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身体意识形态

朱崇科 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2月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崇科  

页数:

29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 )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的优点是作者紧紧抓住了文本,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十部较为知名的长篇小说的文本解读,深入探讨了身体意象所含有的各种时代信息。朱崇科在文本解读中用了不少西方流行的理论,显示了他在当代西方文论领域的广博涉猎,《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 )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稿分析每一部作品都涉及一个领域,从性(力比多)理论和视角为出发点,分别讨论了性别、政治、消费、都市、欲望、后现代、后殖民等问题,有些理论我比较了解的,有些理论是我所陌生的,不过我读起来都觉得很有意思,虽然身体意象是一个比较小的入口处,但是朱崇科博士所论述的方方面面汇总起米,当是1990年代以来的一个时代的缩影。

作者简介

朱崇科,男,1975年生,山东临沂人。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2005),台湾佛光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2005年起,以“百人计划”副教授人才引进执教于广东中山大学中文系,2007年8月底至2008年5月底问曾以交换教授身份执教于美国纽约巴德学院(Bard College)。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区域华文文学、文学理论等。著有《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考占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上海三联书店,2008)和单篇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文学中的“身体”象征了什么——序朱崇科的《身体意识形态》绪论 一、缘起 二、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身体政治、力比多实践、身体意识形态 二、20世纪中国文学力比多实践历史考古以及文献综述 四、问题意识与方法论第一章 欲望的吊诡——贾平凹《废都》情色书写的悖论 一、书写转型的吊诡:都市性爱的乡土迷恋 二、补偿功能的吊诡:性爱叙事在场的缺席 三、表征的吊诡:浮躁/失范社会语境的虚泛再现第二章 规训的悖谬与成长的激情——论王小波长篇中的性话语 一、性话语谱系:戏谑中的原生态连缀 二、直面规训:戳穿道德的逻辑谬误 三、稀释规训:反衬意识形态的偏执第三章 身体漂移中的权力撒播及其后果——论阿来《尘埃落定》中的性话语 一、欲望变异插入后的焦虑身体 二、性交身份政治中的权力撒播 三、性商指数与集体溃败:以傻子为中心第四章 主义、用/被用在身体政治中的辩证——以高行健《一个人的圣经》为中心 上篇:没有主义还是主义的狂欢——以《一个人的圣经》为个案进行分析  一、没有主义:界定与层次  二、“一个人的圣(性)经”:欲望的展览  三、人声喧哗:叙事的策略 下篇:身体政治:用与被用——以《一个人的圣经》为中心  一、一个人的“性”经:狂欢的力比多  二、(性)政治:享用(女)身体  三、被用的身体:叙述压抑的吊诡第五章 “家庭暴力”的隐喻及其后果——以陈染《私人生活》中的力比多实践为中心 一、性别政治常规:男权压制女人 二、性属规范谱系:从政治/经济剑欲望/意识 三、暴力因应后果:回归、对抗与疏离第六章 民族身体的跨国置换及归属的暖昧——论九丹《乌鸦》中的力比多实践 一、再现力比多实践:审丑及其悖论 二、交换与偏至:从民族身体到身份认同 三、虚弱的暧昧:物质性的权力逻辑重复第七章 新东方主义:力比多实践中的认同政治——从卫慧的《上海宝贝》到《我的禅》 第八章 插入的退让:从情/遗书到遗性/书——论木子美《遗情书》中的性爱关切第九章 身体意识形态:叠合的悖论——论葛红兵《沙床》中的力比多实践 第十章 性·人性·兄弟性——论余华《兄弟》中的性话语结论及余论附录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欲望的吊诡——贾平凹《废都》情色书写的悖论  文学史或文学批评对同时代文本的判断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理性沉淀加以消化,过于急切则可能得出相对偏执的结论,对《废都》的评价同样如此。  在《废都》出版后不久,相关臧否近乎铺天盖地,一股脑儿涌来。溢美者,如当代《红楼梦》、《金瓶梅》高帽廉价奉送,小说俨然对当时世相刻画出神入化,为后世之楷模;当然,批评者,也是淋漓尽致,尤其是,面对《废都》中郁郁葱葱的性描写,素有著名严肃作家之面目的贾平凹此举无疑招人诟病。“而《废都》中赤裸裸的‘性描写’,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大概是空前的。‘性’的隐秘性和其他含义在这里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人生理需求上的放纵和刺激,从这个层面七说,它仅仅具备了商业的品格。”  甚至,由于其情色书写在当代文学史前无古人地明目张胆与肆无忌惮,冈此也为批评者大加鞭挞。“《废都》径直地投合了文化大众阴暗而卑微的心理,从中我看不出作者对生命的正视、对人生的尊重,在这部以‘废都’为标题、貌似有历史感的小说中我也感觉不到作者对历史真义的体味与敬畏。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书稿的优点是作者紧紧抓住了文本,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十部较为知名的长篇小说的文本解读,深入探讨了身体意象所含有的各种时代信息。朱崇科在文本解读中用了不少西方流行的理论,显示了他在当代西方文论领域的广博涉猎,本书稿分析每一部作品都涉及一个领域,从性(力比多)理论和视角为出发点,分别讨论了性别、政治、消费、都市、欲望、后现代、后殖民等问题,有些理论我比较了解的,有些理论是我所陌生的,不过我读起来都觉得很有意思,虽然身体意象是一个比较小的入口处,但是朱崇科博士所论述的方方面面汇总起米,当是1990年代以来的一个时代的缩影。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思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身体意识形态 PDF格式下载



老师写的很好!


这本书整体上还可以吧,不过内容感觉很一般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