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成本与管理会计

李守明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9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守明  

页数:

559  

字数:

695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  20世纪不仅是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取得了两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光辉世纪,而且也是世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世纪。由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发达国家不仅在20世纪上半叶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而且在20世纪末又开始了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我国经济的改革和腾飞也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开始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就是在20世纪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而相继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会计学重要分支。就是在20世纪,构成会计学基本内容的三大分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已基本形成。回顾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又几乎是相继产生和相互促进而发展的。因为成本会计既是管理会计的基础,同时,成本会计信息又是管理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所以,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是联系十分密切的两个学科。为了便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避免分开安排时出现的过多内容交叉,同时,也为了说明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关系的密切并强调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所以,本教材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为一本书进行编写,并定名为《成本与管理会计》。  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现代会计的重要分支。成本会计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又主要为管理会计提供成本信息用于制定决策和评价业绩。当成本用于组织内部的管理人员来评价经营与职工的业绩,或作为决策制定的依据时,我们就称这些成本是为管理会计目的而应用的。当成本用于外界来评价高层管理当局的业绩以及做出投资决策时,我们又称这些成本信息是为财务会计目的而应用的。  管理会计是一门会计学与现代管理学及计算机技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兴交叉学科。它既是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与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关系密切的平行学科。它还要把财会信息和成本信息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为此,它要借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并且还必须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帮助解决复杂的数据处理问题。  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引进管理会计这门学科的,对其研究和应用的深度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本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和深入。因为成本与管理会计就是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提供决策信息的,所以,人们在实践中将会对成本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在编写中既注意要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又要结合我国管理实际,力争在继承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此,本教材分为五部分共16章进行编写:第一部分为引论(共2章);第二部分为成本会计(共2章);第三部分为决策会计(共5章);第四部分为责任会计(共3章);第五部分为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发展(共4章)。  本书由李守明任主编、冉秋红任副主编并负责全书的总体结构设计、大纲的编写和全书的统稿。参加全书编写的有:李守明负责编写第1、16章,王颖负责编写第2、3、4章,;于浩瀛负责编写第5;6章,郑春美负责编写第7章,李玲负责编写第8、9,章,刘群负责编写第10、14章,蒋俊鹏负责编写第11章,冉秋红负责编写第12、13、15章。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中外书籍和文献,在此对有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出版还要感谢武汉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时间紧和水平有限,本书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1年9月于珞珈山

内容概要

本书在编写中既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又结合了我国管理实际,力争在继承现在研究成果的在础上有所创新,为此,本教材分为五部分共16章进行了编写:第一部分为引论(共2章);第二部分为成本会计(共2章);第三部分为决策会计(共5章);第四部分为责任会计(共3章);第五部分为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发展(共4章)。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引论 第1章 成本与管理会计基础 1.1 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1.2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1.3 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1.4 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和教育 小结 关键名词 参考阅读 思考题第2章 管理及成本概念 2.1 管理与组织 2.2 成本与费用 2.3 成本分类 关键名词 参考阅读 思考题第二部分 成本会计 第3章 产品成本计算基础 3.1 成本计算原理 3.2 成本计算程序 3.3 直接材料的计算 3.4 直接人工的计算 3.5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3.6 制造费用的核算 3.7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小结 关键名词 参考阅读 思考题 习题第4章 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4.1 生产类型、管理要求和成本计算方法的关系 4.2 品种法 4.3 分批法 4.4 分步法 4.5 联产品、副产品成本计算 小结 关键名词 参考阅读 思考题 习题第三部分 决策会计 第5章 变动成本法 5.1 成本性态分析 5.2 变动成本法 5.3 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5.4 案例分析 小结 关键名词 参考阅读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本—量—利分析 第7章 企业经营预测 第8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9章 长期投资决策第四部分 责任会计 第10章 全面预自 第11章 责任会计 第12章 成本控制第五部分 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发展 第13章 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 第14章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第15章 传统管管理会计 第16章 电算化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

