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艺学论纲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2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书籍目录

略谈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体系——修订本自序 绪论文艺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 第一节文艺学的研究对象 一文学和艺术的内涵 二艺术的分类和文学的地位 第二节文艺学的学科体系 一文艺学及其构成部门 二文艺学体系的多样性 第三节文艺学的研究方法 一文艺学研究方法的体系构成 二文艺学研究方法的若干形态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 第一节关于文学本质的系统认识 一历来对文学本质的理论探讨 二运用系统方法认识文学本质 第二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一文学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和性质 二文学与上层建筑其他部门的关系 第三节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审美创造 一文学用语言创造非现实的审美对象 二文学活动的基本内容是非功利的审美观照 第四节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文学的审美观照作用 二文学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三文学产生社会作用的特点 第二章文学特征论 第一节文学的内容 一文学的生活内容 二文学的情感内容 三文学的认识内容 四文学的审美内容 第二节文学形象 一文学形象是文学把握世界的特殊形式 二文学形象的特殊形态——意象 三文学形象的优化形态——典型 四文学形象的意蕴体系——意境 第三节文学语言 一文学语言是文学的艺术语言 二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文学作品论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分类 一文学作品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文学作品分类的历史性和相对性 第二节叙事类文学 一叙事类文学的性质和特点 二叙事类文学的主要体裁 第三节抒情类文学 一抒情类文学的性质和特点 二抒情类文学的主要体裁 第四节表演类文学 一表演类文学的性质和特点 二表演类文学的主要体裁 第四章文学创作论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过程 一文学创作中的艺术积累 二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构思 三文学创作中的艺术传达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规律 一艺术思维和形象思维 二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 三艺术思维中的抽象思维 四艺术思维中的灵感现象 第三节文学创作的变形规律 一文学创作中变形的内涵和特点 二变形中的艺术真实 第四节文学创作的典型化规律 一典型化的基本规律 二性格的丰富性和人物典型化 三典型环境和人物典型化 第五章文学创作主体论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主体 一文学创作的主体 二文学创作主体的基本修养 第二节文学风格 一文学风格的内涵和表现 二文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文学风格的一致性和多样性 第三节文学流派 一文学流派的内涵和类型 二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三文学流派的作用 第四节文学思潮 一文学思潮的内涵和作用 二文学思潮的若干形态 第六章文学鉴赏论 第一节文学鉴赏的生成和过程 一文学鉴赏的生成 二文学鉴赏的过程 第二节文学鉴赏的性质和作用 一文学鉴赏的性质 二文学鉴赏的作用 第三节文学鉴赏的主体 一文学鉴赏的主体——读者 二文学鉴赏主体的共鸣现象 三文学鉴赏主体的误读现象 四读者层次和文学的雅俗问题 第七章文学批评论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内容 二文学批评的系统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标准 一文学批评的原则标准 二文学批评标准的系统性和多样性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主体 一文学批评家的文化心理结构 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 第八章文学发展论 第一节文学的起源 一研究艺术起源的基本途径 二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理论 三文学起源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文学发展和社会发展 一文学发展和社会发展 二文学发展和物质生产的关系 三文学发展和其他精神生产的关系 第三节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 一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 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 后记 修订本后记 修订本二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首先,必须承认文学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根结底受着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决定;同时,它又具有自身发展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必然产生影响和反作用。 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它与生产力共同构成了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其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其社会形式。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的过程,文学也不例外。它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其内容、形式、水平、风貌等都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和影响。 原始社会的文艺活动,和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他精神活动直接结合在一起,自身各个部分的分野也不明显。它表现了原始人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幼稚的幻想,往往带有神奇的色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产生,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国家出现,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逐步发展起来,社会生活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社会物质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动,也是不断的、经常的,这些都给文学以深刻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离开了经济基础,就无法正确地解释各个时代的文学观念。 从作家个人来说,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于自己的创作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有一些作家、诗人被宫廷、贵族或教会等豢养保护,当他们处于并安于这种地位时,便不可能违背主人的意愿观念和审美趣味进行创作。而经济地位的变动也常常带来作家个人思想观念、审美趣味以至题材视野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其创作指向和文学风格的改变。 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并不一样,普列汉诺夫曾经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学说概括为一个公式: 一定程度的生产力的发展;由这个程度所决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这些人的关系所表现的一种社会形式;与这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一定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与这种状况所产生的那些能力、趣味和倾向相一致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文艺学论纲(修订本)》为大学交科基础课程的教材,初版二十年来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一直受到考生的欢迎,也可以供一般文学爱好者阅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文艺学论纲 PDF格式下载



我觉得还可以!不知道怎么查询正版!


东西真的很好 很不错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