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境

蔡鸿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

蔡鸿生  

页数:

15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学问是一个望不到边际的认识领域,有起点而无终点。即使是大师巨子,也不敢宣称自己什么时候到顶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一类话,作为古代学者的悟道之言,在信息时代似乎还保持着它的棒喝作用。但愿莘莘学子不会掉以轻心。  《学境》收录了作者的序跋、学术短论等30篇,其中有几篇还专门探讨了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

书籍目录

上编 智者之言——精神生产的历史经验辑录者言一、名与实二、脱俗三、“独”的境界四、少而精五、多思六、掺而化之七、学力补天分八、治学之路通向世界中编 师门教泽一、康乐园“二老”二、金明馆教泽的遗响三、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的学术风格四、一位朴学悖谨的长者五、怀念金应熙先生六、榕荫下的岁月下编 共勉篇一、为自己的学业进补二、历史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三、学风、学位和学问四、研究生的定位与自律五、“大师”小议六、对话七、答客问八、基础课姓“基”九、《圣婴断奶图》的启示:告别教科书十、“书名学”刍议十一、“日日是好日”别解十二、我和唐代蕃胡研究后记

章节摘录

  一、岑仲勉中外史地  考证的学术风格  “匹夫而为百世师”的韩愈,在其名文《答刘正夫书》中,以斩钉截铁的语气指出学术史上“功”与“名”、“立”与“传”的因果关系:“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谢世将近半个世纪的岑仲勉先生,以其刻苦自励的学术生涯和博大精深的学术成果,为上述精神生产的历史经验提供了新的具体例证。作为“中国出版集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中华书局于2004年影印出版了《岑仲勉著作集》15种17册,“以应急需”。这种“后世之传”的方式,颇具现实意义,既使“坐冷板凳”者深受鼓舞,同时也足以令“文化快餐”失色。  岑著的知识覆盖面极广,诚如中华书局出版说明所言:“在隋唐史、先秦史、古代文献学、中西交通和民族关系、史地考证等方面,均卓有建树,为国内外史学界所推重。”我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曾忝列门墙,选修过岑仲勉先生的《隋唐史》。尽管聆教一年,但对其精微之处,领会甚浅,无传承之可言。下面仅就中外史地考证方面,略说仲勉先生的成就和风格,不贤识小,聊寄对一代宗师的感念之情,并借以自我鞭策,如此而已。  (一)一位“半路出家”的大家岑仲勉先生的学术道路,带有朴实无华的平民色彩,与士大夫式的精神贵族大异其趣。他生于清末顺德一个商人家庭,先辈经营粮米生意,虽通翰墨,但并非严格意义的书香门第。岑氏本人考史、校史、证史的深厚学养,也不是从学院式的人文教育中取得的,可说与所谓“科班出身”无缘。因此,直到晚年,岑先生仍毫不讳言地夫子自道:“仲勉早岁学识荒落,中年稍振刷,视苏老泉已瞠乎其后”。甚至在生徒面前,也乐于暴露而不是“包装”,往往戏称自己是“半路出家”。这当然是谦词,其实大可移作对仲勉先生的赞语,因为,他一“出家”就成家,很快就名动京师,被陈寅恪先生视为“南学”的代表了。  ……


编辑推荐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府的大门是洞开的,但并不等于容许乱闯。智慧女神的猫头鹰,是会检查入场券的:凡持“实事求是”的红票者,迎宾;凡持“哗众取宠”的黄票者,挡驾。花拳绣腿无论怎样耀眼,都不如真刀真枪实在。欲问学往何处求?往实处,往深处,往活处。任何短、平、快的登龙术,都与精神生产的历史经验不相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学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