全大局、光明磊落,高度珍视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精神
17.“把毛泽东请回来”
18.遵义会议上的重要作用
19.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
20.代表党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21.延揽各方仁人志士
22.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
23.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
24.挺身而出保陈毅
25.全力保护钱学森
26.心细如发护小平
三、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
27.为了黄河两岸的军民
28.“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29.起草《共同纲领》”
30.签发《开国公告》”
31.为人民管理政府
32.“蓄泄兼筹”治淮河”
33.粮食调度的“总指挥”
34.奔赴邢台抗震第一线
35.帮助钱学森回国”
36.介绍程砚秋入党
……
四、实事求是、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精神
五、虚怀若谷、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精神
六、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风范长存,光照人间
后记
本书引用和参考的主要书目

章节摘录

淮安,是苏北大平原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地处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畔,这里又是京杭大运河和千里淮河的交汇之地,交通便捷带来市面繁荣、文化发达。 1898年3月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三日)清晨,一代伟人周恩来就诞生在淮安城内驸马巷中段的一所宅院里,现在的地点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7号。 周恩来的祖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因为他祖父周殿魁在淮安当“师爷”,晚年又做过很短一段时间的淮安府山阳县(1914年改为淮安县)知县,所以全家就迁居到了淮安。 周恩来的父亲叫周邵纲,是兄弟四人中的老三;生母姓万,小名冬儿,是淮安府清河知县(后改为淮阴县)的女儿。由于他父亲没做什么官,又无田产,所以自周恩来的祖父去世后,家境逐渐衰落。 周恩来的小名叫“大鸾”。不满一岁时,他的四叔父周贻淦得了重病,又无子女,心里很难过。为了使周贻淦在去世前得到一点安慰,周恩来的父母便把自己的孩子——大鸾,过继给周贻淦为子。所以,周恩来的幼年,是由年轻守寡的嗣母——四叔母陈氏带在身边抚养的。周恩来称陈氏为“娘”,而称他的生母为“干娘”。 陈氏性情温和,待人诚挚,办事细心,又知书达礼,在诗、文、书、画上有一定的修养。她对周恩来十分爱护,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对他的抚养和教育上,不仅教他识字、背诗,还经常给他讲述家乡名贤——历史名将梁红玉、关天培和文化名人吴承恩、吴敬梓、汪廷珍等人的爱国爱民、反贪抗暴、清正廉洁、潜心于学的事迹和故事。在保存下来的周恩来的两篇早期作文《射阳忆旧》、《巾帼英雄》中,就记述了他对有关两淮人物的认识和感受。四十年后,周恩来曾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1904年,六岁的周恩来随同父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住到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河区)居住,并到外祖父的家塾里读书。由于他有良好的学前教育,外祖父家又藏书丰富,所以勤奋好学的周恩来在这段时间内读了不少史书、小说。他所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西游记》。 俗话说:“幼学如漆”。嗣母的教育、家塾的启蒙、大量课外书籍的阅读,在周恩来的幼小心灵里树立了活生生的榜样,对他性格、品行的形成和文化的修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 周恩来乳母蒋江氏,是位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她告诉周恩来从播下稻谷种子到舂大米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瓜是怎么用瓜籽种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不走路,总是让人用黄包车拉着走,等等。周恩来曾说过:“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我大公无私。” 在周家的宅院里有一眼井,井边有一块不大的菜地。幼年周恩来经常跟随乳母在那里学习种菜、种瓜和种向日葵。在最初的劳动实践中,他悟出了嗣母教他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和劳动人民的伟大。 1910年初,刚满12岁的周恩来,随堂伯父周贻谦来到了千里之外的东北小城铁岭。周贻谦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之子,周恩来称他“三伯父”。 三伯父在奉天(今辽宁省)度支司(相当于财政局)俸饷科任科员,生活较为安定,自己没有子女,就让周恩来到铁岭最好的银冈书院(初级小学)读书。平时,他不忘言传身教,让侄儿明白爱国爱民的道理。 周恩来在银冈书院读书的时间并不长,但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很大。上新式学堂,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正如他后来所说:“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开始读革命书籍,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 在银冈书院读书没多久,周恩来就转到奉天(现在的沈阳市)第六小学学习。日俄战争后,东北已成为日本侵华的重灾区。奉天第六小学是一所新式学校,不仅课程设置使周恩来耳目一新,而且这儿的老师也很特别:他们经常向学生讲述时事新闻,国家危难;还常常讲一些民族英雄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特别是历史教员和地理教员,经常向同学们推荐革命党人邹容、章太炎的文章,介绍“同盟会”的刊物。在老师们的影响下,周恩来开始同情革命,萌发了爱国的进步思想。 在这段时间,周恩来不仅注重阅读革命书刊,还十分注重到社会实际中去学习。 1911年暑假,周恩来与几位同班同学一起到城外游玩。有位姓何的同学,他的爷爷叫何殿甲,是位私塾先生。别看他年老,又是教私塾的,但他的心中充满着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这位老先生也跟随同学们郊游,还带领大家参观日俄战争旧址。他一边指指点点,一边悲愤地说:“在那场战争中,日俄两国军队从旅顺口一直打到奉天。他们沿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辜的中国人受尽了灾难呀!” 日俄战争旧址,三伯父曾带周恩来参观过,留下过很深的印象。现在听何老先生这一说,不由得愤怒地吼道:“日本人和俄国人打仗,怎么打到我们中国来了,真是欺人太甚!” 何老先生听了这番话,心中暗喜——他觉得眼前这位英俊少年不同凡响。 参观结束后,何老先生让孙子邀请周恩来到家里作客。周恩来高兴地答应了。 到了何家,老人按捺不住激愤的心情,当即铺纸磨墨,奋笔疾书,写下一首《登东山歌》,赠送给周恩来。歌日:“登彼龙山兮山巅,望彼河水兮潺潺。忆甲辰年兮神往,想日俄战兮心酸。吾已生于斯兮长于斯,恨不能翱翔兮五湖烟。今吾老兮有何志愿?图自强兮在尔少年!” 捧读老人的诗篇,周恩来心潮难平,流下了激愤的泪水,不由地轻轻唱起当时在东北爱国人士中流行的歌曲《何日醒》。他嘴里唱着,心里已立下誓言:一定要为赶走帝国主义、振兴中华而读书!P5-8

后记

出生于江苏淮安的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全党楷模。 弘扬和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对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省中小学和部分高校正在蓬勃开展创建“周恩来班”活动。2010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联合表彰了60个“周恩来班”。为了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我们编写了《学习周恩来精神读本》,为创建“周恩来班”提供一本辅助读物。 本书是按照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中提出的周恩来同志的“六种精神”进行编写的。书中,部分引用了2005年4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全党楷模周恩来》一书中的书稿。第42节《七亿人民的好管家》,则引用了天地出版社《周恩来的故事》中一篇原文,作者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安建设。 本书从策划到成书经历了两个阶段。参加第一阶段策划和编写工作的有:司云胜、秦九凤、颜煦之。唐茂松、石启忠;参加第二阶段策划和编写工作的有:朱同广、陈凤楼、张开明。全书由朱同广负责统稿。最后由俞敬忠、周琪、韩松林、胡金波、张国梁审阅、定稿。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本书的疏漏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表由衷的谢忱! 编者 2012年4月


编辑推荐

学习周恩来的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善于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可能性结合起来,即做到革命胆略与求实精神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学习周恩来精神读本》(作者朱同广)是按照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中提出的周恩来同志的“六种精神”进行编写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学习周恩来精神读本 PDF格式下载



周恩来,学习的榜样!**的典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