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梁章钜评传

欧阳少鸣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欧阳少鸣  

前言

选择梁章钜作为研究对象和社科规划项目的申报选题,始于六七年前,主要原因是基于梁章钜作为一个学者、文学家、诗人所具有的成就与价值,以及学界对其刚起步的研究之间的不对称。当然,还有鸦片战争前后,作为一个活跃在政坛和文坛的重要人物,梁章钜本身所蕴含和折射出时代风云的象征意义。 梁章钜是清代颇有建树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和文学家。林则徐在为其所作的《墓志铭》中记载,梁章钜所著的著作共计70多种,800余卷之巨。梁章钜一生与书为伍,苦读不懈,笔耕不辍。从20余年的受业阶段,到近40年的从政宦程,梁章钜都与诗文相伴,不停耕耘。林则徐称其著述之巨为有清一代“仕宦中著撰之丰无出其右”,是“卓然当代伟人”! 梁章钜著述卷帙浩瀚,内容极其丰富,题材也相当广泛,所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考证实录、笔记丛谈、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诸类,取得了常人所难达到的成就,多部著作和研究或是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或是旁征博引,集其大成,成为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其《楹联丛话》是楹联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梁章钜第一个将联话与诗话、词话一道等同看待,纳入研究的视野,提高了楹联及其研究的地位。其《称谓录》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该书搜罗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他认为必须“诲人宗旨,以立宏富,引证详博,弥补了我国历史上没有称谓专书的空白。梁章钜的笔记创作堪称是清代笔记成就的一个典范和杰出代表。梁章钜诗话的研究与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被视为区域诗话的经典代表。梁章钜的诗歌创作数量繁富,不仅记录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而且折射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近代的风云变幻。 梁章钜的仕宦与著述时期,恰逢鸦片战争爆发前后,封闭的国门被打开,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转型阶段,由于梁章钜身处当时政坛与学术的前沿方阵中,弄潮于嘉庆、道光时期的经世致用思潮产生巨大影响之时,相交于纪昀、翁方纲、阮元、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新旧人物之中,折冲于朝廷与地方的重大时务之间,凡此种种,又无不与梁章钜各个时期的著述相结合、相交错。 近年来,梁章钜的学术、文学成就以及思想已经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点校、影印了不少梁章钜的著作,国内已有专家学者开始对梁章钜的学术与文学艺术成就作出介绍与评述。但是,梁章钜的著作还有相当部分没有整理出版,对梁章钜的研究总体来看还处于基础性的状态和起步的阶段。因此,相对于梁章钜在学术与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梁章钜现象的研究可以说还有着相当巨大的延伸空间和拓展深度。 本书以“评传”的方式,对梁章钜的身世、学术与文学成就进行研究,相信会有助于对近代学人、近代的文化思想以及福建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同时,透过对梁章钜这一个案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展现鸦片战争前后的时代精神风貌以及闽省地方的风俗与学风。如果这两个目的能够达到的话,笔者于此所付出的辛劳也就值得了。

