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开权侵权责任研究

张民安 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民安  

页数:

39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美国侵权法上的公开权制度,主要包括:公开权的产生、发展和确立过程,公开权制度在美国侵权法上的现状,美国侵权法上的公开权对两大法系国家侵权法的影响,美国侵权法上的公开权保护的范围,等等。书中还对我国公开权侵权责任制度进行了阐析。 本书内容新颖,案例丰富,适合民商法学界的专家、法官、律师,以及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与相关专业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张民安,男,1965年12月29日生,湖北黄冈市人。1994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民商法专业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律师,精通英文,熟悉法文。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评论》、《现代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先后出版专著《现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以及《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先后主编出版了《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民商法系列教材(1)》、《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民商法系列教材(2)》和《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民商法系列教材(3)》。自2005年起分别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主编系列出版物《民商法学家》和《侵权法报告》。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公开权的基础理论 公开权侵权责任制度研究——无形人格权财产性理论的认可 一、财产权的人格性和人格权的财产性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开权侵权责任制度:大陆法系国家侵权法对无形人格权财产性理论的认可 三、美国的公开权侵权责任制度:美国侵权法对无形人格权财产性理论的认可 四、我国的公开权侵权责任制度:我国侵权法对无形人格权财产性理论的认可 公众人物的私有权——流行文化和公开权 一、导论 二、公开权和流行文化的争论 三、公开权的出现 四、对公开权理论的批判 五、结语 作为财产权的公开权 一、导论 二、公开权的历史发展:从功能主义到形式主义 三、公开权保护范围的发展趋势:扩张和稳定 四、与公开权有关的一些前沿问题 五、结语:对公开权的分析 当今有关公开权的热点争议 一、导论 二、公开权可否继承 三、公开权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对抗 四、结语 五、附件第二编 公开权的保护范围 关于公开权是否适用于专业运动协会的探讨 一、导论 二、历史背景 三、公开权的范围 四、对专业运动协会适用公开权的建议 公开权是否应保护演员所饰演的角色 一、导论 二、公开权保护的角色类型 三、公开权保护演员饰演的角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公开权保护演员饰演的角色:本文之见解 五、结语 普通法上的公开权和名人身份的商业性滥用:“VANNA的新衣柜” 一、导论 二、公开权概述 三、公开权保护的不仅仅是姓名和肖像 四、White v.Samsung案 五、White v.Samsung案的影响 六、结语 美国公开权的保护范围——White v.Samsung:Electronics America,Inc.一案评析 一、White v.Samsung Electronics Anlerica,Inc.案情简介 二、法院对White v.Samsung Electronics America,Inc.一案作出的判决 三、对White v.Samsung Electtonics.America,Inc.一案的评析第三编 公开权的比较研究 人格与财产:肖像权的比较研究 一、导论 二、人格权保护的历史背景 三、现代时期的人格权和肖像权 四、肖像权财产化在民法法系中的结果 五、结论 美国和德国公开权制度的比较研究 一、导论 二、美国法上的公开权制度 三、德国法上的“一般人格权”制度 四、“公开权”和“一般人格权”的比较分析 五、结语 美国和英国公开权保护的比较研究 一、导论 二、美国公开权的保护 三、英国公开权的保护 四、该往哪里走:美英公开权保护的比较分析 五、结语第四编 公开权侵权的抗辩 公开权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对抗 一、导论 二、公开权的产生 三、公开权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理论基础 四、表达言论的界定 五、已有的标准及优缺点 六、主要动机标准 七、结论 公开权案件中的合理使用抗辩 一、导论 二、公开权的起源与发展 三、公开权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冲突 四、四种公开权侵权行为 五、公开权的法理分析与类推适用 六、公开权和版权类比 七、结论


编辑推荐

  《公开权侵权责任研究:肖像、隐私及其他人格特征侵权》凭借主编张民安博士和林泰松律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外语水平和与国内外民商法理论界和民商法实务界的良好关系,从理论和实务、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诠释当代民商法的最新理念,揭示当代民商法案例中所蕴涵的内涵,提升我国民商法的理论水准,为我国立法机关科学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提供理论支撑,为我国司法判例科学妥当地解决纷繁复杂的民商事案件提供理论指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开权侵权责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