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艺术

刘承华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承华  

页数:

336  

字数:

38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刘承华等编写的《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艺术——江苏地区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以四章篇幅,分别研究了虞山琴派的历史文化生态,金陵琴派的历史文化生态,广陵琴派的历史文化生态,以及江苏地区琴派的现实文化生态。

书籍目录

总论 江苏地区琴派兴替的历史文化机制
一、江苏南部地区的文化属性
(一)吴文化形成时的北方渊源
(二)吴文化发展中的南北融合
二、江苏地区琴派的标志和条件
(一)琴派形成的内部因素
(二)琴派兴盛的外部条件
三、琴学中心的转移及其原因
(一)琴学中心的频频转移
(二)琴学中心频频转移的历史机制
第一章 虞山琴派的历史文化生态
一、虞山地区的人文生态系统
(一)虞山地区的自然生态状况
(二)虞山地区的人文生态状况
(三)自然一人文的生态系统
二、虞山琴派形成的文化生态机制
(一)虞山琴派的渊源及其转换
(二)虞山琴派形成中的文化依托
(三)虞山琴派盛衰的文化原因
三、虞山琴派特色的文化生态因素
(一)虞山派琴艺发展及其人文因素
(二)虞山派风格构成及其人文因素
(三)虞山派曲谱传承及其人文因素
(四)虞山派理论创新及其人文因素
(五)虞山派历史影响及其人文因素
四、虞山琴派对当地文化生态的影响
(一)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
(二)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
(三)对社会结构与机制的影响
第二章 金陵琴派的历史文化生态
一、金陵琴派历史钩沉
(一)金陵琴派的历史之谜
(二)金陵琴人群体历时扫描
(三)从相关谱本考察看其传承脉络
(四)金陵琴派隐而不彰的原因
二、金陵琴派兴盛的文化生态机制
(一)源远流长的琴艺传统
(二)都城地位有利于琴事开展
(三)文化包容性酝酿出独特风格
三、金陵琴派艺术特征及其文化成因
(一)《五知斋琴谱》中的金陵琴派
(二)“整合出新”的文化特质
(三)“参序有节 、抑扬有纪”中的“顿挫”之意
(四)“促节 繁声”中的“淫哇”之音
四、金陵琴派对当地文化生态的影响
(一)对金陵城市气质的影响
(二)对金陵艺术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对金陵社会精神生态的影响
第三章 广陵琴派的历史文化生态
一、广陵琴派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一)广陵琴派的形成与发展
(二)广陵琴派的活动方式
(三)广陵琴派在古琴音乐史中的地位和特点
二、广陵琴派生存的文化环境
(一)扬州自然环境和人口、民族对广陵琴派的影响
(二)扬州经济、政治环境对广陵琴派的影响
(三)扬州思想学术氛围对广陵琴派的影响
(四)扬州文化艺术状况对广陵琴派的影响
(五)相关古琴活动对广陵琴派文化生态的影响
三、广陵派琴乐美学思想及其文化内涵
(一)广陵琴派的琴乐本体论及其文化渊源
(二)广陵琴派三个主要审美范畴及其文化内涵
(三)文人琴和艺人琴两种理念的融合及其文化意义
四、广陵琴派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成因
(一)广陵派琴乐形态的文化成因
(二)广陵派琴乐风格的文化成因
五、广陵琴派对扬州文化生态的影响
(一)以琴载道,影响地域文化精神
(二)古琴对其他文艺形态的影响
(三)丰富和提升了扬州文化的内涵
第四章 江苏地区琴派的现实文化生态
一、广陵琴派的现实文化生态
(一)广陵琴派在现代的重新崛起
(二)广陵琴派当前琴艺活动状况
(三)广陵琴派的当前文化生态分析
(四)广陵琴派对当代古琴艺术发展的影响
二、金陵琴派的现实文化生态
(一)“新金陵琴派”在近代
(二)当前南京地区民间琴事活动
(三)当前南京地区高校琴事活动
(四)南京古琴现状的文化生态分析
三、虞山琴派的现实文化生态
(一)虞山琴派在现代的重新崛起
(二)虞山琴派的当前活动状况
(三)虞山琴派的当前文化生态分析
附录 探寻历史上的金陵琴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另有一篇琴论《琴声十六法》,列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分别论之,虽较多地借鉴了徐上瀛的《谿山琴况》,但也有他自己独到的视角,体现了他在理论上的较高修养。庄臻凤和韩昌关系密切,为之所称赏。庄也常对人赞扬韩昌的琴艺,认为比自己高明,谈及韩昌身后的凄凉景况,常“相为流涕”。毛稚黄在《琴学心声》序中写到庄与韩昌的交好之情。庄臻凤好以“白下”来标示自己,故而我们也用“白下派”来标示后期金陵派。庄氏是后期金陵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蒋兴俦(1639~1696年),字心越,浙江金华人。幼年出家,后为杭州永福寺住持。他的琴学受之于庄臻凤、褚虚舟。公元1677年受寓日高僧澄一之请,东渡日本,1692年任水户岱宗山天德寺(后改名为寿昌山祗园寺)住持。去日本时,他带有五张琴以及当时较流行的《松弦馆琴谱》、《理性元雅》、《伯牙心法》、《琴学心声》和自己撰写的《谐音琴谱》,将中国的琴艺传到日本,培养了不少日本琴人,著名者有人见竹洞、杉浦琴川等,开启了日本琴学。据《琴社诸友记》所载,东川的琴生多达一百二十人。蒋兴俦的琴艺传播海外,从某种意义上可看作是金陵琴派的传承支脉。(井上竹逸《随见笔录》、香亭迂人《七弦琴之传来》)。他在日本受到广泛的尊敬,人们称他“东皋禅师”。 林仁,福建同安人,得庄蝶庵(庄臻凤)指法,节奏古雅,为人清介,虽贫,不干于世,提督施世骠建节厦门,延教其子。 3.金陵女性琴人群体 明清交替之际,秦淮歌女及一些贵族大户的千金习琴,使得金陵出现女性琴人群体,她们多与文人雅士交游,深受其熏陶与影响,偏重琴歌结合,好创作填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艺术 PDF格式下载



挺有内容的一本书,值得买了


本研究细致。值得拥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