内容概要

《梁章钜评传》讲述梁章钜是清代颇有建树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和文学家,他一生勤于著述,卷帙浩瀚,内容题材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考证实录、笔记丛谈、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诸类,其著述之丰,在清代罕有其匹。他的许多著述填补了不同领域的空白。他的诗文创作记录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也折射出鸦片战争前后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这部评传勾勒了梁章钜生平经历,评述了他不同时期主要创作、著述和思想演变。通过对梁章钜一生历程的形象解读,对进一步了解近代学人、’近代文化思想以及福建地方文化也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欧阳少鸣,福建省福州市人,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于福州广播电视大学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务处处长。长期从事文学、古代文化和教育管理科学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书香世家绵延十五世求学应试无畏荆棘路 第一节书香绵延世代耕读嘉言懿行是则是效 第二节艰苦求学受教名师尝思奋飞致用于世 第三节应试之路曲折漫长才华理想终当破茧 第二章山城执教著述发轫一代名臣学人其来有自 第一节家居赋闲执教山城书香沁人孤云出岫 第二节《南省公余》《长乐诗话》《南浦诗话》笔记诗话于此发轫 第三节耽风雅吟诗酒藤花诗社诗人兴会 第三章京城为官翁门弟子公务之余忙著述 第一节京城为官当值军机勤勉于事守默迂 第二节翁门弟子广交师友宣南诗社展才识 第三节辛勤用力重加勘汇《枢垣记略》开新制 第四章久积才望执掌藩郡心牵民瘼彰显政绩 第一节治水疏浚施展抱负经世致用 第二节修葺书院沧浪亭旁濯缨濯足 第三节千里滔陆奋力救灾展现仁心 第五章黄楼休养东园诗酒故里休憩不停生辉之笔 第一节辞归故里黄楼东园暂歇身心 第二节秋潭荡波修志纷争难言对错 第三节两部诗话金针度人评析精当 第四节《退庵随笔》毕生思索箴言惠人 第六章查禁鸦片除弊科场狼烟岁月诗笔纵横 第一节再度出山巡抚广西查禁鸦片除弊科场 第二节狼烟岁月驰骋桂沪不辞辛劳抵御外夷 第三节《文选旁证》旁搜繁引沉博富美集其大成 第四节《楹联丛话》楹联巨子开创新制再辟新境 第五节《三管诗话》新枝硕果新的地域继往开来 第七章古稀之年浪迹江湖笔记大师再赋新篇 第一节古稀之年浪迹江湖思念故里心忧天下 第二节《雁荡诗话》《闺秀诗话》弥健之笔别出新意 第三节《归田琐记》《浪迹丛谈》笔记精华堪称典范 第四节《称谓》巨著稽古征今博大精深耀人心目 第五节人生印迹政事民生心胸所蕴诗笔纵横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父母的严格教诲,使得梁章钜自幼便养成了喜好读书的性格。但是,梁章钜的母亲王太夫人在梁章钜10岁的时候便去世了,这使得梁赞图在担任父亲的角色之外,还得担负一份母亲的职责。粱赞图在福州设馆授徒,奔波往返,最主要的目的是以舌耕来维持当时还是比较清贫的家庭。在梁章钜的著作中,记载了许多父亲对他教育的片断,如“章钜少承庭训,先资政公每作书,必为章钜讲明其义。尝自署书室日:‘四勿斋’,谓‘无益之念勿起,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言勿说,无益之物勿食’也。每为人书楹帖,必用格言。谓章钜日:‘人来乞书而不以格言应之,即所谓无益之事也。’一日与先伯父奉直公为人分书楹帖,先伯父书一联云:‘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只看花。’公亦书一联云:‘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科名始读书。’呼章钜语之日:‘汝知此两联意义之深厚乎?汝伯父所书,乃涉世良方;我所书,乃自修要旨也。’终身用之不尽矣。”“通行楹帖有云:‘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先资政公最喜述之,谓章钜日:‘此是经训,非仅楹联而已。’又集《四书》语示章钜日:‘敏则有功公则说,淡而不厌简而文。’此两语学古服官,淑身涉世皆宜,亦可当座右铭也。”由此可见梁赞图对少年梁章钜的教育是随时随地的、融汇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且用心良苦。