章节摘录

  书摘  “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均是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因此,在管理会计中必然要运用到决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这对现代管理会计卓有成效地履行其基本职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5 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是综合地应用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重点是研究企业管理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等问题。其目的主要在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  20世纪30年代前后,由于受到周期性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工人所开展的政治、经济斗争的打击,西方经济学者和管理学者开始从改进管理工作出发研究企业中的人的问题,并且围绕着下述问题进行研究: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的行为规律是怎样的?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应当如何对待人?如何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发挥人的群体作用?于是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学派——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对人的认识出现了如下四个转变:  (1)对人的本质认识的转变——人既是经济人,又是社会人。他们既要求在经济上有一定收入,又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地位,要求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要求精神上的激励与安慰。  (2)对人的作用认识的转变——管理中不能把人看做机器人,可以随意驱使,而要认识到人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人,他们有智慧、有能力,并有创造精神。  (3)对经济管理工作中心认识的转变——从以往就事论事、以“事”为中心转变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在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利益分配思想的转变——把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每个人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即企业收益的增加意味着个人收益的增加,而企业的经济损失则意味着每个人的损失。  行为科学的这些光辉思想,对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决策中的行为观。这主要是指管理者应适应决策目标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和决策方法从最优化原则向满意性准则的转变。管理会计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协助企业在总体上正确地进行目标多样化决策,达到切实可行的满意解,并做好目标之间的协调配合;协助企业内部各单位以至各成员正确地进行目标多样化的决策,求得切实可行的满意解,并做好各个层次在横向上的目标之间酌协调配合;协助做好各个层次在纵向上的多目标之间的协调配合,以达到企业总体目标与各单位以至各个成员的个体目标之间的协调一致。  (2)预算中的行为观。这主要表现在:①以“分权制”为基础,制定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目标的预算体系。从行为科学的观点来看,“分权制”是一种能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各单位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体制。②对企业总预算所规定的各种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落实时,应采用“参与性预算”。采用“参与性预算”,就是吸收下级预算执行者亲自参与预算制定的决策,充分尊重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让他们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这样做,就可以从心理上满足各预算执行者自我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的需要,从而使他们把自己的预算看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不是上级强加给自己的任务。否则,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抵触和消极、被动的情绪,不利于充分调动预算执行者完成预定目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倾向于采用合理的、经过努力有可能达到并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预算指标。因为,预算指标要求太高,经过努力无法达到,就会使预算执行者丧失信心,甚至还会因此而放弃应有的力所能及的努力;而预算指标要求太低,则会使预算执行者在精神上经常处于松弛状态,也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智能的潜力。  (3)控制中的行为观。这主要表现在:①建立经常性的明细化的差异分析制度,为各预算的执行者及时提供明细而具体的差异形成的信息,使他们能据以经常适时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这就意味着要形成一种“自行调节”、“自行控制”的机制,借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各预算执行者发展有利差异、避免不利差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各预算执行者报告其预算的完成情况,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从而激发他们奋发努力,调整自身行为,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渴望早日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热情。③把职工物质利益同他个人的贡献大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把物质刺激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适时地满足职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激励他们沿着局部与整体“目标一致性”的方向而卓有成效地开展自己的工作。  1.3.6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 economy)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信息这一特殊商品的生产、传递、使用的一般规律及其价值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在于探讨如何用尽可能小的代价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让管理和决策使用充分、有用的信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信息经济学是现代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人类现在已进入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如同材料和能源一样,已成为社会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之一。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已经引起、并将继续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所以,有关信息经济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信息经济学也就应运而生。信息经济学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由美国经济学家F·马克卢普和社会学家M·布赖特首先提出来的。1962年马克卢普发表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可视为信息经济学的奠基著作。后来聚集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取得了一系列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信息经济学走向了成熟,现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学科之一。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于1984年出版的《信息经济学》,便是信息经济学成熟的一个标志。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宏观经济学的效用原理来看,主要有:研究信息的经济效益,分析影响信息经济效益的环境因素,寻求提高信息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研究信息经济的结构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变革;研究采取什么方法来评价信息价值的问题;研究如何提高信息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以及信息在社会生产中的最佳投资比例、投资效果和分配等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效用原理来看,主要是如何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建立一个效益尽可能大的信息系统,为经济组织提供完善而可靠的信息,使管理和决策获得巨大的效益。  ……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系列教材是两套与时俱进、物超所值的教材: 1.系列化推出,体现一体化特征。会计学系列教材共六部:《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系列教材五部:《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资产评估》。 2.强大的编写阵容,体现学术实力。两套教材全部主编都为有丰富教学科研实力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教授、副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三人,博士后四人。 3.学界泰斗做顾问,体现精品意识。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郭道杨教授和吴水澎教授做编写顾问,体现图书的精品水平。 4.丰厚的理论铺垫,紧跟学科前沿。两套丛书每本书都不拘泥于会计与财务实务,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便于读者理解,编写过程充分体现“授之以渔”的思想。 5.与时俱进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国际惯例,体现时代感和实用性。两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都力求吸收最新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精神,避免误导实务工作;同时尽量采用国际惯例,和中国加入WTO后的会计和财务环境接轨。 6.新颖的编写体例,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每本书中每个章节都有学习目标、本章小结、关键名词释义、思考题、练习题,还配有不少案例,便于教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成本与管理会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