在这一段的时间里,梁赞图对粱章钜的教育严格细心,同时为梁章钜的学业打下了相当好的基础,还督促他立下远大志向和抱负,对他进行修身立志的教育。 从乾隆四十九年到五十年的两年时间里,梁赞图经历了丧偶和丧父的双重打击。人生并不得意的他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秋为厦防郡丞汉军刘公的延请前往厦门为其课子,年方11岁的梁章钜也随往读书。由于这一年的年末,爆发了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林爽文起义,这个起义前后持续了两年,直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才被镇压下去。那段时间,厦门成了清廷驰援台湾的前线,军兴孔急,道梗不得归,粱章钜父子在厦门一住就是两年,一直到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冬才回到福州。 战乱并没有影响梁赞图、粱章钜父子的正常生活,在厦门期间,梁赞图开始亲自指导梁章钜进行八股文的学习,以为今后的举业之路奠定基础。在厦期间,梁章钜也并非一味埋首苦读,足不出户,毕竟他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天气晴好之时,还随父亲及父亲的知交一起游历厦门岛各岩洞,饱览鼓浪屿之胜景。书斋外的情景对少年梁章钜是很有吸引力的。当时同游者中多是父辈的同里先达,且都文采斐然,不仅在福州地区,乃至在福建都享有不小的名气,如郑光策、何西泰、林雨化、张经邦等人。这些先达的品行与文采,不仅让少年的梁章钜景仰不已,也对他的性情、气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些前辈中,郑光策对梁章钜的影响无疑是最大、最为深远,这是因为郑光策日后不仅成为了梁章钜的恩师,还成为了梁章钜岳丈。梁章钜日后曾说,自他受业于郑光策之后,“始知向学,前后凡十载,获益良多。” 郑光策(1755—1804年),闽县人,初名天策,字宪光,一字琼河,中年因病足濒死,复生后自号苏年。郑光策年少失怙,家道贫寒,与弟郑天衢奋力苦读,互为师友,有“二难”之称。郑光策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举,名列第二,而这一年主持福建乡试的是朱琏,郑光策成为了这位朱文正公的人室弟子。次年,郑光策又联捷成进士,但未获馆选,退就吏铨。郑光策仍下帷苦读,并加入了读书社,成为了福州城内这个读书社年龄最小的成员。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六巡江南,郑光策奉福建学政朱珪之命往赴杭州献赋。受到赏识,得旨与江浙绅士合试于敷文书院。当时乾隆皇帝宠臣和坤为监试,收缴试卷时,专横跋扈的和珅故意坐于御坐下脚的几坐上,这样纳卷者必须屈膝呈卷方不失礼。见此情景,郑光策侧目而视,愤形于色,便约闽士林樾亭等数人长揖而退。和坤对此衔恨在心,遂将闽人试卷束之高阁,最终闽人无一录用。面对这个关乎自身前程的事,郑光策并不以为意,哂然返里。 郑光策返闽后,先后主泉州、福清、龙岩等地书院之讲席。嘉庆二年(1797年),时任福建巡抚的汪志伊对郑光策的人品、学识极为敬重,延其主讲当时在福建享有最高声誉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在清初经过蔡世远的苦心经营,“其人文之盛,见称于东南”。郑光策作为第二十二任的主讲,一直担任至嘉庆九年(1804年)去世为止。梁章钜在其《归田琐记》中是这样介绍恩师学识的:郑光策喜经世之学,平生最喜读经世有用之书,自司马光《资治通鉴》、马端临《文献通考》外,对唐代改革家陆贽、宋代名臣李纲、真德秀,以及明、清之际著名学者王阳明、吕新吾、冯犹龙、顾亭林、陆桴亭等人的著作,皆熟读精思,靡不贯串,如数家珍。郑光策作为具有经世致用思想的学者,其思想不仅有着清代嘉、道年问经世致用学派的关注民生,议论时政的特点,他还力倡关注商、民利弊。郑光策是福建嘉、道年间开经世致用风气之先的一个重要人物。


编辑推荐

《梁章钜评传》以“评传”的方式,对梁章钜的身世、学术与文学成就进行研究,相信会有助于对近代学人、近代的文化思想以及福建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同时,透过对梁章钜这一个案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展现鸦片战争前后的时代精神风貌以及闽省地方的风俗与学风。如果这两个目的能够达到的话,笔者于此所付出的辛劳也就值得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梁章钜评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